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城寻香记 | 茉莉窨城,花过香成

-


   因   

   为   

   一   

   缕   

   香   

  ,  

   恋   

   上   

   一   

   座   

   城   

  。

  。   。

-


很早前

收藏过福州一位调香师的手工花膏

开盖,淡雅的香气

像是拈了一朵新鲜的茉莉花在指尖

可又不太像

它没转瞬即逝,却悠扬婉转


余有幸焉,赴沛玲之约

参加了花沐里福州的茉莉香气文化之旅

行程中安排了采花制香

为此兴奋不已


{  择花记  }


福州的茉莉花生长于闽江两岸,花季只有七、八、九三个月,六月雨水重,不适合采摘,最好的是伏花,没有花粉,香气最重,但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前往的花田,是在乌龙江上自然形成的一座小岛上。日近黄昏,摆渡上岛,农人已开始摘花。茉莉有晚间吐香的习性,摘花时不能挑选盛放的花,盛放的花香气已散,也不能挑选青蕾,青蕾的日照不足,花色尚未发白,香气不够,要从花间选出花萼退到花蕾下面、吸饱了光热含苞待放的“今日花”,只有这样的,到了晚间才能绽放吐香。摘下的花蕾要带着花萼,这样鲜花的生命不会马上结束,花萼会提供能量一直到夜晚吐香,装花的工具也有考究,要装在通气的竹篓里,不通气,呼吸作用产生热量,易造成“火烧花”。就这样,我们一行人了解了茉莉的习性,每人腰间系上一个小竹篓,下了花田,在指尖轻轻揉转间,带下一朵茉莉花蕾。 



日暮降临,小岛美得随处都是景致,这儿像是一处避世的桃源,没有喧嚣,随手可摘的水果,远处的游鸭,该洗澡的猫。每个人装着满满一竹篓的花苞,心满意足的离岛。



{  访茶记  }


据说茉莉花原产于古印度、波斯,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福州则是最早的种植地之一,因为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因而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茉莉花的传说。由茉莉花窨制出来的茉莉花茶,则是福州人赋予茉莉花最具实意的原创发明,中国的茶叶有很多种,其中绝大部分从采茶到市场流通最短只需要三两天时间,唯独这鲜花窨制的茉莉花茶,费工耗时。



什么叫“窨”制,窨制是鲜花吐香茶胚吸香的一种工艺。传统的福州茉莉花茶,至少需要“四窨一提”, 窨制次数越多,花费的时间越长,而且后一次的窨制,对工艺的要求就更高,这期间如果出现差错,可能前功尽弃。福州茉莉花茶的窨制,乃是所有茶品中机械化程度最低的一种。这里天然的纬度气候独特的光照土壤,成全了花茶以如此唯美的方式相遇,这座古城就是这样,浪漫又实在。



南仙翁正在制作的是他今年最高品质的一批“狮子头”茶,狮子头需要用单瓣茉莉窨制,单瓣茉莉的产量,不足双瓣的二十分之一,可单瓣茉莉的香气比着双瓣来说更浓郁持久。南仙翁采用点星手法,在铺好的茉莉花床上,均匀点缀狮子头茶坯,重复铺点二十层,让花与茶接触得更加充分,此道工序称为醉花,而狮子头的制作要经历十次醉花十一次烘焙,醉花和烘焙每隔几日循环一遍,前后一共201道工序,历经60多天。这结合了太极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之原理花茶相融,才能使得“狮子头”内敛含蓄,回味悠长。



{  寻香记  }


“‘窨’是一个很美的字,音同阴。古人使用茉莉花的香气,都把花蕾存放在陶瓷罐里,以棉纸封住。当花打开时,会动,罐子里就会发出声音,好像是在唱歌一样。所谓窨,就是花在罐子里唱歌。”调香师郭斌说。


穿过三坊七巷,郭斌老师已经早早的候着我们。30年前,他曾是福州香料厂的首席调香师,在夏夜的车间里,翻动铺满地板的雪白茉莉花,是一生难忘的记忆。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品牌“美岸”,以最古老的脂吸法(电影《香水》里的工艺),收集茉莉花香制作花膏。


