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风皖韵”是一个错误的口号
“徽风皖韵”的口号在全安徽省的城乡都在流行,甚至在一些政府部门的文件上都有明确的提倡。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应该立即加以纠正,以免对我省正在大张旗鼓进行的乡村振兴工作产生错误的引导。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呢?因为“徽风”指的是我省徽州地区的风情、风格和风貌。“皖韵”的“皖”是安徽省的简称,“皖韵”是指全安徽省的神韵。因此“徽风皖韵”的意思就是“徽风”=“皖韵。即徽州地区的风情、风格和风貌能代表全安徽省。全安徽省的风情、风格和风貌都应该和徽州地区的一模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
徽州是专指我省皖南新安江流域的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今属宣城)和婺源(今属江西)六县的地理范围。这六县是属于黄山的山区,向来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因此其区域内多为竹木和茶园,耕地极少。人们被逼外出经商者众多,致使徽商在明清时期称雄一时,富甲一方。徽州的气候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夏季湿热冬天湿由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就造就了一方“粉墙黛瓦 马头墙 小天井 精细三雕和彩画”的适应徽商生活居住的特色建筑。由于徽商建筑的特色非常显明和突出,因此被最早发现和宣传。解放初50年代就被国家文化部所重视,并拨款由中国建筑研究室调查整理出版了《徽州明代住宅》一书,从那时起徽商建筑就闻名于世。请看下面徽商建筑特点的书与照片。

《徽州明代住宅》封面

徽商建筑的外观

徽商建筑的入口

徽商建筑的内景

徽商建筑的书和照片


但是,任何地方的任何社会的成员组成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徽州也不例外。徽州地区除住着徽商以外,还住着更多的为徽商提供生活和商业活动而从事山区农林牧副渔作业的山农和手工业者,以及部分致士的人士。也就是说徽州范围内住着士、农、工、商各类社会成员,一类都不少。那么其它社会成员的住宅像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对专业人士和主管部门的官员,尤其是不应该。
徽州歙县的阳产民居近来得到了许多驴友们的喜爱,被大量报导,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因为它地处徽州,但它与人们思想概念上的“徽派建筑”大不一样。它是黄土墙,而且没有马头墙和天井。它隐在森林葱茏的深山高岭上,错落有致,白云绕过山腰,远望宛若仙居,令人神往。它就在徽州的地盘之内,你能说它不是徽州建筑吗?由此可知人们头脑中的“粉墙黛瓦 马头墙 小天井 精细三雕和彩画”的所谓“徽派建筑”实质是徽商建筑。这种徽商建筑连徽州本身的地域范围都涵盖不全,它怎么能代替”皖韵“呢?!请看下面的阳产民居。

休宁阳产土楼——徽州山农住宅
(注意:它黄土墙,没有马头墙和天井
它吸引了许多驴友)


休宁阳产这样的民居在徽州地区其实很多、很普遍。只是因为它不如徽商建筑华丽和精致,而被人们所忽略。在一些人的思想中好像它不存在似的。其实它是徽州地区民居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普遍类型——即山农住宅。徽州各县各地都有山农,徽州的山农是徽商赖以经商的依靠,人数应该比徽商还多。如宏村塔川就有不少与阳产土楼相同的民居。人们的趋众心理和选择性的遗忘,导致了人们的熟视无睹。这要引起所有人的重视才对。尤其是现在,我们从事的是乡村振兴的工作,服务对象不是徽商,而是农民。农民生活的环境和要求与徽商是大不相同的。
我是泾县人,曾把泾县和徽州的的民居作过一番比较。写过一篇《泾县人不应该称自己的传统建筑为徽派建筑》的文章,文中就列举了泾县传统建筑与徽州传统建筑在自然环境和建筑本身方面的13种区别与不同。有兴趣的同志可以从我的公众号《秋日闲阳谈建筑》里找到看一看。另外泾县境内士、农、工、商不同职业的人所住的民居,其区别同样也十分地明显,请看下面《泾县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列表》。

泾县茂林花砖玉门

士大夫民居

泾县章渡商家板墙

吊脚楼民居

泾县汀溪茶农

土墙民居

泾县冰山药农

石墙石瓦民居

泾县民居风格的多样性列表


“皖韵”应该是指全安徽省的风情和神韵,它应该包括皖北、皖中和皖南。皖南除徽州以外,还包括宣州、池州和太平府(马鞍山、芜湖一带)。从泾县与徽州的比较中可知:即使同处皖南地区,徽州和宣州、池州、太平府的风情、风格和风貌也不完全相同。人们思想中的“徽派建筑”风格涵盖不了泾县,更涵盖不了整个皖南。这是因为建筑要因地制宜,又需因人而异造就的必然结果

