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人民教师应该如何做到责任与使命

浅谈人民教师应该如何做到责任与使命

安徽米立海(2010年12月20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每位教师应责无旁贷,终身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本文从教育教学过程出发,结合自己10年的教书经验和体会,提出教师应提高履行神圣而光荣使命的自觉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作为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在抓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抓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出人才、出成果。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能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大事。为此,教师必须担负起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任,必须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贯穿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使他们热爱祖国,具有为中华振兴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的师德是什么。
    一、教书育人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教”离开了“学”就没有对象;“学”离开了“教”就构不成教学过程。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只有“教”与“学”的结合,教师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实际技能和思想品德转化到学生身上,使之成长、成才。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书育人工作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反对三种倾向:
    一是“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政治课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一个教师无论教何种课程,它的授课内容本身就包含有知识内涵和育人内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而且要告诉学生学了它用来干什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感性和气质影响学生,这是客观的、必然的。正因如此,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强教师的主观意识,提高自觉性,明辨教书育人的方向,向学生指明用所学的知识干什么,什么是应该提倡和坚持的,什么是应该反映和摒弃的。如果以“分家论”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教学,就势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助长不正确的东西滋长,以致走向邪路。
    二是“自发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教育学的要求,教师要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教学目的,这就是要讲清知识内容本身;一是教育目的。就是要讲清学了它怎样运用以及学习的重要意义。两个目的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截然分开,但又不能相互混同。如果混同了,它的结果和第一种倾向是一样的。
    三是“代替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认为自己强调了学习某种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了它有何种好处,不注重把这种知识本身的内容讲清,把一门学科知识的讲授变成了纯政治性的说教或空谈,同样,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客观事实表明,育人只有在教书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教师对所授内容讲的越清楚越深刻,就越有利于达到育人的目的,就越能显示出知识育人的威力。不可设想,一个教师对所授内容讲得一场糊涂,却能对学生起到启发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讲课没有科学的理论性,没有丰富的信息量,没有充分的说服力,犹如喝“白开水”一样,让学生觉得平淡无味,苍白无力,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性。这样做只能刺激起一种逆反心理,教育的动机与效果不可能不是南辕而北辙的。
    二、教书育人要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教书育人是“教”与“学”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
    一是教书与育人的矛盾。就是说,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克服“分家论”、“自发论”、“代替论”的“两张皮”倾向,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主要应把握这样三点:第一,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我们所讲授的知识中,一般都包括科学性因素和思想性因素两个方面,要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完美的统一。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所授知识中深刻的思想性内容,并加以正确的提示和阐述,要运用自如,而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第二,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除了课堂讲课之外,还有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作业、课外活动、毕业实习等环节,我们都应当把它作为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机会和有力手段。学生在这些环节中,既能够表现出他们掌握知识的深广程度,又能够表现出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还可以看出他们的智慧和才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还可以启迪他们独立思想、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敢于竞争的精神。教师对上述各个环节严肃认真的处理本身,就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性和职业道德都有很大的好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第三,寓思想教育于师生的交往之中。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教学环节之外,更多的表现在师生平日的交往之中,以个别谈心作为主要交往方式。通过谈心,可以交流思想观点,增进师生感情。
    二是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矛盾。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对象,爱护学生就是正确处理教师职业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是实现教书育人目的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护,最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应有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但是学生能够把它接受下来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矛盾斗争过程,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通过严格要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爱护之情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不严格就体现不出爱护,迁就纵容学生,等于误人子弟。名曰爱之,实则害之。怎样把爱护和严格统一起来呢?概括起来,要做到“熟”、“准”、“强”。在讲授知识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弄清楚从哪里作起点,最高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
    三是言教与身教的矛盾。就是说,利用学生具有天然“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身教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的信念,加深学生对接受教育的感受,从而转化为他们的本领和技能。正确处理言教与身教的矛盾,要认真把握三点:第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带头不做。第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能力去影响、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甚至可以说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要有一种为人师表的形象,以便让学生鉴别和模仿。我们把它概括为这样几句话: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思想敏锐、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待人和气、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这幅形象好像一面镜子,教师要经常对照检查自己,做一点积累一点,便会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第三,严于律己,勇于自责。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事事通,精明的脑瓜也不可能样样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会有缺点、失误和不足之处。教师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善于改正。这样不但不降低威信,反而会提高威信。教师知错改错,勇于自责,也能给学生以具体生动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事物具有双重性以及错误一旦被认识和改正就可以转化为正确的客观真理。
