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选好片 | 摄影作品中的人文关怀



为增加与影友之间的互动与学习,由中国摄影活动在线和影像中国共同主办“严选好片”线上直播点评活动,在这里我们一起欣赏好照片,分析不足,全方位提升摄影能力与鉴赏水平,如果您有喜欢的摄影作品欢迎投稿,共同进步!

讲师简介


冯严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培训中心专业讲师、数码影像鉴定专家、第27届国展评委,著有《水下摄影》等多部书籍。

部分作品点评

· 以下是本周的收片中挑选出来的部分作品与点评,欢迎欣赏与评论!

《家有喜事》苏朝阳 摄

点评:摄影师从高角度进行拍摄,采用开放式构图,将右侧土楼与左侧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而在左侧的视觉中心附近,顺着土楼建筑的曲线,露天摆着一列宴席,在暗调的环境中宴席的色彩显得很是亮眼。通过简洁的构图,在很好的展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黄柏钿 摄

点评:画面中两个巨大的螺旋桨与人物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系,与影调的结合也为画面带来了很强的形式感,形成了视觉张力,同时也说明了环境和人物的身份。画面中的人物虽然没有露脸,但却通过肢体语言表明了其与环境的关系和解释了其的身份与正在进行的工作。不足之处在于画面左侧的柱子,对于画面的表达来说稍显多余,在前期构图时摄影师就应多多考虑画面主体周围的细节对画面的影响。

《汲取》周国英 摄

点评:作者拍摄了一个孩子坐在图书馆阶梯上阅读的场景,孩子戴着的口罩表明了拍摄的时期。通过靠近主体人物,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突出了对主体的表现。广角镜头的使用则很好展现了环境,但也正是广角镜头的特性,增加了取景范围,使得主体在画面中的所占比例有些小,让画面看起来有些空,可以通过后期裁剪让画面取得更佳的比例。

 《“码”上战疫》侯茂元 摄

点评:画面中夜色已深,晚归的人驾着车经过防疫卡口,与之相应的是防疫人员依然坚守岗位,认真登记每一个路过的人员车辆,同时虚化的背景与车窗反光交待了当地的环境信息。在疫情时代下,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管理,人们开始有序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尽管与疫情的抗争是艰苦的,但我们依然应该保持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在严格防疫的过程中拥有对未来的希望和战胜疫情的信心来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渔归》唐旭东 摄

点评:沙滩上的机械车载着一群渔民十分有气势地缓缓驶来,背景环境则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车上承载着的不仅是一个个渔民真实的个体,也承载着渔民背后真实的生活。在阳光下,渔民们打鱼归来,通过一天的劳作带回一天的渔获,生活就这样不断地前进。

《采春茶》朱肖萍 

点评:摄影师通过局部开放式构图,拍摄了茶农抱着茶篓的画面,首先带来视觉效果的便是茶农身上的红色围裙与翠绿茶叶的色彩对比,而在茶叶与围裙旁边是茶农常年劳作炒茶而变得又黑又厚的手,这种手部细节的展示体现出摄影师的一种人文关怀,也正是这样的一双双手,我们才得以喝上新鲜香浓的茶。

《入水》吴斌 摄

点评:摄影师在河边抓取了有意思的一幕,在跳台上,一个人物正准备跳入水中,但有一只小狗却先他一步四肢张开跃入河里,周围的人纷纷注视着这一瞬间。在夏日,人们常常会去游泳作为夏日消遣,但少见的是小狗也与人们一起参与其中,整个画面生动有趣。

《修船工》潘玉辉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修船工修理船只时的场景,以天空作为背景,天空之下巨大的船只与修船工之间形成了大小对比,为画面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但构图不够紧凑,建议采用竖构图着重表现主体状态与其中的对比关系会让作品的表现力更好。

 《疫“囚”》陈亚军 摄

点评:这幅作品反映的是疫情防控时期封控区内的场景,一道栅栏封住了平常通行的道路,禁止人员的往来,这时一个人物蹲在栏杆边,望着栏杆外面,让人也不禁能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状态,其对解封渴望的心理。这就是环境对主题表达起到的作用。

