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骥才:春节,就是回到生命的原点 | 漫读

导语

“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风俗性节日。”

漫游家,心随自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到底是怎样的一股魔力能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辞辛苦,披星戴月,哪怕是买上一张无座车票,“站”着也要回家?究竟是何种力量使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在一瞬间都变成故乡?

“这是因为有一种特别的年味——'乡愁’在深深吸引着他们。”冯骥才动情地说,每一张小小的车票背后都有一份让人动容的乡愁。在车票的终点站,有家在那头,家里有父母、亲朋、邻里,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物件、老陈设,以及童年的记忆。“这些'数以亿计’的乡愁最终汇流成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冯骥才指出:“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风俗性节日。”从腊八到正月十五,历时一个多月,南北同俗,普天同庆,是世界上最大的节日之一。每入腊月,春运有如飓风来临,及至腊月底这几天,更是排山倒海,不可阻遏。那些长年在外的人,不论身处何地,只要有可能,他们都要上路回家,享受故土和家园的温馨。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新鲜的。冯骥才说,虽然过年,我们是辞旧迎新,但我们享受到更多的情感却是怀旧,这也是乡愁的一种体现形式。“春节里有一种特定的情感就是怀旧。可以说,春节是个怀旧的节日。”怀旧,是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一种对记忆的追溯与享受。每个人的心底都有怀旧的需求,春节回家过年则是满足所有人这种情感需要,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包含了诸多的精神含义:团圆,欢庆,祥和,平安。”冯骥才说,春运所做的就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这个时候的故乡、故土、故人就变得特别重要,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园和生命的原点,一解乡愁。这种浓烈的乡愁把所有的家乡、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情感磁场。春运则非常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这种眷恋、依恋、留恋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磁场无比强劲的力量。”

“乡愁”不是简简单单诗化的语言,它的内涵很深,它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冯骥才表示,过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聚拢,更是以故乡为核心的团聚,抓住乡愁就是抓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春运,那就不会再“每逢佳节倍思亲”,不会回家过年,心中也就没有一年一度团圆的渴望——我们民族不就完全变了另一种性情与性格了吗?

“当然,这是绝不可能的。”

能够回家过年无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也有很多人因为“一票难求”等原因,不能回家过年。

冯骥才说,人在平时的时候,也会有乡愁,但过年的时候,这种乡愁会集中表现出来。很多不能回家过年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在“年三十”晚上给父母打电话的声音明显跟平时不一样,很激动,很急迫,似乎更有说不完的话。因此,如果理解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政府各有关部门就应该以人为本,在春节假期设定上更加合理化、人性化,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家过年,享受团圆。

文 / 冯骥才

著名作家

留住时间的方式,

惟有把它们变成珍贵的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读】冯骥才: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连接民族情感的作用
春节是怀旧的日子
冯骥才:春节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