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树:斯人已逝,时光留芳——深切怀念孟富林同志
斯人已逝,时光留芳
——深切怀念孟富林同志

■ 夏  树

 阝                勹

11月6日,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上午11时许,手机上突然跳出曾经担任过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富林同志秘书陈春来的名字,便有一种不祥之兆。果然,春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孟主任走了。

孟富林主任今年88岁,久病之中仍然体现出顽强的意志。国庆假期我回合肥,到省立医院去看望他,当时他已经病危,医生正在准备转往重症监护病房。工作人员告诉我,前两天精神状态还不错,新任省委书记到病房来看望的时候,他还提前起床穿好衣服,尽管已经不能说话了,还坚持在纸上写下一段话,表达了感谢之情,祝愿安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我认识孟主任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那时,我在安徽工作,是农民日报社驻安徽记者站的站长。当时,三农工作上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粮食连年丰收,农民负担逐年加重。乡村里,时常发生农民因为缴不起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而自寻短见的恶性事件。可以说是自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农民怨言最多的一个时期。

记者站经常接到农民的电话,有时刚说两句,就听到电话那头哇哇大哭。面对农民的诉求,我也时常搞一些调查报道。正在这个时候,大约是2001年初春,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省人大办公厅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有没有时间随同孟富林主任,到皖西老区调研农民负担问题。接到这个电话,真可谓喜出望外。

孟主任出生农民家庭,从基层干起,一直没有离开过农业农村工作,对基层、对农民都有很深的感情。出发的那一天,是个星期一,早晨8点钟,我们一行人乘坐一辆面包车,从省人大机关出来,经过五里墩立交桥,一路向西,第一站去的就是金寨县,这是一个将军县,革命战争时期有十万人参军入伍,建国后因为修建梅山水库,又有十万移民,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离开金寨去了霍山县,最后去的是舒城县。三个县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到一地,刚走下中巴车,孟主任就会对当地干部说,我知道皖西山区土特产很多,但不准给调研组的同志搞任何土特产。我们这次来,就是想摸摸真实情况,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我们带到最贫困的农民家里去。他还很严肃地叮嘱当地干部,绝不准弄虚作假,搞“群众演员”。

走在田埂上,看到农民在田里干活,孟主任就走过去,主动握着农民满是泥巴的手,问收成,问负担。有一天,在铁冲乡的一块水稻田里,一个农民问孟主任:你是上面下来的大官吧?他笑着说,不能说大官,也就是个大个子,意思是说他自己个子高。诙谐的话语把农民都逗笑了。

和农民交谈,他总是先讲两句笑话,让农民放松下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家几天吃一顿红烧肉啊?”不管农民回答多长时间,他总是有意识地拖长声调:“那不行,还要多吃肉啊!”然后他就对农民说:“你家在哪里啊,到你家看看好不好?”

到了农民家里,他就干两件事:一是看“负担卡”。那个时候,为了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农村经管部门专门给每个农户发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农民的名字,家里几口人,承包地亩数,全年各种负担明细。这个小本子被农民习惯称为“负担卡”。孟主任总是拿着小本子,和农民一笔一笔核对,问农民是不是按卡上的数字缴,乡村有没有多收钱。第二件事情就是掀锅盖,看看农民吃得怎么样,特别是对剩菜,看得最仔细。他说,从剩菜碗里最能看出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这个不大好做假。看到农民家里剩菜最多的是白萝卜烧土猪肉,他回过头来对我说,这是你们六安一道有特色的土菜。

走访过程中,谁家的房子最破,他就往谁家去,乡村干部想拦也拦不住。他总想多走走多看看困难户,尽可能多听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增收减负的“良策”。一路上,他反复跟县乡干部说,要找到农民增收困难的真正原因,既要从灾害、市场、价格上找原因,也要从品种结构、开拓市场、品牌效应上找差距。要围绕农民增收这根主线,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因地制宜实施品牌工程、流通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

白天走访农户,晚上就召集我们随行人员开会,他称之为“兜兜情况”。要求我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要如实地说出来。在为期一周的调研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在总结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仍然记忆深刻。他说,从这次实地走访的情况来看,老区农民吃饭是没有问题了,粮食是够的,生活也有改善,收入比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负担也在逐年增加,违规加重农民负担的情况比较严重,我们也看到也了解到不少。全省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政府不断减轻农民负担。夏树同志你作为中央媒体的新闻记者,这次跟我们一起调研,你们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该曝光的就要公开曝光,要理直气壮地为农民说话!

