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肥女之父”许鸿飞,用雕像治愈不开心

许鸿飞

广州雕塑院长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

中国美协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

许鸿飞:没有想法便是想法,没有目的便是目的。艺术其本质,是一种发乎内心的快乐。

“许鸿飞,0分。”初二,物理老师高举右手,圆规般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〇,屏气凝神地看向许鸿飞。

多年后,物理老师无意间在央视看到“许鸿飞雕塑”,惊呼:此鸿飞是彼鸿飞?

此鸿飞正是彼鸿飞。当年零分的许鸿飞,如今用他的雕塑艺术解答了一大物理难题:身形肥胖的女子,竟能轻松克服重力


这次,我有幸走进许鸿飞的石磨坊,一杯热茶的时间里,听他讲他和“胖女孩”们的故事。

01

“胖太阳”治愈所有不开心

世人皆以瘦为标准,偏偏他以肥为美。

“如果天下所有作品都一个样,还有什么意思?”许鸿飞认为,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自创风格、突出个性,进而才能为大众所知。

就这样,许鸿飞牵着他的“胖女孩”们,走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

在广州CBD摆着pose的可爱“胖妞”们

当你见到许鸿飞的“肥女”,会条件反射地会心一笑。她们或是抱着乐器醉情欢唱,或是骑着自行车,双手大张拥抱清风,体态丰腴,憨态可掬。

“肥女”在广州花城广场和广州雕塑公园露脸

生活中总有各种不如意,“肥女”能四两拨千斤地应对一切,她的笑容仿佛是一种灵丹妙药,能瞬间治愈所有不开心

央视主持人康辉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盛世欢歌”许鸿飞雕塑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许鸿飞秉承着这样的处世哲学,他走向世界,带着“肥女”,把众乐乐涟漪般地传播出去。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自2013年开启,至今足迹已踏遍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肥女”世界巡展启动后,各地争相邀展,有的海上漂,有的空中飞,有时新旧作品还能相会于海上。世界巡展花钱如流水。“秘鲁站就是如此,光空运费单程就过百万。”对此,许鸿飞笑着说:所作所为不为享受,而为艺术。

有人曾问他:“你带着肥女满地跑,有什么用吗?”

许鸿飞答:“至少会逗人一笑

“肥女”给世人带来了爱、带来了欢乐,这大概就是对肥女之父许鸿飞最好的回报

02

给俏皮的“女儿们”留下难忘的婚礼

许鸿飞的每次展览就好比一场婚礼。

为了给俏皮的“女儿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婚礼,许鸿飞不论是从请柬、传播还是布展上,悉心在每一个细节上下足功夫。

“肥女”世界巡展之各国系列海报

做父母的都想给自家女儿精挑细选一位“金龟婿”。许鸿飞就不同了!他一不“择地”,“肥女”既远嫁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也嫁到广东“连南”偏远地区。他二不“挑夫”,来者不拒,不管是王子贵族还是村夫平民,皆称心如意。

肥女“远嫁”广东偏远连南山区

自1999年第一个“肥女”作品诞生以来,许鸿飞的灵感一直没有断电。“现在很多创作者在选题材的时候,用意过于刻意,表现出的内容并无真情。没有想法就是想法,没有目的就是目的。”许鸿飞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体悟生活本味,方能捕捉动人情节。

作为一个典型的广东吃货,他常常在美食中汲取创作灵感。说到“肥女”身上皱皱巴巴的肉裙子,许鸿飞说,这个灵感来自于曲奇饼干的纸托。

有一天,偶然经过烧鹅铺,看到一排排烧鹅挂在那里,许鸿飞不经意间灵感乍现,烧鹅变“天鹅”。
“肥女”作品之《四个小天鹅》,灵感来源于“一排烧鹅”

又有一次,许鸿飞看着盛放食物的盘子,灵机一动,把“肥女”搬上瓷碟!昨天“东坡肉”,今天“水蜜桃”,“肥女”变成一碟碟美食,秀色可餐!

