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女当如曾子墨,她便是王朔眼中林徽因之后“范儿”最正的女子

王朔眼中的完美女人

世人眼中的曾子墨几乎是作为一名女性最理想的典范,她身上拥有着众多令人艳羡的光环,她出身书香门第,她聪明好学,天生丽质,当同学们被高考折腾的焦头烂额之际,她却以成绩位列海淀区“探花”的排位绕道高考,成为人大附中的提前保送生。

她没有选择普罗大众心目中最好的学校清华和北大,而是选择了一个考分最高的专业—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她的理由简单而彪悍:“考分最高的专业才是最好的,既然我的分数不比别人低,别人能学的,我也一定要学。”

而当寒窗苦读的同学还在“死磕”英语课程之时,她又带着全额奖学金踏入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名校;当她在华尔街站上事业的顶峰之后,她又毫不犹豫的放弃了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她不受传统女性的束缚,处处体现着她现代化女性的鲜明特征。

王朔在做客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之时,毫不吝惜对她的称赞:“我特喜欢你们台的曾子墨,她是继林徽因后范儿最正的人。”

曾子墨

对于极品女性,王朔曾经定义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标准:江浙人,北京话,旧传统,新思维。而曾子墨恰恰就是这项标准的完美化身,也难怪了王朔会对她有如此高的评价。

而在凤凰卫视,王朔也坦言台里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就是曾子墨:“我现在跟曾子墨关系最好,每天短信不断”说完他哈哈大笑,言语中透露着一脸的幸福。

一向嬉笑怒骂,口无遮拦的王朔在《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中三句话离不开对曾子墨的赞美,“我现在见到子墨就紧张啊,我就是贾宝玉啊,女人有什么不好,只要你对她好,她一定会对你好,我这辈子都是被男的坑的。”“像我们家老徐、子墨这样的,范多正啊,都是那种很清纯的学生气的,不像有些所谓的明星,风尘气很重的那种。”

某种程度上讲,王朔还是非常了解曾子墨的,她确实和那些所谓的明星有着极大的区别,当无孔不入的记者问到她和王朔之间的关系时,曾子墨选择了拒绝回答:“我不想回答与王朔有关的任何问题,因为,这太会被大家误解了。”她不想靠绯闻来为自己炒作,更不会为此失了名节,这大概就是王朔口中的“旧传统”。

曾子墨、窦文涛、王朔

人类的强大与渺小

生活中的曾子墨长发垂肩,笑意盈盈,有着一种才女身上独特的气质,却没有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隔阂感。

明星出书是当时的一个大趋势,而曾子墨出书不是赶时髦,也不是为了借助自己的名气敛财,她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个名人,这本书对她来说能够给自己的过往留一下一些痕迹,等有一天自己老了拿出来再去回望,那便显得弥足珍贵,算是留个念想,与其说是传记倒不如说是一本私人日记。

这本由曾子墨所著的《墨迹》全部的稿酬都被她捐给了希望工程,她捐助的理由就是她认为知识和文化能够改变人,每个人在力所能及之时,都要给别人多一些帮助。

促使曾子墨投身公益事业的契机便是那一年四川地震对她深深的震撼。

接到台里到在四川震区采访任务的曾子墨,在绵阳中医院曾经遇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姑娘的父母这场灾难中不幸遇难,她满脸伤痕,右手几乎不能动弹。衣服被碎水泥划的全是口子,第一次经历如此的场面,曾子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安慰对方,作为记者、作为主持人她几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交流能力。

但小姑娘却异常的坚强和懂事,好像她能够感受到曾子墨的不知所措,小姑娘反过来安慰子墨,“大姐姐,你别伤心,别哭,你要坚强一点,你看我都不哭”。自以为见多识广,经历过大场面的子墨完全理解那是怎样的一种勇气,那是多么大的能量能让一个孩子在如此不幸的人生经历中的却又如此的坚强。

小姑娘告诉子墨,她家住在北川,一个人跟着乡亲们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到绵阳接受治疗,还说这儿的叔叔阿姨都特别好。曾子墨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她感动得流泪了,一把抱住了这位小姑娘。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她仍然懂得如何安抚一颗受伤的心,她转过身来亲了子墨一口,刹那之间两个人的内心被“捆绑”在了一起,那一刻子墨想要帮助她,想要帮助所有那些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的孩子们,面对大自然的无情,她想要用人性的温暖与光辉抚慰那些受伤的心灵。重燃他们对生命的渴望,重拾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临走前,她留给了小女孩一些钱和一些物件,对于整个灾民来说,这自然是杯水车薪,但曾子墨的内心当中早已定下了决心,她知道自己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又该为她们些什么。