    三、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教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就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师德修养的提高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三个环节。
自我认识,就是教师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进行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恰如其分的估价,既不妄自尊大,又不自卑丧志。自我认识,可以通过三种“对照”来进行。一是“理论对照”。教师用自己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理论、师德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为标尺来进行对照,找到理论素养上的差距。二是“实践对照”。教师用自己教书育人的实践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对照,找到主观愿望同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三是“榜样对照”。教师用自己教书育人的状况和水平同先进人物、优秀教师对照,找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自我激励,就是教师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给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自我激励可以为教师提供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动力。自我激励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目标激励”。教学是周而复始、多次反复的过程。如果不提出新的要求,往往陷于乏味疲沓的境地。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教书育人的新目标,向更新、更高的境界攀登,走改革、创新之路,常教常新,而不能在封闭的圈子里打转。第二,“成果激励”。有劳动必然有成果。教师用自己辛勤培育,健康成长的学生事例激励自己,用社会上对毕业生的肯定性评价来鞭策自己,从而转化为教师自身的满足感、欣慰感和成功感,觉得自己的事业有奔头。第三,“反思激励”。干事业总归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前进也有挫折。我们不能因遭受失败和挫折而消极退缩,而应变颓唐气馁为积极进取,从失败和挫折的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思想营养,走向更大的成功。
    自我提高,就是在自我激励的鼓舞下,战胜自己身上的消极因素,求得提高。这种提高,表现在三个侧面上:一是通过是非观的斗争求得提高。目前,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我们只能摸索着前进。人们对学校所采取的种种改革措施,看法不一,言论纷纷,到底哪些干对了,哪些干错了。在是非、正误的面前,不能茫然无措,而要经过相当时间的考验,要用实践结果去验证。经过实践验证,肯定对的,改正错的,镇定自若,实事求是,继续努力。二是通过价值观的斗争求得提高。对于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社会上褒贬不一,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真正达到尊师重教的程度。我们要坚持教师职业的信念,把教书育人看成一种幸福,克服患得患失的心理,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去做,要有一点“韧”劲。三是通过知行观的斗争求得提高,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好榜样,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认识,而且要有身体力行的勇气,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知与行的分离、感情与习惯的脱节,把良好的愿望转化为坚毅的决心,把知、行、情、意紧密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的效果落实到实处。
    四、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方向及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刚入学的新生平均年龄为20岁,入学前大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这些学生一进入校门就流露出自己是凭本事考进来的,优越感特别强。他们的思想敏锐、活跃,但不成熟;多数人求知欲望强,碰到书就看,但缺乏一定方向,缺乏鉴别力;少数人把考取大学看成是“解放”了,认为该松口气了。面对这些情况,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远大的理想,激起他们潜在的动力,唤起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要求、党的重托、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向他们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习先进人物,促使他们改变“一切向钱看”“人是自私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要独立获取和深化知识,但当他们刚入学时,不知如何记笔记、如何听课。对于这种情况,我深入课堂向学生介绍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哪些不同,指导他们如何作笔记,如何课后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请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深信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就一定能学好。为了能让学生们学好各门课程,班上组织互助互学小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带动了全班学生认真思考与刻苦钻研,深化了所学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代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我从不放松任何一堂课,坚持备好每一节课。由于科研教学任务较重为,经常备课到深夜,也无节假日之分,有时为制作一个课件,要收集大量的资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只能加班加点和节假日进行。
    例如,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都会把自己的电话和邮箱告诉学生,让他们随时遇到问题都可以找到我,如这个学期计科04级的女生因为一个休学的同学要插入到他们的班级,3个寝室产生了摩擦,虽然我没有上过他们的课,但他们打电话找到了我,我第二天马上赶到下沙,帮他们解决了心理上困惑,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女同学普遍认为学习计算机专业有困难)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会倍加关注,帮助和鼓励他们走出困境;教学中,经常与学生沟通,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会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会耐心细致地给予解答。我注重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对待学生坚持以激励、引导的方式,树立学生自强、自信、自尊的人格。
    六、将做人的教育偶于教学中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这职业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教师大量时间是上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将思想教育偶于教学中,如我带的计科001班有一个计科99留级的学生,他因为看武侠小说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我不仅在课外给他补习大量不及格的课程,还在补课的同时给他讲该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父母的辛苦劳动,他的母亲有糖尿病,但为了他读大学,还从农村到城里做保姆;我的努力不仅让他远离了武侠小说回到了学习上来,而且让他真正知道了自己做人的责任和义务,毕业前他想参加程序员考试,但没有钱报名,我知道了以后,帮他报好了名,他没有辜负许老师的期望,拿到了程序员证书,顺利的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七、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对于老师则不可以“家长”自居,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待,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老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当今的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有许多值得老师们学习。如制作课程网站,老师就不如学生,许芸老师就向学生学习,学生也向老师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师生相互学习,密切了师生关系。
    八、视学生为己出,处处关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刻,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需要老师们去帮忙引导。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那么如何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首先就要了解他们。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类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休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就谈不上教育。学生也往往是最相信老师的,我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如我带的学生,毕业十几年了还同她保持密切的联系。  


