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用4000吨大米换超级铀矿,纳米比亚:中国仁义,当涌泉相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日本本土上广岛长崎两枚原子弹的爆炸可谓是震撼了世界,核武器的战略价值第一次公之于众,因而能够制造核武的原料“铀矿”自然也成了除石油外的兵家必争之物。

苏联、英法相继在本土找到了铀矿资源,中国亦是如此,我们接连在湖南、新疆等地找到了规模不小的铀矿,可说是不小比较美苏两大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为此我国便想到了海外进口这一手段,但遗憾的是,自从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便对我们在各方面施行“围追堵截”,铀矿这一战略资源自然也不例外。

无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只得守着本土为数不多的铀矿资源,“抠抠搜搜”地进行着相关实验,还是直到近些年情况才出现了转机,我国仁义地向纳米比亚捐助了4000吨大米,没想到却因此收获了一座超级铀矿!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国为何要援助纳米比亚,纳方难道只是因为一些大米便献出了珍贵的资源吗?

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说起来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纳米比亚其实是非洲大陆上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1990年时该国才正式独立,而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间他们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位于非洲西部的纳米比亚原名西南非洲,国土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北侧与赞比亚、安哥拉相邻,东侧、南侧与南非、博茨瓦纳相毗,西侧有着长达1600公里的宽广海岸线,北部遍地平原。

如此地形地貌堪称得天独厚,就更别说其国内优渥的矿产资源了,纳米比亚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包括石油、钻石、铀矿在内无一不是战略性资源,而这也就是使得纳米比亚的产业构成较为平均。

纳米比亚国内的支柱性产业分为三类,其一是矿产出口,其二是平原上的畜牧业,其三是西侧沿海的捕渔业,有着三大产业的加持,如果纳米比亚位于欧亚,相信它一定能靠此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就算没有变成北欧那般的“天府之国”也是“手拿把掐”,可坏就坏在它身处非洲。

非洲在过去百年间的情况相信大家都有耳闻,殖民、掠夺、剥削乃是整个非洲大陆的“主旋律”,许多大国都没有主权可言,就更别说是弱小的纳米比亚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掌握丰富资源的纳米比亚早在500年前便受到了西方殖民者的“关注”,从15世纪到20世纪,纳米比亚曾先后受到5个国家的非法入侵及占领,他们分别是荷兰、葡萄牙、英国、德国和南非,列强殖民也就算了,就连非洲同胞都在他们头上踩上一脚,这也足能证明纳米比亚的弱小。

再加上主权的频繁更迭,纳米比亚在这数百年中的境地也是十分凄惨的,他们不像南非等国接收到了西方文明的开化,也不像埃及、利比亚等国通过战争获得了不俗的军事力量,可以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纳米比亚都还是个“婴儿国家”。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落后、无知、麻木是当地人民持续多年的情况,他们就好像是一个拿着金砖的婴儿,只能被人一点点地强取豪夺,而自己除了痛苦之外却什么都没有意识到。

这种情况还是直到二战结束之后,非洲大陆上诸多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之际才终于得到了改变。

20世纪60年代,作为南非非法侵占的一个洲,在不断地剥削压迫下纳米比亚人民终于发出了第一声怒吼,一众百姓“上书”联合国,请求更名并获得独立。

更名一事好商量,不外乎是从西南非洲变成如今的纳米比亚,可独立一事却是难于登天,不光南非不答应,就连西方列强考虑到自身利益也在从中作梗。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纳米比亚独立一事足足拖延了二十多年,从六十年代首次提出一直到1990年时才终于正式独立。

得知此消息后,纳米比亚全体人民都沸腾了,他们告别了悲惨的过去,迎来了崭新的未来。

缺粮缺钱中国施以援手

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纳米比亚虽然独立了,但局势却依旧不容乐观,首先是国内在西方扶持下发起了内战,其次是制造业缺失、西方殖民者的撤资、外来资本的捣乱,让纳米比亚的经济瞬间崩溃,最后是粮食产业。

