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躲避战争却养大了恶魔,祸害了全世界的绥靖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的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人们对战争的看法,从而让这个世界走向了两个极端。

战败的屈辱以及不公正的《凡尔赛条约》让德国人被希特勒所蛊惑,投入了纳粹的怀抱,并准备用战争拿回当初在战争中失去的所有。

(展现凡尔赛条约签订现场的油画)

对于欧美诸战胜国,战争的胜利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荣耀,反而给他们留下了极其耻辱和惨烈的记忆。战前各国民众用歌声和鲜花夹道欢送自己的战士奔赴战场,现在看来更像是在为魔鬼举办盛宴。

因为被他们送上战场的几百万年轻生命,毫无意义地死在阴湿、腐臭的战场上。因此厌恶战争并不顾一切地回避战争就成了他们的愿望。

除此之外战争对于主要参战国社会生产以及经济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窘迫的财政状况,也让欧洲各国政府视军备为对国家无益的负担,并极端地反感战争这个吞金兽。

民众与政府的结合就培养出了不顾一切也要回避战争的政策-- “绥靖政策”。

希特勒则充分利用了这个思潮,首先拿《凡尔赛条约》条约作为突破口。

1935年1月13日,纳粹通过公投的方式,宣布收回《凡尔赛条约》中割让给法国管理的萨尔区。1935年3月16日,德国明确宣布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度,公开宣称德国不再承认《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

注: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的,组织以及规模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例如规定陆军为募兵制,并且总人数不能超过十万。

希特勒的目的有三个。首先,德国民众普遍认为条约屈辱和不公正,单方面的废约行为可以树立希特勒的强力形象,为他更一步的赢得德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其次,大幅度扩大国内的军事需求,可以刺激国内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国内的经济。此举虽然有个明显的缺陷 – 政府没有对应支付能力。不过对希特勒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短期用债券解决,长期则通过战争掠夺来填坑。

最后,扩大军备是其后续计划的基础。

对于德国的废约行为,英法两国虽然意见有分歧,但是出于回避战争的目的还是选择了容忍。

英国选择了谅解,并和德国就新的军备规模展开了谈判,实际就是通过新的条约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法国虽然因为和德国的地缘关系,并不信任德国。但是也没有拿出实际的反制措施,而是指望马奇诺防线来守护自己的安全。

因为英、法两国的不作为,欧洲其它国家也就默认了德国毁约的事实。德国的军事实力从此开始了迅速的膨胀。

解开军事束缚之后,希特勒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 张和掠夺。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 -- 命令军队越过莱茵河,进入《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非军事区。

为什么说这是希特勒一生最大的一次冒险?因为进入“莱茵区”是严重违约的军事行动,英法等国完全有正当理由予以军事反击,而此时的德军根本不是英、法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对手。

如果法国人采取敌对行动,就立即从莱茵河对岸撤回……
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有夹着尾巴撤退……

(德军进入莱茵区)

希特勒事后自己也述说了他当时的紧张。可惜的是已被“绥靖政策”控制的欧洲各国,对此没有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反应。3月29日希特勒又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废除了“莱茵区”非军事化的约定,既嘲讽了英法等国,又将自己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形象装裱的更为伟岸。

“莱茵区”的成功,让希特勒确信只要他以战争为威胁,英法等国必定屈服。于是他开始了“德奥合并”计划。

对内德国扶持奥地利纳粹党在奥地利内部搞渗透和叛乱,对外则以军事为要挟逼迫奥地利政府签订秘密条约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为了自救以及保留奥地利最后的尊严,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计划发起是否同意“德奥合并”的全民自决。

愤怒的希特勒命令德军开进奥地利军事占领,并在4月10日搞了一起包含德国人民在内的“大德意志公投”,正式将奥地利合并为德国的一个省。这个过程中英法一直冷眼旁观。

1938年希特勒指出,捷克斯洛伐克苏德地区的日耳曼人饱受捷克人的欺凌和压迫,德国绝对不能坐视不管。希特勒要求给予苏台德地区自治权,并将苏台德地区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

对于德国的要求,欧洲也意识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继续退让。因为如果在“苏台德问题”上满足了德国,不单单意味着将苏台德地区“移交”给德国,也意味着以后凡是日耳曼人行走、生活的地方,希特勒都可以站出来主张权力。

为此英国总理张伯伦开始了他的外交斡旋,但是力主回避战争的张伯伦很快就被不惜以战争来实现目的希特勒“说服”。为了欧洲的和平,张伯伦开始奔走各方游说,说服他们同意希特勒的要求。

在希特勒再次发出不同意他的条件,他不惜发动战争也要实现目的的威胁后。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在全民广播中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

为了在一个遥远的国家里我们对之毫无所知的人们之间的争吵,我们居然在这里挖壕沟,试戴防毒面具,这有多么可怕,多么荒诞,多么不可思议!

为了和平,英法两国同意了德国的要求,并同德国一道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移交给德国。10月1日,苏台德地区正式被德国吞并,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

吞并苏台德区后,希特勒又继续关心起捷克斯洛伐克其它地区日耳曼人的生活状况。为了保护这些日耳曼人,让他们免遭迫害,希特勒认为捷克斯洛伐克需要分为两个国家并且由德国来给予他们“保护”。

方法和方式和当初的奥地利一样,内部扶持纳粹党和日耳曼组织,外部通过军事施加压力。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一样无从抵抗,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全面进入捷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从地图上消失了。

(德国吞并捷克)

至此“绥靖政策”已经彻底失败并沦为了笑话,但是英法两国仍然心存幻想,认为自己有能力阻止战争的到来。因此英法在向德国抗议的同时也宣布,如果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将给予武装支援。

但是这种“下次一定要你好看”的威胁又能吓退谁呢?1939年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正式对德宣战。名词定义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式地拉开了帷幕。

但是宣战后头八个月,英法两国却没有和德国发生任何军事交战行动,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假战”。

因为此时的德国已经不是当初进入莱茵区时那个“孱弱”的德国,已经膨胀为一个意图征服全世界的帝国。而英法却因执迷于“绥靖政策”导致军备长期停滞不前,此消彼长之下给他们带来了不愿意承认的恐惧。

因而让他们产生了荒唐的幻想,德国吞并波兰之后就会满足吧……吞并波兰之后德国会惧怕两线作战而求和吧……马奇诺和大洋的阻碍会让德国把目光投向东方吧......

幻想之所以被称为幻想,是因为它不可能真实的发生。纵容从来就不可能阻止欲望,欧洲早已错过了扼杀战争的机会。对于当年拥护“绥靖政策”的人来说,最悲剧的是他们费尽一切心力试图去阻止战争,结果亲手培育了更为恐怖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战后战败的德国需要赔偿各国1320亿金马克,最后到底还了多少?
希特勒在英国纵容下进攻波兰?英首相张伯伦要为二战爆发负责吗?
如果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会怎样?
二战其实早已注定,德国一战战败后,赔偿316亿美元割让大量领土
希特勒上台不到3年,就让德国瞬间脱贫致富,钱从何而来?
德国和奥地利分分合合,本属同一个民族为何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