“农民不增收,无颜谈发展。”孟主任在调研中对县乡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成为我的文章的标题,刊登在报纸的头版上。这次调研,虽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却走了8个乡镇、14个村、40多个农户,以及15个乡镇企业。记得有一天晚上7点多钟了,才从乡下回到县委招待所,他还诙谐地说,今天收工不算晚。

2003年,对于安徽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上半年,非典闹得城乡不得安宁。在村头,农民把文革时期的红杠子红袖章都派上用场了。下半年大水,淮河沿岸的几个行蓄洪区都启用了。从王家坝到姜家湖,一片汪洋。这一年孟主任70岁了,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对农民的感情依然那么真挚,挂念着受灾群众。非典最严重的时候,他戴着口罩来到了舒城县,找到那个他几十年的老朋友,也已经七十多岁的村支书,了解疫情下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在一个村庄里,他看到农民为了躲避疫情,在家里用废旧塑料条编织篮子,一个人一天能编十几个,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受欢迎。孟主任非常高兴,要我们报纸好好宣传。他说,既能减少流动,防止疫病传播,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变废为宝。他还说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临走的时候,孟主任握着老支书的手说:“我们都上岁数了,保重身体啊!小孙子上学了吧,成绩还好吧?”“孙子长大了,学习成绩不错,那年您给他买的那身衣服,一直没舍得给他穿,现在小了,也没法穿了,我们家里商量就留着做纪念吧。”说起这件事,还有一段故事。那一年,老支书卸任了,有了空闲时间,就到合肥去看望孟主任,那时孟主任还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安排得很紧,就这样还是抽出时间,和老支书见了面,热热呼呼地聊家长。老支书走后,秘书过来报告说:“老书记带了2斤茶叶来,我没有收,让他拿回去了。”孟主任一听就急了:人家大老远提点茶叶来,你不收,人家又提回去了,这心里是啥滋味啊?你赶紧叫司机开车去追,看走到哪里了,我给点钱,你们到商场给他小孙子买身衣服,买好一点的。  

2005年10月,北京安徽企业家联谊会搞一个活动,想邀请孟主任到会给大家鼓鼓劲。孟主任一口就答应下来了。他说,安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候最需要北上广深的大企业到安徽来投资,我这个退休老同志如果能出点力,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到了北京,我们还可以抽时间,去看看我们安徽的老书记万里同志。

那天,在中南海,万里见到我们几位来自安徽的同志,显得非常高兴,一一同大家握手。落座后,孟主任向万里汇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万里侧着耳朵,听得特别认真,好像生怕漏掉什么内容。之后,万里问了三个问题:首先问了金寨县的情况怎么样,还有多少困难户?第二个问题是,淮河治理得怎么样了?他说,淮河治不好,年年闹水灾,是安徽的一个心腹大患。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省委那个老班子,谁还活着?孟主任给他一一做了解答,当时万里的听力已经很差了,需要秘书贴着耳朵大声复述给他听。当孟主任说,你们那届省委老班子只有王光宇同志还健在的时候,万里的脸上出现了凝重的表情。小声说了一句,噢,他们都走啦。

临走时,我们请万里同志保重身体。他笑着说,我现在每天都锻炼,简单地说就是一动一静,动就是打网球,静就是打桥牌。万里同志生于1916年,那一年他89岁。他在安徽担任省委第一书记期间,因积极支持小岗村大包干和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受到广泛好评,坊间流传“要吃米,找万里”。     

2007年4月,孟主任得了一场大病,在省立医院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医生建议到上海长海医院进行手术切除。那一天是5月9号,早晨八点钟进的手术室,快到下午一点才出来。时任省长王金山让他的秘书钱力打电话到上海,询问手术情况,要求省委保健委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手术以后,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从合肥前去探望的同志和亲友也很多,虽然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但他坚持从病床上坐起来交谈,以示感谢之意。他说,人家大老远来看我,我躺在那里,像什么话呀!因为频繁活动导致刀口术后感染,发起了高烧。到5月12日这一天,刚刚度过危险期,他睁开眼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天是国际护士节,他又坐起来,向前来查房及治疗的医护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敬意。

十二年之后,当年被赶走的疾病又回来了。孟主任用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三年多时间,无论是在北京、在上海,还是回到合肥,始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离开北京同仁医院那天,走路都颤颤巍巍,可他还专门到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向大家一一道别,表示谢意。今年国庆节前,连续高烧不退,他还在纸上写了一段话,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在病中他学会了使用微信,用微信向大家问候“早上好”“节日愉快”。10月5日上午,他还给我发来短信:“听听秋风,闻闻花香,让生活添彩,让时光留芳。新的一天,真诚祝福平安健康,早上好!”

斯人已逝,时光留芳!孟主任走了,他热爱三农、关心群众、务实求真、和蔼可亲的高贵品质,却是一笔不走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三农工作者学习。

(本文配图由夏树摄)

延伸悦读

夏树:凤阳中都城记

夏树:何必拒猪千里

夏树:梓树这个村

夏树:刘奇又出新书了

夏树:一个古村落的思绪

夏树:农民“被上楼” 症结在于“被”

夏树:何必生造新词

夏树:他,就是这样任性

特别关注——《军绿》投稿指南(点击下方阅读)

《军绿》面向全国征稿
《菁菁校园》面向全国征稿

“同步悦读”首届全国文学大赛正式启

作者简介

夏树

高级记者,安徽六安人,长期从事三农新闻报道,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国家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安徽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子修同志逝世
张恺帆回忆录 (豆瓣)
农民同志的困惑
省外办张箭主任在履新会上即席讲话[图文]--中安在线-主页管理
斯人独憔悴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占天下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