纳米比亚原先的粮食产业由于本土干旱严重、土地贫瘠、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其国民向来依靠的都是进口邻国或是海外的粮食,可要知道,进口粮食不单需要钱,更需要较好的国际关系,这两点独立后的纳米比亚都没有,故而温饱一时间成为了困扰纳米比亚的最关键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国民出现“饿殍遍野”的惨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纳米比亚便开始向国际上申请援助,不管是资金还是粮食他们都照收不误。听闻此需求,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后,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联合国方面亦是快速响应,在国际上呼吁各大发达国家予以帮助。

纳米比亚一共才有两百多万人口,需要的粮食也不多,这些钱在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看来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起初他们也的确有帮忙的意思,不过资本主义哪有慈善家?思来想去之下他们还是决定不能白帮忙,一定要从中谋取利益,而他们看上的正是纳米比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铀矿。

为此英美等国相继找到纳米比亚官方进行谈判,要求用铀矿的开采权换取粮食,且换取比例低的惊人,一小块市面上价值千金的铀矿石在他们这里居然只能置换几十公斤粮食,这等交易是不公平的也是苛刻的,因此最终纳方在权衡许久后直接拒绝了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

那么拒绝了粮食救济,纳米比亚该怎样解决饥饿问题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只能靠售卖国内的钻石矿、石油资源,再拿着钱高价进口粮食,这些粮食再加上其国内的渔业、畜牧业这才让纳米比亚人民勉强维持了下来。

当然,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与纳米比亚之间不同样是粮食交换铀矿吗?为何纳米比亚不同意和英美交易,却选择了中国呢?是中国的价码更高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纳米比亚之所以选择中国,与钱、粮食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信任与友谊。

提到中纳之间的友谊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大家知道中纳建交是在何时吗?没错正是在1990年3月22日,也就是纳米比亚独立的第二天,从这个时间节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中国对纳米比亚独立的支持与肯定,这份友谊是纳米比亚人民永远铭记的。

并且除此之外中国对纳米比亚的帮助也不在少数,例如多个钻井取水项目、水产养殖中心、青少年职业培训基地、儿童活动中心、议会大厦,甚至于纳米比亚的总统府都是中国以极低的价格帮助援建的,还有两国之间也签署过多个教育协议,中国委派了数百名优秀教师赶赴纳米比亚支教,纳米比亚也派出了不少留学生远赴中国学习。

两国之间的交往合作已经持续了二十余年,两国人民互信互利的情况在健康发展,可以说在纳米比亚国内,老百姓、政府官员最信任的国家就是中国,因此从很早以前其国内就有过将铀矿售卖给中国的声音。

然而声音归声音,纳米比亚想要实现将铀矿出口中国还是存在诸多困难的,首先,之前纳米比亚已经拒绝了英美等国的置换条件,现在若是将铀矿卖给中国,那必将受到西方国家的仇视乃至制裁,这样一来其国内仅剩不多的外来经济也会随之离去。

其次,此事纳米比亚不好先开口,因为虽然中国一直对他们不错,却也不能排除中国是带着目的前来帮助的,一旦先行提出,那价格会被打压不说,还有可能会连带着牺牲更多的产业。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关于铀矿,英美等国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限制出口的“规定”,一旦违约那后果就不是经济制裁那么简单了,严重的话,诸如伊拉克等国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当然了,这也就是中国始终没有主动提起此事的原因所在。

中国面临的困境

中国不是早就研制出两弹一星了吗?怎么还会在铀矿上存在困境呢?