也有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结识了许多年青教师,从她们那稚嫩的孩子般的面孔上及与朋友疯闹的童心上,怎么也看不出她们是带高三毕业班的老师。我当时的心语是“如果在她们手下当学生是永远别想进大学门了”。

    出于好奇,我便找机会和她们攀谈起来。我最想知道的是她们这些童心未丢的大孩子是如何去教那些比她们小不了几岁的学生的。

    没想到的是,当与她们谈到教学和她们的学生的时候,她们的脸立刻变的严肃起来,仿佛走到了讲台上。原来她们现在所任职的学校是她们的母校,她们就是从这里走入了大学的校门。当老师并不是她们的第一志愿,是服从调剂让她们到了师范学院,心理上根本就没做好当老师的准备,再说这一生从来没想过要当老师。带着抵触与心中的不适应开始了第一堂课的学习。第一个假期她们俩与同学一起去看望了她们高三时的一位老教师,这位老师带她们班时就身体多病,当时老师的想法就是带完她们就退休。但当她们一进老师家门的时候,看到的确是老师在为个别差点的学生在补课,老师告诉她们,再有几月他们就要高考了,她希望她的学生都能够步入大学的校门,她离不开学生,离不开教室,所以她带病继续在带毕业班。老师并且告诉她俩说,当听到自己的学生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等你们毕业走上讲台后就能体会的到。

    毕业后她们俩怀着感恩的心回到了母校的三尺讲台,她们一开始还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可是她们说,当你站到讲台上那一刻,看到下面那么多双求知的眼睛在盯着你,在那时根本容不得你多想,一名教师的责任心告诉你一定要对的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一定要对的起这些渴望知识的眼睛,一定要对的起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现在她们也同样在带毕业班。她们说你别看我们现在像个小女孩一样,当你一到了学校,一到了学生们中间,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自己都不知道那责任心是从哪来的,那种环境,那种老教师的言传身教,那种学生们的拼搏精神总是让人感动。直到现在才能理解我们的老师当年为什么会那样对待我们每一个学生。

    这就是我们一新一代年轻教师,没有高调的口号,没有毫言壮语,有的只是那最朴素的语言和一颗难得的责任心。

    在教师节到来之即,让我们向所有曾经站在讲台上的老教师及现在仍站在讲台上的新一代教师道一声节日快乐!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教师的职业理想
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文秘范文
个人师德总结
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鉴定意见
小学教师师德总结(集锦9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