《专注》赵会平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摄的是防疫人员在给孩子做核酸检测时的一幕,侧逆光使得人物身上产生了轮廓光,人物的眼神十分专注,不仅体现出其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体现了对防疫必胜的坚定信心。

《云水间》胡良胜 摄

点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田园式的一个场景,大人带着小孩在河水边洗衣服,其中有意思的是两个小孩穿着同样的衣服望着两只同样颜色的大鹅,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呼应。但不足的是人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内容上缺乏足够的逻辑关系,导致这幅作品的表现力不是很好。

《我好困》刘有康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一个小女孩疲惫的坐靠在电动车上的状态,车上捆着纯净水桶,由此可以推断出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应该是纯净水的运送人员,且从车子的状态来看,家庭条件应该属于社会的基层家庭。小女孩手里拿着书,身后的玻璃倒映出一辆白色的吉普车,与之现下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对比。在小女孩的内心世界里,应该也寻求着某种改变,通过读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状态。但这幅作品在构图上欠佳,只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状态就可以了,并不一定需要将场景取全,因此在构图上还是要掌握摄影的“减法”。

贺宪平 

点评:摄影师通过局部拍摄,展现了人物刚从洪水里出来时的状态,人物白色的衣服上满是泥污,几乎都看不见原来的颜色,而在这种情况下,却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的是一包香烟和一个打火机,它们在细致的保护下免受了洪水的侵蚀。紧急的事态之后,人物掏出自己的烟,以此来舒缓紧张的心情,画面表现的十分真实。

《在雨中》陈亚军 摄

点评:这幅作品拍摄的条件十分不易,暴雨之中,人物一边关注着过路的车辆一边迈着步子跨越地上的积水,夸张的人物动作与激起的水花带来了现场感,也令观者感受到雨势之大,情势之紧迫。摄影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却敏锐地感知到这一瞬间并迅速捕捉下来,记录了大雨中的人们状态,在保证内容的情况下还注意到了其中的形式感,实属不易。

《最后的"连家船"民》刘浩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傍晚渔民提着菜回家时的一幕,与寻常不同的是,人物的“家”坐落在水面之上,周围的环境很好的交待了这一特殊之处,也是渔民们特有的生活环境与状态的展现。而人物以背影作为正面呈现,身上的衣服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形成对比,突出人物主体的同时也引发了观者的联想与思考。

《童年》王宏臣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孩子们在公园的健身设施玩耍的画面,画面色彩活泼,气氛欢快,反映了孩子们童年时的快乐时光。在画面整体的处理上,建议再简洁一些,剪裁掉两侧不那么重要的人物和环境,着重表现中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往上爬的过程,就足以达到整体效果。

《放牧》李芳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游牧民族放牧时的状态,以蓝天牧场以及牛群为背景,人物穿着牧民特有的民族服饰,露出侧脸。通过后期对画面的处理,压暗背景使得人物表现更加突出,反映了牧民日常的生活状态和场景,主体人物面带着笑容,可以感受到其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

陈善兵 摄

点评:在集市上,人们各自背着箩筐准备售卖或采购。而画面中的人物身上背着的箱子中,通过缝隙恰巧露出了一只公鸡脑袋,好奇的望着周围的环境,摄影师正好在其身后看见并记录了这一普通却生动有趣的一幕。

《默默的奉献》王经杰 摄

点评:摄影师为医务工作者拍摄了一张肖像作品,人物看不到面部表情只能看到眼睛与脸颊上的汗水,内容题材选择的不错但在拍摄的技法上有所欠缺,细节不够清晰,光线运用的也不是很好,平时还需多加练习。

《乡趣》肖育玲 摄

点评:墙体上的简笔画与文字反映了作品的核心主题,而墙壁上真实的窗户与窗户里的一家三口则是主题的最好印证与体现。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与建设下,农村的生活条件水平越来越好,摄影师在这一大背景前提下,捕捉与记录了人们生活的真实改变与和谐状态。

