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自主招生之路


【黄忠的话】

说实在的,毓婕是一个高一时候就给我留下过挺好印象,并且在杂志出专辑但直到高三才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孩子,也算是起步较早,但直到最后才功德圆满的孩子。

人生有时候真的充满变数,难以预测。有的孩子,顺风顺水,一开始就被人寄予厚望,特长与文化课成绩一路领先,最后水到渠成;有的孩子,起初默默无闻,到最后却一鸣惊人;有的孩子,起步顺利,中间却遭遇了坎坷,到最后才峰回路转。

这些都是人生的常态。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慨挺多的。最喜欢的是毓婕的这句话:“我希望家长能更多地体谅鼓励孩子,不要有太多顾虑,成功与否,志愿如何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尝试一次努力一把,输了权当一场人生经历,赢了回头看自己一路走来,你会无比感激自己当初的选择。”

是呀,家长真的挺重要的。有的家长,全力支持,早早给孩子铺好了路;有的家长,却一问三不知,甚至孩子自己都已经把材料都准备好通过初审了,只是最后去考个试,家长也不支持,最终让孩子的梦想付之东流。

回首培养孩子文学特长的这么多年,也算阅人无数。也隐隐地体会到,贫穷富贵,还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有时人的观念,人的见识,也真的是差距巨大,也直接影响着家庭和孩子的未来。

下面就把毓婕的自主招生经验放在下面,这是一篇我非常欣赏的经验介绍,确实有很多学弟学妹们需要的干货。

 

我的自主招生之路

文/林毓婕

记得去年刚放暑假的时候,我还在黄忠老师朋友圈里一篇篇读着上一届学长学姐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经验之谈,当时就下定决心明年毕业有机会一定也要这样子写一篇。

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先后参加了浙江工业大学的三位一体、中国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三位一体,有幸全部入围。最终因高考成绩、优惠政策等各方面因素,选择中国政法大学。

一路走来,感触颇深,希望我的文字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帮助。

无论自主招生还是三位一体,一般都分为初审、校考、录取三步。初审的特长(奖项)准备工作其实从高一就要有意识地开始了。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特长所在,比如我从小写作能力就很突出,所以自我定位清晰,高一一进来就直奔文学社。一个好的文学氛围能够成就你的文学之路,在这里,有很多优秀走心的文学前辈,我也因此发表文章,为后来语文报杯的国家一等奖夯实了基础,而唯有获奖,才能让初审甚至校考的部分考核内容加分。

同样地,如果理科超强,可以往数理竞赛方向发展;如果擅长创新,请考虑科技比赛或者申请专利;若无特长,则要努力保持成绩年级前排,这在一些高校也是认可的。但无论哪种特长(奖项)准备途径,一定要注意:凡事当趁早!最好高一高二把该获的奖拿到,高三不至于像我一样高考参赛两头忙,过于仓促紧张。新高考形势下,考验的是同学们谁能更早具备竞争意识,谁能准备得更有条不紊。

第二点,在初审的材料准备上,我想强调家长的重要性。倘若你的家长不懂得如何帮助你,不要烦躁,因为大部分家长都很茫然。你要做的,是在即将步入高三之际(其实不用太早,个人认为前期的努力主体应该是自己),向家长灌输他们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请做好无数次沟通的准备。尽管当时有过冲突,欣慰的是我家长的协助工作愈发上手。分工参考如下:家长负责搜集信息、复印文件、校办盖章、网上操作、装订邮寄、电话咨询等一系列繁琐之事,这些工作要是全部交给一个下课只有十分钟的住宿学生来做,压力是巨大的;而我的工作只需过目和写自荐信。

自荐信可以在高三寒假列个提纲,但完稿个人认为只能拖到3-5月,毕竟高校每年的自主招生章程都会有所变动,细节出错容易给人不真诚的坏印象。同时,中英文自我介绍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版本(其实大同小异)可以提前准备。材料准备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学习状态,在高考前最忌讳因自主招生影响高考,毕竟高考成绩才是王道。

至于校考,大家尽可以放心留到高考后准备,但准备也应认真对待,全力以赴,不可因高考结束而过于松懈,毕竟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之前,家长应主动帮助孩子关注初审成绩公布、后续网上操作和赴试行程安排(自主招生一般在高考后马上进行,时间紧凑),以免因疏忽而前功尽弃,影响孩子高考心情。

同学们平日里要关注时事,培养思辨能力,既为高考准备也为自主招生铺垫。“你要勇于尝试和努力,试了、努力了也许不一定赢,但不试、不努力就一定会输。”这是我家长常告诉我的话。所以我希望家长能更多地体谅鼓励孩子,不要有太多顾虑,成功与否,志愿如何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是去尝试一次努力一把,输了权当一场人生经历,赢了回头看自己一路走来,你会无比感激自己当初的选择。

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讲个实例,我一个要好的女同学,向往某高校三年,一直努力,几个月前自主招生报名没有家长帮助,初审通过后因为家长的不配合而放弃复试,与梦想失之交臂,令人扼腕!

关于校考期间,我提三点建议:

①考试前夕充分休息(毕竟刚舟车劳顿完);准备好证件和考试用具(我港中深笔试前尴尬地向同学借尺子);听从安排和指令(人多地生);提前入场忌迟到(中政笔试面试均有人因没看时间表或未考虑车程而错失机会)

②笔试心态一定要镇静,因为基本都是题量巨大、文字艰涩(如中政的阅读题和逻辑推理题),题型创新(如港中深的英文数学题);掌握好考试时间;看清试题排版,以免漏题(求中政笔试最后五分钟发现原来反面还有十几道逻辑推理题时我的心理阴影面积?!)

③面试时一定要听清考官的提问(浙工面试第一轮一上来我就开始阐述我对材料的解读被主考官残忍打断);保持微笑(浙工面试第二轮我全程微笑到嘴角抽搐,欣慰的是考官们也全程非常开心地朝我微笑)、自信和幽默(港中深全英文小组面试时考官两度被我逗笑);在辩论式、讨论式小组面试中一定要积极地抢着表现自己(中政辩论赛中我因过于谦让没能充分展示自己导致评分偏低)

想了解高校自主招生三位一体考试具体形式和题目的同学可以到贴吧里找经验帖,咨询招办,或通过相关培训机构购买。对今年浙工、中政、港中深考试题目感兴趣的同学也欢迎来问我。

哈哈!突然想起浙工面试候考的时候和我边上的女孩子聊天,讲到她们班级各种学神理科竞赛全国奖,一问,哎呦学军的,我机智而不失风度地说:“我们学校理科竞赛虽然不太好,但有个文学社团队,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哦!”顿时满满的自豪感哈哈!

最后家长和同学们不要忽视录取。入围后,要充分了解报考院校给予你的优惠政策和限制门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爆招生办的电话。结合高考成绩和兴趣取向择优填报,避免高分低录和低分高报,给自己的自主招生之路负责任地画上完美的句号!

很荣幸黄忠老师邀请我分享经验,我斟酌许久,总怕漏点什么,又担心冗长无趣。

感谢你们的阅读,希望学弟学妹们毕业后回首自己的自主招生之路时,能隐约记得有这么一篇文章曾经帮助过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师大:有五方面突出特长者免笔试
教你如何用专科的分数上本科
【优秀学子报告会】?高考748分,即将入读北大数学系,卜昊给学弟学妹们提了这些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在浙三位一体录取结果分析
参加自主招生的三个误区
千万别犯这5个禁忌,否则2019自主招生必成炮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