皖北由于是属于一马平川的平原和典型干冷的北方气候,又有取之不尽的黄土资源,故以小麦和玉米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其普通民居都以厚实的土墙草顶的平房为主,除在外墙下端砌8皮砖用以防潮外,只在山墙上端和门窗框口砌少量青砖,过去当地人普遍采用人们称之为“青门垛”的民居。地主官宦人家也都是厚实的灰砖灰缝墙 板门墉窗的平房为主(当地称之为海青房)。因为平原地区风大,其屋面不用椽子而用苫背,多用仰瓦,少用盖瓦,当地人称“翻毛鸡屋面”;采用没有马头墙的硬山屋顶。皖北见不到石门框和木地板,它墙厚、屋矮、色灰、是典型的以防寒保暖为主的北方建筑风格。与徽州地区石门框、架空木地板、墙、屋、色白、天井典型的以通风防潮为主的南方建筑风格大不一样。请看下面皖北民居的列表。

蒙城马公府

(灰墙、平房、墉窗、板门、大院)

蒙城马公府

(仰瓦翻毛鸡屋面、硬山屋顶、合瓦压边)

蒙城农民住宅

(土墙、平房、青门垛)

蒙城农民住宅

(土墙、平房、青门垛)

皖北民居列表

皖中则属于从皖南稻产区到淮北麦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从皖南山区到淮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皖中巢湖流域属于低山丘陵,而安庆和六安地区则属于大别山区。因此南方和北方两地的建筑风格在皖中兼而有之。如合肥的李府采用北方的硬山屋顶,用墀头封檐;而安庆的赵朴初故居,则采用南方的马头墙来突出入口。另外处于江淮之间皖中,历史一直处于南北政治势力争夺中心战乱频繁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明初时期江西移民称自己江西老表因此皖中的建筑大都具有江西的传统建筑风格,从外表看大都青砖白缝墙,檐下白带的做法。从功能上看,巢湖流域出现了许多具有江西围堡式的攻守兼备的地主庄园,如肥西的刘老圩、张新圩和霍邱李氏庄园等等。而大别山区则出现了许多自卫性很强的三堂两厝制大屋民居,如岳西响肠镇的大夫第、万家楼、金寨下泥培墩的曹家大屋等等。这些乱世民居体量庞大,一处庄园、一座大屋就相当于皖南的一个村落,内部房舍众多,聚主仆于一体;内部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外实内虚,还加上护城河与炮楼,非常适合乱世居住。其风貌与盛世的徽商建筑大相径庭。请看下面的照片。

合肥李府

安庆赵朴初故居

西的刘老圩

霍邱李氏庄园

       金寨下泥培墩
    曹家大屋


        岳西响肠镇大夫第

皖中城乡士大夫民居

肥东银包金

土坯墙民居

肥东土砖石混墙民居


桐城唐湾镇

竹笆泥墙民居

桐城唐湾镇

竹笆泥墙民居

皖中地区普通民居

安徽省的建筑风格是全国各省中最丰富多彩的。有纯北方的建筑,也有纯南方的建筑,还有南北方过渡地带的建筑有典型山区建筑,也有典型的平原建筑还有丘陵地区的建筑。有高山上的建筑,还有临水边的建筑盛世建筑,也乱世建筑。另除有古代的建筑,还有近代的和现代的建筑。请看下面的近现代建筑列表。

芜湖英国领使馆

泾县50年代浴室


泾县改革开放后

沿街商铺

岳西改革开放后

农家别墅

安徽近现代建筑列表

由上可知:用“徽风”来代替“皖韵”,实在是抹煞了全安徽省建筑风格异彩纷呈多样性。并会导致千城同貌、万村一面的枯燥乏味的难堪局面。宜尽早纠正这个错误认识,越快越好。

我们现在着力于乡村振兴工作,应该特别致力于对安徽全省范围内的乡土建筑的研究。安徽乡土建筑至今还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安徽的徽商建筑,并且多数也都只停留在建筑外部形式的层面上。因此,安徽到处在仿造、炫耀和推广“徽派”风格(实际上是徽商建筑的风格),非要弄得全省千乡万村一个面孔不可似的,严重抹杀了安徽各地建筑的多样性特征。另外, 徽商建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只是其外表形式的局部表现而已。徽商建筑真正的内核是其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和在当时社会制度下构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却极少。再次,徽商建筑也只能代表徽商——一个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地域的广度上都是狭窄的、只是最富有的阶层人士的居住生活状态。安徽历史上除徽商之外的各阶层人士的居住环境那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这些民居更多地体现了各地不同的自然风貌和各阶层人士居住生活的特点与需求,而且它们在满足不同人士的需求方面各自都创造出了有独特乡土气息的宜居环境。所有这些民居的总和,再加上民间的祠堂、商铺和村口等其他公共建筑,才能体现安徽各地乡土建筑的全貌。要理清安徽各地乡土建筑的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无疑对现今安徽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具有极大的启发、借鉴和指导意义。目前各地都很想创造自己的地方风格,然而又非常盲目,无所遵循,加上大量媒体的人云亦云的错误宣传,以致安徽各地在又一轮的乡村振兴高潮中还在以仿造、炫耀徽商建筑风格为荣。这一点应该引起我省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当务之急是主管部门和专业人士必须耐下心来对此加以正确的研究、总结和引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派建筑之徽州马头墙
中式建筑顶尖门派之一——徽派民居
徽式建筑的艺术特色
我想建幢徽派建筑,该如何设计?
徽派建筑的特点
最早功能是防火,徽州马头墙是真的“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