当子墨迷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小女孩一路狂奔了过来,对着子墨大喊:“姐姐!我会给你打电话的,等我治好伤以后,我要重新上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把成绩单寄给你看”。

眼前这个农村的小姑娘,一头乱蓬蓬的长发,浑身脏兮兮的,但只有在场的人才能感受到那张笑脸蕴含着怎样的治愈能力,那是灾难面前的一缕温情,也是人们面对灾难所能给予的最大鼓舞,曾子墨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涛,再次落泪了。

这一次经历深深影响了曾子墨今后的人生观,她和她后来的先生对未来的孩子不再有过多的期待,只要他快乐健康的成长就好了。他不用去征服谁,也不用去挑战任何人,任何事情,也不需要承担父母的梦想,更不需要向谁去证明自己的伟大,因为人类在大自然中很渺小。

圈的尽头是另一个起点

曾子墨此前的生活就是一个圆圈,她永远都在围绕着一个地方打转,家住人民大学,从人大幼儿园到人大附小,再从人大附小读到大附中,一直读到人民大学,围绕着这个方圆几里的土地上她来来回回转了20年的圈。

1992年,正在就读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专业的大一新生曾子墨,拿到了美国“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通知,于是她终于跳出了这个圈,她坐上了飞机,从此展开了在美国的8年生活。

在华尔街,她进入了国际投行摩根斯坦利,此后参与完成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

早在90年代末曾子墨就已经是每年拥有着年薪数十万元的高收入人群了,但拥有着“新思维”的曾子墨却逐渐意识到这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认为这里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太快了,与此对比,她更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在她眼中,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这是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但如果太过于透支,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毕竟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牺牲生活为代价的好工作,便毫无意义。

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辞掉了全球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分析师的工作,回国进入了凤凰卫视的直播间,“当我知道凤凰会馆的地点居然就在人民大学北门时,我觉得我实在和这块地方太有缘分了。”

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到地球另一端兜了一大圈的曾子墨又从新回复了原点,其实生活不正是一个永远转不完的圈吗?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最终又离开这个世界,不正意味着又回到了原点吗?

那一年4月的北京还没有回暖迹象,人大附中的空气中飘散着梧桐树的花絮,一身干练套装的曾子墨站在与人大附中一墙之隔的凤凰会馆的顶楼,她指看那些熟悉的地点:“那是我当时最喜欢去的小花园,一坐就要坐半天;这个是我上学的楼,还是那栋楼,我也在里面的教室里上过课”说话间,眼神中满是自己17岁时的影子。

知性干练的职业女性之外,她更是个享受爱的女孩

这名从美国常春藤联盟达特茅斯学院经济系毕业的女孩子,在华尔街“大施拳脚”只有又加盟了凤凰卫视,成为了著名的“美女主播”,似乎浓缩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于女孩子培养的一条理想道路,也是一个女孩子梦想的终极目标,对此,有人不免打趣道:“生女当如曾子墨”

卓尔不群,却又温文尔雅,她对待任何人的态度都言语平和,温柔低调。很少对周边人谈条件,也尽量满足别人的不情之请,她对待任何事情和工作总显得非常职业化。

当她褪去职业化的标签,把专属于女人的柔情与感情的那一面用以摇曳的肢体语言向人们展示出来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不感叹:“这是一个精灵般的女人!”

她懂得爱护自己,当她需要放松的时刻,她会对人说:“我需要去透透气”于是远行开始了。

当她寂寞了需要爱,她会对人说:“我需要一点私人空间”于是恋爱开始了。

曾子墨很享受工作之外真正女人的状态,她认为评价一个女人的最高标准应该是高贵、优雅,那是一种综合气质的体现,而知性、干练只能算作女人工作的那一个面,但很显然,子墨是两者兼具的。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爱情是不可抗拒的,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曾子墨也有她花痴的那一面,他享受热恋中的感觉,用她自己的话说:“纯粹得可以付出生命!”

