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6点,是我们学《道德经》的最大好处!

*本文摘自《齐善鸿讲道德经》

我学习《道德经》三十多年,总会遇到一些朋友问:你花几十年的工夫研习《道德经》,那它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收益呢?看来,也不仅仅是“商人无利不起早”,大部分人要花精力去学东西之前都会先问能得到什么。

说起老子和《道德经》,世界上无数人充满敬仰和向往。尤其是历代帝王、国家领袖和社会精英的推崇,更是让很多人对老子和《道德经》感到神往,并且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冲动。可是,真正愿意把生命投入进来下功夫研究的人又实在不多。

当然,几千年来,人们公认的一点是:《道德经》难学,看起来区区五千言,实则妙理深奥,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也有一些迷恋《道德经》的人,读了很多年,也不敢妄言真正领悟到了《道德经》的真意。

在此,我以一个同修的身份,将自己三十多年学习、修行和领悟《道德经》的感受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希望对大家学习《道德经》有所帮助,也希望得到高道的指教与启迪。我学习《道德经》之后,在心灵精神与生活事业上有以下六点收获。

第一点收获:突破了自满与傲慢

生活中,有几种自满与傲慢表现会让人陷入一种很荒唐的地步。

第一种表现是,有些人明明没有什么道理却依然蛮横。现实中,有些人上车霸占座位,跳广场舞不管别人感受,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别人过来提醒还很蛮横。这种人是不是缺乏一点儿人的味道?

第二种表现是,有些人刚有一丁点儿能耐就到处吹牛皮。自己停止了进步,还让人讨厌,这样的人是不是出了问题呢?

第三种表现是,有些人有了权力,从脸色、神态、语气都没有了正常人的样子。

第四种表现是,有些人通过各种手段暴富,到处炫耀自己的财富,说话也撇着嘴,好像谁都不如他。

第五种表现是,有些人刚有了一些成就,讲话就像是宣讲真理,说话也口无遮拦。这样的人也会拥有很多粉丝,于是自以为是群众领袖一样。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谦受益,满招损。”为什么谦虚、谦卑是美德?为什么自满会招致损失?学了《道德经》就会明白:自满、骄傲,就是过于相信自己的认识,过于夸大自我成就的价值。为什么过了呢?

因为很多人使用的参照系是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是真理。若是跟真理相比,我们的认识和经验只能是被超越的对象,而不是固守的对象。那些认自己死理的人,连普通生活和交朋友都会很困难。当然,一旦骄傲自满,就不仅仅是不讨人喜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自己的认知能力会下降,人生必然会走向失败。

我们都要自问一下:我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吗?我若总是跟比我弱的人比较,进而生出骄傲自满,不就是自欺吗?我若是与高人或者真理比较,就会谦卑吧?就能吸纳能量和提升自己吧?老子告诉我们:大道才是主宰我们的力量,任何个人的认识与经验都微不足道。

第二点收获:把嘴巴上的功夫用在做事上

这个时代,传播的媒介很多,很多人总想说说自己的观点,甚至搞点离奇古怪的东西,以此来哗众取宠,刷刷存在感。但也别忘了,中国历史中的文明是那些踏踏实实的人做出来的。即使在今天这样浮躁的时代,也还是有一大批人在为国家默默无闻地付出和奉献。

我们要少说多听,说话留有余地,懂得说别人的心里话。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告诫人们:“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善者不辩”“大辩若讷”。在生活中我们也知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话多伤人”“说大话就是吹牛”的道理,也知道“轻诺必寡信”。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说话又怕被人小瞧。

实际上,老子的智慧就在于:行胜于言,事实胜于雄辩。与其把功夫花在嘴巴上,不如用在做事上。少说,一方面降低了人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将精力集中在行动与结果上,这一反一正的能量加减,可是人生的一本大账啊!