《时尚》毛炯 

点评:在商场中,一位老师坐着轮椅在一幅广告宣传画下经过,与广告中时尚的年轻人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每个人都会经历时间来到古稀之年,而每个老人也有丰富精彩的年轻时光,每个年龄阶段追求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追求时尚与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对于老人来说,追求的则是健康舒适的安享晚年;两个人生阶段,两种生活态度。

 岳琦 摄

点评:摄影师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拍摄了梯田上的场景,通过对画面整体色调的压暗处理更好地表现了梯田水面上的光影效果。同时在广袤的梯田之上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影,这种大与小的对比为画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力,在形式之外,更是体现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小小的人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却能去改造与利用大自然的环境,不禁引发观者感概。

李俊海 摄

点评:作者拍摄了盐田工人完成工作返程时的场景,地面倒映着工人们的身影,但环境与天空背景都比较空,使得整体画面的表现力不是很好,摄影师在前期构图时还需好好考虑如何更好的体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李俊海 

点评:这幅作品摄影师从无人机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盐田上收盐时的场景,俯拍的方式让人物形成了比较抽象式的线条,红色的机械车在画面中也十分亮眼,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典型体现。

《争分夺秒》翟有丰 摄

点评: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且各自干着不同的事情,使得画面具有了更多的“可看性”,人物虽多,但着装统一,乱中有序。而摄影师通过巧妙的处理让人物们自然的形成了一个类似“门”的形状,正好露出了中间的钟楼建筑,应该是某地的标志性建筑,这就为画面提供了一个地理位置的信息。形式、内容、环境都有所交待,是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

 梁智勇 摄

点评:摄影师从低角度定格了运动员们起跑的一瞬间,同时清晰的交待了周围的环境,人物的肌肉线条展现了瞬间爆发出的力量感,让画面更具现场感。但在构图方面不够紧凑,左侧的空间留的过多,让人物偏离了视觉中心,可以通过剪裁来改善这一问题。

喻方泽 摄

点评:在深至半腰的水中,一位父亲托着小男孩,小男孩红着脸大哭不止,父亲则捂着脸不禁笑出了声,这种情绪上的对比很是有趣,但如果要着重体现出这种情绪对比还需要让人物在画面中的比重更大,让其表情呈现的更加清晰,这样所带来的效果会更好。

《星语星愿》熊志华 摄
点评:这幅星空图拍摄的很具有创意,在璀璨的星空之中,一道流星划过,在流星下方,一个人物剪影伸长手臂,像是准备承接这颗流星,周围的山体环境也全部以剪影的方式呈现。整体构图简洁,独具创意,画面十分漂亮。

《走上致富路》李子明 摄

点评:画面中的人物被湖面密密麻麻的鸭群包围,背景交待了自然环境以及房屋建筑,体现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鸭群的数量之多,明显是专业的养殖户,当地人因养鸭走上致富之路,而这满池塘的鸭子就是当地人的劳动成果。

《造梦空间》杜江云 摄

点评:摄影师拍摄了孩子们在舞蹈室休息之余的画面,巧妙的利用镜面反射达到拓展空间的效果,左右对称式的构图使得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感,从中能感受到摄影师对孩子们的喜爱。

李万学 

点评:摄影师拍摄的是田地里收割时的画面,农机在空中扬起了尘土,旁边的两个人物则形成了一种剪影与半剪影的形式。其中一个人物戴着草帽,一手插兜,造型感非常好,同时人物的背影也不禁令人产生联想,黑白影调的处理帮助营造了画面的氛围。不足之处依然在构图的调整上,主体偏离视觉中心,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过小,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可以通过剪裁让整体效果更好。

   如果您也想一起参与我们的活动与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大师学摄影人像篇之阿诺德·纽曼
局部特写拍摄技巧 发现近距离之美
严选好片 | 运用摄影语言,让作品说话
向各位老师汇报我对人像摄影的粗浅认知及在人像摄影实践中的几点体会!(一)
为什么影楼拍外景时老是用小光圈,而不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呢?
【新提醒】用手机如何拍好外景人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