“肥女”之瓷碟系列,昨天“东坡肉”,今天“水蜜桃”

03

有趣的灵魂1/10000000

许鸿飞这个人,如他的“肥女”一样,幽默细胞是天生的。

还在广州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许鸿飞画素描只用6B型号的铅笔,因此得到了一个名号叫“6B”

年轻时的许鸿飞,酷爱绘画

在考进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之前,许鸿飞曾在印染厂工作了三年,对于图案设计,许鸿飞早有研究。网上搜他的照片,总能看到一个把头发染红的男人,嘴顶一撮小胡须,身着一件别致的花衬衣

“许式style”:一头红色的头发,一撮胡须,一支烟斗,一件花衬衣

说到许鸿飞,不得不提到另一位艺术大家黄永玉。

黄永玉曾告诫许鸿飞:“雕塑家中,一百个人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样的,如大老鼠带出一群小老鼠,你不要学那些,你要跳出学院套套,越快越好。”

“没有黄永玉,就没有'肥女’,就没有现在的许鸿飞。”每每提到这位恩师,许鸿飞眼里总是写满了敬爱。

两位艺术家的年龄相差整整四十岁,结缘于艺术,师友二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黄老喜欢抽烟斗,我也跟着他一起抽烟斗。”

艺术家之间表达情谊的方式之一,是互赠作品。黄永玉赠予许鸿飞字画,许鸿飞赠予黄永玉雕塑。

许鸿飞为黄永玉创作人像雕塑

“一须顶嘴,两手和泥”,这是恩师黄永玉先生给许鸿飞的题字。“许鸿飞三字是中绿和土黄加红调的,不是金,故不好用金色。”雕塑大多由泥土塑造,“土黄”代表泥土,以雕塑的名义,用泥土来塑造属于许鸿飞自己的金字招牌,这或许就是黄永玉对许鸿飞寄予的厚望。
黄永玉给许鸿飞的赠画“以雕塑的名义”、“许鸿飞自画像”
“许式幽默”在许鸿飞的基因里,在他的作品里,在他与友人的谈笑风生里。

许鸿飞是个“好客”之人。许鸿飞在他的个人工作空间石磨坊里,经常招徕各方客人。“来石磨坊做客的朋友来自天南地北,广州普、潮州普、阳江普、湖南普等,虽不标准,但大家都能听得懂。”许鸿飞感叹,在石磨坊的都不是“普通人”。

把快乐留给世人,把孤独留给自己。许鸿飞有他的苦。

2020年正月初五,没时间在家过年的许鸿飞,前脚刚在国外忙完巡展,后脚一下飞机就扎进了工作室。彼时的广州白云机场空无一人,疫情笼罩下的城市宛若万人空巷。
夜以继日,日以继夜。许鸿飞在两个月内完成了8件抗疫主题雕塑作品。3月的广州寒冷又潮湿,工作室在地下,屋内堆着一大撂没吃完的泡面、一大缸燃尽的烟叶、一堆红色的泥土。

许鸿飞连夜雕刻《钟南山》人像

许鸿飞用一座座雕像定格“最美逆行者”,图为作品《丰碑》

图为作品《白天黑夜》

5月22日,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许鸿飞默默端详着袁老的照片,拿出了纸笔和刻刀。整整一天一夜,许鸿飞扎进工作室,完成了袁隆平浮雕泥稿。“艺术是永恒的,我想通过雕塑,让袁老的精神传承下去。”

许鸿飞和他连夜创作的袁隆平浮雕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容易得到的。许鸿飞站着创作,一站就是一整天。许鸿飞为了他的艺术和展览,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当然还有金钱。许鸿飞总是一句“好啊”应承,为此他要剥掉九层皮,跑破十条街的努力去兑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都是家常便饭。

这些“劳苦”在许鸿飞那里它也是“劳苦”,只是他选择性地弱化和转化,他总会一笑而过,继续他的“许式”幽默。

许鸿飞的地下工作室堆满了各种雕塑材料

闪闪发光的荣耀和奖杯背后,是幽暗潮湿地下室里没日没夜孤身创作的身影。作为一名艺术家,他总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总能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

当看到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在“肥女”雕像前开怀大笑,那一刻,许鸿飞仿佛在和他们每一个人深情相拥。

当伫立在伟人的雕像前,注视着他们深情的目光,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慑心魄,催人奋进。

论空间,艺术没有疆界。
论时间,艺术记录永恒,

耐得住寂寞,胸怀天下情,
许鸿飞怀揣着一颗“没有想法也没有目的”的本心,
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永无止境。
编辑 / NAN
摄影 / 网络&受访者提供
设计 / 盛华
统筹 / 冷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丑陋的城市雕塑说不!
【雕塑艺术】超逼真的人体雕像
【拍案艺术】"旅行者"雕塑
罕见的雕塑,震撼的艺术!
#雕像#艺术品#雕塑艺术
我的偶像,今年80岁:人生永远不存在“太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