第三点收获:摆脱魔鬼般的冲动

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人非常躁动,没钱的人躁动,有钱的人也躁动。很多人的脾气变得很坏,遇到事情就会发火,产生冲突就会变成事故,有的人甚至因此丧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变得富裕了,但是精神贫困的人还有很多!

静能生慧,这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可是,我们还是会冲动:比如听人一说什么,不去深入了解就开始进行评判。想想看,只是听别人一面之词,信息掌握都不充分,判断很可能是错的。此时,“兼听则明”的古训早已被忘到脑后了。遇到反对我们的人,心中就会被激起一股无名之火,总想着去反驳或者对抗,有人会冷静地向对方请教吗?一些人总想做很多事情,也分不清轻重缓急,最后把自己搞得莫名其妙的烦躁。更有恶劣的人,总是气哼哼的,在外指责别人,回家指责家人,搞得家里也乌烟瘴气。

现在也有不少朋友开始学着修行,也就是修整自己。他们变得安静了,很多事能够看得明白了,脾气也变好了。有这样一个说法值得我们借鉴: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脾气大。对照一下,你是哪等人呢?

第四点收获:摆脱自私自贱的魔咒

人们忙啊,忙着做什么呢?忙着为自己挣钱。如今,很多人心里已经相信为自己谋私利是合理合法的,你若说不是为自己谋利,别人肯定不相信你。于是,自私成了一种病,很多人都病了,也没有人再去指责别人有病。

可是,真的有人懂得“自私”吗?上述自私的人和自私的行为真的符合自己的人生利益吗?那些有钱人为何那样张狂,没有素养?什么也不缺的人为何不快乐?高学历的官员为什么最后沦为万人唾骂的腐败分子?

老子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人生规律:人生的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和金钱,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精神对物质的胜利。一味地追求物质和金钱,会让自己的生命倾斜与失衡,最终,迷恋金钱会毁了人,沉迷物质会害死人。这样重要的规律,若是等到出了事才明白,也许就已经晚了。唯有在物质上保持低调、懂得知足的人,唯有在精神上不断追求高尚和神圣的人,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老子给我们呈现的大道真理是:一方面人不能被外部的诱惑所奴役,另一方面人也不能被自己的欲望所绑架。怎么做呢?老子告诉我们,唯有修道,方能保持生命的平衡发展。在赌徒般冒进的行动和谨慎稳妥的行动中,命运之神往往选择的是后者!

第五点收获:超越与低层次人的无效恶争

人们在生活事业中都在跟别人竞争,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去跟别人争,要跟自己争,这就是“自胜者强”的道理。如果你一直跟别人争,一定是处在与别人同等的层次上。跟弱者无须争,跟强者没法争。若是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就能达到别人没法跟你争的高度。这就是老子不争的智慧!

第六点收获:升级自己的人生模式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很忙,也很累,甚至累坏了身体;可修道的人却很清闲。为什么呢?因为修道的人知道万事有规律,运用规律的力量,人间就没有难事;也因为修道的人不自私,所以不纠结,所以无敌,所以各种优势资源反而会向他汇聚。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无私反而成其私”的玄妙智慧。

有了这些收获,明白了这些道理,人生中的大部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道。这样做的人就是有道的人,有道就有前途。若是不明白这些,只是一味地努力或者坚持,只是一味地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只是一味地为自己,人生就是苦海,这就是无道,就是绝路!

想想看,老子是不是很伟大?不学习圣人的智慧,人生能有解脱之日吗?学懂了老子的思想,人生还有问题吗?

学习《道德经》吧,这是我自己人生中最幸运的一件事。

学习《道德经》吧,如此我们才会有一个智慧的头脑。

学习《道德经》吧,这样才不会把错误当成正确来坚持。

人生几十年,可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别耽误了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努力是没有前途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老子《道德经》的智慧世界,去获取生命的智慧营养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改变了我的自私
人生修煉的四個階段
老子的人生智慧《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四句话说尽人生智慧
老子《道德经》告诉我们的2个人生处世智慧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