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强CT、血管造影等都要用造影剂,对肾脏影响有多大?告诉你答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科技为医疗服务,也衍生出了一些新兴的检查项目,例如增强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随着这些检查项目的出现,除了“方便检查、效果显著”等名声以外,一些“差评”也随之出现。例如“部分检查有辐射、使用的造影剂对肾脏有危害等”

为了解决广大患者的疑惑,今天,我们就针对增强CT、血管造影此类的检查进行相关介绍。

一、增强CT、血管造影的作用是什么?

增强CT,顾名思义,是在普通CT平扫的基础上进行增强检查,属于一项影像学检查。若是在CT平扫的过程中,发现患者体内存在可疑部位,可以通过增强CT的方式对局部进行重点检查。

由于很多病变在进行普通CT检查时没有明显的异常特征,例如肝血管瘤、小体积肝囊肿等。因此若CT检查过程中对局部有所怀疑,想进一步确诊,可以遵医嘱做增强CT检查。

增强CT过程中,医生会给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达到增强局部对比度的效果。若是体内有异常病变,局部会存在丰富的血流,这种情况下,注射造影剂后,通过CT扫描会发现病变处分布较多造影剂,从而更清晰的观察病变的部位、性质、结构等情况。

通过这项检查,对病灶的定性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例如判断病灶是否为恶性。若判断为恶性肿瘤,也能通过增强CT检查辅助判断肿瘤的分期,对后续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增强CT检查也可用于辅助诊断血管性疾病。由于检查过程中造影剂的注入会使血管状态、结构更为清晰,因此对血管性病变的鉴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管造影,是一项医学辅助检查技术,目前主要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

该检查属于介入检测,检查时会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血管内。注入的造影剂密度一般异于人体组织、器官,由于X光不能穿透造影剂,因此检查过程中,X光下会形成密度不同的影像。医生会根据显示的影像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病变位置、程度等。

根据密度差别构成立体影像后,可以用于辅助判断多种血管性病变,例如血管狭窄、血管瘤等。

目前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血管造影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目前血管造影可用于多个部位,如头部、颈面部、支气管、冠状动脉系统等。

该检查除了用于诊断病情以外,还能用作治疗方式。例如患有血管栓塞、动脉瘤等疾病的患者,可遵医嘱进行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改善血管栓塞情况,避免出现严重出血、梗塞现象。

以上,就是对于增强CT、血管造影的简单介绍。这两项检查的概述中都提到了一个词——“造影剂”。那么,造影剂是什么,在检查过程中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呢?

二、造影剂在检查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造影剂是一种药物,也被称为对比剂,属于化学制品。目前在临床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或服用的方式,将其注入人体的组织、器官内,从而起到增强影像观察的效果。

为什么检查过程中会选择使用造影剂呢?这是因为它的密度明显异于人体的正常组织、器官,所以注入体内后,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的图像中能更清晰的区分正常组织与病变,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

目前的造影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高密度造影剂、低密度造影剂

二者相比,高密度造影剂原子量更高、比重占比大,因此一般用于临床检查上,例如增强CT检查、膀胱造影、肾盂造影、消化道造影检查等;而低密度造影剂原子量低、比重占比小,多为气体,例如氧气、二氧化碳

其次,造影剂的类型还可以根据药物的渗透压进行划分。在选择造影剂过程中,一般会选择等渗的造影剂,因为此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耐受性相对更好,若是渗透压过高过低,都可能导致患者身体出现刺激反应,例如皮肤过敏、出血等。

为什么在造影检查中会选用造影剂呢?是因为造影剂的主要成分为碘元素,碘的特点为:不透X线。因此进行X光片检查时,医生可以通过患者体内碘元素的分布观察病变的具体情况。

造影剂的作用虽然强大,但并非是必要的。大部分情况下,使用造影剂的原因是:人体内部分组织结构在影像学检查时不显像,不利于鉴别疾病。

此时可以通过造影剂来“加深”它们,使正常组织与体内病变的差异变大,让呈现的图像更为清晰,方便医生观察体内器官的异常,从而及时发现早期、体积较小的病变

如果患者体内病变明显,可以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清晰发现,则无需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

综上所述,造影剂对影像学检查的贡献是很大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不能绝口不提它的缺点。很多人都说造影剂对肾脏有危害,那么,究竟对肾脏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呢?

三、增强CT、血管造影等都要用造影剂,对肾脏影响有多大?

首先,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时,使用的通常为高密度造影剂,具有肾毒性,并且需通过肾脏代谢排出体外,因此确实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

造影剂进入体内后,会对肾脏血管造成刺激,使血管不断收缩,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若是肾功能正常,进行此类检查后,患者大量饮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速度,促进体内造影剂排出,则对肾脏的影响并不大。

如果患者本身肾功能较差,例如患有肾炎、肾衰竭等肾脏方面的疾病,则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相当于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给肾脏带来较大的创伤,不仅可能加剧肾脏功能的衰竭,还容易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建议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尽量避免进行此类检查,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应避免频繁使用造影剂,否则造影剂的过度摄入可能会导致肾髓质缺血缺氧,影响肾脏排毒。

严重的情况下,若是造影剂长期留在体内,使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可能造成持续的肾脏损伤,引发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除了具有肾毒性以外,还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进入体内后会使尿液黏度增大,从而影响尿液的正常排泄减慢造影剂的排出速度,延长其在肾脏内停留的时间,从而加剧对肾脏的危害。

因此,一般在进行完造影剂检查后,医生通常会建议24小时内大量喝水,加速尿液的形成与代谢。

其实,如果自身肾脏功能正常,并且只是偶尔进行一次增强CT或血管造影检查,检查之后遵医嘱多喝水,加快造影剂排泄,则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较大危害,因此无需过度担心。

介绍完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后,再对需要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的患者们提个醒:除了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谨慎检查以外,此类检查还有其他事项需要注意。

四、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由于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过程中会使用到造影剂,因此有造影剂过敏史的患者需禁止进行此类检查,否则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起丘疹等,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若是本身为过敏体质,经常患湿疹、神经性皮炎、哮喘等疾病,进行此类检查前需提前告知医生,谨慎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

其次,若是患有甲亢、甲状腺肿大等疾病,不可进行上述检查。由于造影剂中通常含有碘元素,而碘元素的摄入会使甲亢等病情程度加重。如果患者必须进行增强CT等检查,则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甲状腺功能

如果近期使用过β受体阻滞剂,短期内不建议进行上述检查,因为检查过程中使用造影剂,药物成分进入体内后可能引发异常反应,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甚至出现难以治疗的心动过缓现象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造影剂”有好有坏,好处在于可以提高诊断疾病的效率,坏处在于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选择进行增强CT、血管造影等检查时,患者们需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咨询医生,避免盲目检查。

参考文献

【1】盛洋洋.不同造影剂流速对冠脉CTA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影响的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20):57-59.

【2】廖志波,吴勇林.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6):10-13.

【3】巨佳,魏玉英.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J].甘肃医药,2022,41(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强CT、血管造影等都要用造影剂,对肾脏影响有多大?医生告诉你
CTA,你了解它吗?
完全性重复肾输尿管并重度积水1例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
血管造影或者增强CT检查前一定要停用二甲双胍吗?
「答疑」“造影剂”你害怕吗?苏海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