几千年前的青铜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油脂能吸附香味。这种古老的技艺,在郭斌老师的手中得以改良和传承。摘回的茉莉花,先要进行第一步伺花,将花朵平铺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静待花开。基底所用的油脂,也不再是古时候的动物油脂,改良后的植物油脂,用山茶油搭配乳木果脂,调配到软硬相宜,肤感柔滑,用沙棘果油作为点睛之笔,提升整个成品花膏的抗氧化性。调配好的凝脂,刷到木框的玻璃上,均匀平铺。入夜后花开,用粗口的篦子筛花,把未绽放的青蕾和杂质筛除,再一朵一朵经由查看后,轻轻放置在凝脂上。待到第二日,除去旧花,镊去杂质,傍晚摘回的鲜花伺到晚上,如是重复,窨上36次,让凝脂吸饱花的精华,冰糖味十足的茉莉香,也就被牢牢地吸附在膏体上。一份茉莉花膏,要经过72道工序才能完成,耗时耗工,此间如果遇到雨水,则花不能用,加上老师只选每年最好的伏花,花膏的产量极为有限,但那股天然的清冽花香,着实让人欲罢不能。



{  吃食记  }



在福州的三天除了小吃以外,还去了两家店,是想带着父母再来吃过的店——宣和苑和雍和会。宣和苑藏匿于曲径通幽处的华侨新村,这是一处50年代的别墅群,沛玲介绍,这里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印尼归侨聚集的地方,现在大多改成了私房菜馆,初见宣和,想是与那风雅又悲情的宋徽宗有关,而推门入目的青砖石台,绿荫流水,都被时间镌刻出了年代感。


闽味

佛跳墙



闽菜经典,集南北山珍海味于一瓮,超过20种食物滋味相融。十味生态食材,三日慢工熬制底汤,汤底富胶质, 口味鲜醇细腻,独家搭配荷叶饭,让“佛跳墙”唇齿留香。


闽味

荔枝肉



传统的闽菜之一,也是一道家常福州菜。荔枝肉的本质是其肉质本身的弹性、鲜美,经过烹饪之后,能够达到酸、甜、脆且肉质圆润的口感。

闽味

两煎肝



闽菜中代表菜色之一,“南煎肝”,真正叫法可能是“两煎肝”,只因在福州话中“南”与“两”的发音相近。南煎肝的传统做法有多种版本,宣和苑选用两次过油的做法,保证猪肝表层熟透,同时又使其口感更加嫩、脆。


闽味

香糟红螺片



糟香具有浓厚的福州地方色彩,对福州人来说也流传着“糟香思故乡”的说法。祖籍福州的大食家王世襄就对红糟别有记忆,他认为糟香不同于酒香,做出的菜有特殊的风味,绝不是酒能代替的。


淡糟香螺片,除了考验对糟的使用,还非常检验刀工,螺片薄厚适宜,才有鲜脆可口。


闽味

西红柿煲菜蟳



应季的菜蟳,其腹有黄膏,味清甜,肉质柔嫩,搭配酸甜开胃的西红柿和软滑绵密的薯茸,半汤半菜,又食得菜蟳的原汁原味,是冬令食蟳的上选。



不知是福州城古朴还是福州人风雅,每个餐厅的名字听一遍就能牢记,宣和苑,雍和会。雍和会坐落于三坊七巷,毗邻安泰河,同样是古风装修,只是吃食不是地道的闵菜,而是现代感较强的海鲜火锅,海鲜和火锅,是我两大爱好,组合起来,就剩下口水了。



火锅吃的是食材的新鲜和酱料的搭配,几种酱料放在一起,随心所欲出来的口感还是很不错,不过,海鲜火锅我更喜欢海鲜酱油的清口,食材轻涮一下,蘸点酱油,保留了原汁原味。



{  结  }


福州十邑,沿闽江而下,推门而出绿荫蓊郁,香气环城,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安逸,他们眼中的北京上海,香港南洋,是拿来吃苦奋斗拼搏漂流的地方,他们喜欢在待在安泰河畔的石桥上发呆,看木屋檐下一群群吃酒的人。这里,是一座慢城,不需要什么拼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平乐·茉莉。
百花赋(二十)◆【茉莉花赋】(2)◎问心赶路
茉莉花茶如何品鉴 | 茉莉花茶的制作 & 选购方法
茉莉花茶气质|空中茶摊vol.181《话说茉莉花茶》(十九)4-1
香帅研茶之,天下第一香是怎样炼成的,茉莉花茶的制作
茶事|好茶知秋味—福州茉莉花茶(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