子墨很享受在热恋中得到意外惊喜,当她出差归来,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看见自己的那个他站在候机室等待,她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内心的波动,心花怒放。

在情人节那天,她和他一起共用晚餐,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有人送来一大束玫瑰,旁边又突然出现了一群人为自己拉小提琴的乐队,记忆中这些瞬间对于她来说太美妙了。

当她的注意力在优雅的音乐中再次回到饭桌前的时候,藏着奶油里那颗闪亮的钻石被她一勺挖了出来,她的眼泪奔涌而出,这样的用心安排征服了曾子墨的心,于是她,嫁给了他。

是女人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自由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权利。”在辞职以后,曾子墨在家里闲置半年,她终于过上了那种睡到自然醒的生活,她也不会再陷入午夜赶制报表的无奈当中,她可以在任何她喜欢的地点待上很久,从而忘记时间的存在,这让她的生活似乎达到了她理想的状态。

突然有一天,她想去西藏,于是她买了机票一个人就上路了。

出发的那天,她身着墨色上衣,笔挺的塑身牛仔裤,一头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间。从侧面看那纤细的让人心疼的身体让人多了一丝担忧,她真的能当“背包客”吗?

那次旅行很特别。她在寺庙旁席地而坐,和当地的喇嘛聊天,谈的投机时常常在不知不觉间就过了两三个小时。

生活、藏传佛教,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无所不谈,当人静下来和一个陌生人谈心时,总显得特别坦诚,那和朋友之间一年不见互相汇报成就的情况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在很多男人眼中,曾子墨是个优雅的淑女,在她看来这的确是对一个女人最高的赞美,它包含了太多人们不易去关注到的那些东西,那是一种独特的境界,但作为“新思维”的女性,子墨也有她“狂野”的那一面,她不甘充当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大家闺秀。

她渴望自由,热衷于自己安排时间,她曾和朋友一起去攀登乞力马扎罗,这座山脉海拔5900米,而山底下就是《走出非洲》那个传奇女作家生活过的那个庄园。

在艰险的跋涉旅途中,她享受面临极限的挑战,渴望追求刺激,按她自己的话说:“你踩滑或走错一步路,都会坠落山谷。记得我们从夜里十二点出发登顶。为什么选择夜里?因为白天山上的积雪太亮,眼睛受不了;另外,那几乎是个接近90度的直上直下的雪山,很容易挫败你登顶的勇气。”

然而曾子墨却在下着大雨的那一天,踩着湿滑的路面,踏着泥土和碎石在早上七点成功完成了冲顶。

当人们都为这一场冒险而心有余悸之时,她却油然而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任何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都不可相提并论的。站在山顶香汗淋漓的子墨回想到自己的工作生涯,似乎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挑战。

对于边缘人群的采访,甚至包括深入艾滋病村,那也只是一种工作需要。而攀登山峰则是另外一种人生体验,这种感觉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后来,这个姑娘出现在了不丹,那里没什么现代化的设施,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在那里,她可以抛弃都市生活。

所有工作中的不顺利,生活中的不悦,在踏入不丹境内的那一刻仿佛都消散云烟,那是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当人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特别渴望回归本真。那里便是洗尽铅华之后的世外桃源。

曾子墨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模范生,她是一个喜欢享受生活的女人。从前,她疯狂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现在她发现生活中除了物质之外,还拥有着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自己去追求:“我会觉得生活应该特别丰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享受。我去过很多国家,遍布欧亚、北美和非洲,我希望我特别老了,地球上美丽的东西我都可以去看过。每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东西都会潜移默化的留在你的身体里面。你走得越多,积累得越多,自然会沾染上那个地方的灵气。接下来,我想去南美,还想去阿里,当然还有南极。”

子墨认为女人有时比男人要强大得多,特别是在一些极限的环境下。女人的自信特别重要,在曾子墨的字典里,无论和另一半有没有婚姻的存在,女人的生活都不该只围绕着男人转,不该认为男人就是你的整个世界:“你应该做一次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一个女人只围着她的男人转的时候,她自己便失去了自己的光彩,永远附着在男人身上,反而更加不会得到尊重和在乎,我一辈子都不会那样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很哥解密】曾子墨:王朔夸她是林徽因后最正的范儿,父亲曾批评过赵本山
王朔有一句关于女人的名言:“初次见面无从...
【转载】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
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
曾子墨回首过去五年:看过很多灰色 会更珍惜亮色
王朔原来最爱这个女主持人!称她是林徽因以后第二漂亮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