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子兵法系列】九变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九变篇》在《孙子兵法》全书中虽然篇幅最短小,但思想却十分深邃。


在中国,数字“九”并不仅仅指九这个具体的数目,它常常表示的是“多”、“大”的意思。


《九变篇》就详细阐述了在作战过程中如何根据特殊的情况,灵活变换战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集中体现了孙子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思想。


“五不”原则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灵活机动,应变自如,这是军事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战场上夺取主动权,杀敌致胜的重要保障。


整部《孙子兵法》都贯穿着这一精神,而《九变篇》则集中阐述了这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方法。


孙子认为将帅应该根据五种不同的地理条件实施灵活的指挥,并明确提出以“五不”为内容的随机应变处置军事行动的具体要求,即“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强调精通各种机变的方法,方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才算是真正懂得和掌握了用兵之道。


五危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在孙子的心目中,将帅是国家的辅木、军队的主宰,他的才能、品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同样的道理,能否实施随机应变、灵活机动的作战指挥,也依赖于将帅个人的主观条件。


基于这样的认识,孙子强调,为了真正贯彻“九变”的灵活作战指导原则,必须高度重视将帅队伍的建设。


为此,他在本篇结尾处语重心长地叮嘱那些身为将帅的人,要注意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等五种缺陷,以避免“覆军杀将”这一类悲剧的发生。


孙子的这番论述,是他关于“九变”原则实施的条件保障,也是他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朴素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属性之一,是事物转化观点上“节”与“度”概念的提出。


当时一些著名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人已对事物转化的临界点--“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认为要保持事物的稳定性,既不可不及,又不能太过,“过犹不及”。


孙子“将有五危”论述就是这种社会思潮理性精神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其实勇于牺牲,善于保全,同仇敌忾,廉洁自律,爱民善卒等等,本来都是将帅应具有的优良品德,然而一旦过了度,也就是说假如发展到“必”这一程度的话,那么性质也就起了转化,走向反面,而成为“覆军杀将”的诱因了。



滑铁卢之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老子曾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意思是事物之间具有普遍联系的特征,即使是在同一事物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倾向相互对立、互为渗透的属性,利与害互为依存,互为转化,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孙子作为清醒的朴素唯物论者,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眼里,胜利和失败仅仅是一线之隔,胜利中往往隐藏着危机,而失败里也常常包含着致胜的因素。


因此他要求战争指导者要善于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做到全面辩证地观察问题,正确地处理战争中的利害得失,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制胜于久远。


孙子讲“杂于利害”,除了辩证看待利害之外,还有一层重要的意思,这就是怎样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利有大利,有小利,有眼前之利,有长远之利,这是根本与枝节,实质与表面的关系问题。


作为一个有哲学头脑的成熟战争指导者,不能见了利便热血贲张,直奔主题,而应该先分清它的主次本末,妥善处理道德与功利的关系,做到义与利的高度统一。





老子“福祸相依”有备无患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在《九变篇》中,孙子深刻地阐述了有备无患的备战思想,强调指出不能寄希望于敌人“不来”、“不攻”,而要立足于自己作好充分的准备,拥有强大的实力,震慑住敌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孙子认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必须具备主客观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活用“九变”,机动灵活,属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范畴,它是制胜的重要途径,但是要使它真正发挥作用,还应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而强大的实力则来自于认真的备战。


从这个意义上说,“恃吾有以待也”、“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可谓是“九变”方法实施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孙子有备无患的思想还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它揭示了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备者,国之重”,在阶级社会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正确的对策是,既反对战争,又不惧怕战争,以战止战,争取和平。


要做到“有以待”、“有所不可攻”,就必须修明政治,动员民众,发展经济,加强军队建设。


这样广大民众才会积极投身于国防建设事业,国家才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支持反侵略战争,军队才能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粉碎敌对势力的进攻,这些都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基本条件,也是孙子有备无患思想应有的逻辑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现实社会中要知道怎样对战,以“免遭包围”
孙子兵法 第八篇 九变篇
《孙子兵法》:孙子提醒,有这五种性格的将帅,再厉害也不能用
27:《孙子兵法》军事上变通的艺术
8.2、《孙子兵法》第8讲:九变篇第八(二)
《孙子兵法》30种大智慧,一口气读懂最高谋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