这一点大家就有所不知了,因为除了发射距离外,核力量有着两个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数量二是质量,前者很好理解,核弹的数量越多保护、威慑力量就越大,至于质量也是如此,例如世界上第一次用于实战的核武器,也就是广岛长崎那两颗核弹的威力和之后的沙皇氢弹相比,威力就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自二战之后,几个拥核的国家也一直在威力上进行着反复的实验,实验就需要原料,而铀矿资源的多少就直接决定了实验的进展和成败。

对此五常的其他四个国家都没太大担忧,美国和英国早在二战时便对海内外的铀矿下了手,他们又是限定铀矿不得出口的主要国家,自然手中有着海量的铀矿资源,法国与英美关系要好,只要不是太过分一切都好商量,苏联国土面积大、资源众多,同样没被铀矿限制过手脚,这样算下来在拥核国家中,只有中国的处境堪忧。

中国不是没有铀矿,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们就在国内开启了铀矿储备的计划,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寻找铀矿的征程,起初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在科学家和诸多勘探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很快就在湖南、新疆等地相继找到了多座铀矿,可是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

首先,就在寻矿计划初见成效时,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发生了动荡,两国在边境的局势很不好,为了安全起见西北边境的勘探只得被迫中止。

其次,好不容易等到局势稳定了,诸多专家学者再度开始勘探之际,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这些新矿远没有预期的储量多,加在一起也仅仅能满足十余年的使用需求,一旦国际形势再生变故,这些储量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的国防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的核物理学家们焦急万分,眼看着西方的核武器研发进程日新月异,甚至已经有了从军用转向民用的势头,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涌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那就是进口铀矿。

但进口又岂是那么好进的?这不,行动还没开始便出现了困境,那就是我国不知该朝哪国进口铀矿。

当时世界已知的几大存在铀矿的国家分别是英国、美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纳米比亚、巴西这几个,先说苏联,我们无法从苏联进口铀矿的原因有三,第一,彼时苏联与中国的关系较为僵硬,不打起来就很不错了,就别提进口资源了;第二,铀矿作为战略性资源一般是不会出售给邻国的,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局势如何。

第三,当时苏联的铀矿资源也不算太富裕,只能说勉强足够自己使用,大量出口还是没这个实力的。

然后再说英美澳加这几个国家,他们本就和中国关系不佳,虽然七十年代初中美建交进入了蜜月期,可这也只是利益置换而已,中国从中发展经济,西方能够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大家的条件都已经讲好了,铀矿一事中国不好意思提,他们也断然不会答应。

苏联解体后更是如此,没有了利用价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自然再度将中国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随即便提出了“坚决不出口中国一毫克铀”的规定,而作为掌握着世界上超过百分之七十铀矿的国家,作为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质量最好铀矿石的国家,作为世界霸主,美国一句话其余诸国谁还敢和中国合作?

最后就是南非、纳米比亚这类的第三世界国家了,他们不是不想出口而是不敢,就像刚刚说的,一旦驳了美国的面子将铀矿出口到中国去,美国不敢动中国,难道还不敢动他们吗?

因此看了一圈后,中国也没能找到任何一个合适的贸易对象,无奈这才只得“抠抠搜搜”的用国内储量不多的铀矿石进行各种科研实验。

对于这种情况,国内百姓大部分是不知情的,我们只以为中国拥有不俗的核打击力量,却不知从很早开始,中国的核物理研究便被西方“卡脖子”卡得只能在纸面上进行实验,而“纸上谈兵”的下场也很明显,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科学家们便一直担心中国的核研究将陷入停滞。

那么既然如此,之后纳米比亚又为何愿意出让铀矿的开采权呢?

还是那句话,源自于友谊与信任。

2017年时,纳米比亚国内再度爆发了粮食危机,世人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大量的灾民涌现,无数穷苦百姓只能饿死在家,可即便情况已经如此危急了,西方各国却依旧选择冷眼旁观。

不过幸好就在这时中国出手了,我们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从国内紧急调出了4000吨大米空运送往纳米比亚(油钱比大米都贵),之后又接连拿出了许多生活物资送给了纳方。

这些粮食对于中国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可对于纳米比亚的人民来说却是救命的稻草,有了这批粮食作为缓冲,纳国局势瞬间缓和了不少,然而就在这时,针对中国援助一事纳米比亚国内却出现了两种声音,其一是对中国的感谢,其二却是质疑,质疑中国目的不纯,如此帮助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回报!

如此担忧实属正常,毕竟纳米比亚见惯了西方列强的嘴脸,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就在纳方官员前去感谢中方代表时,他们的话语中便带着一些防备,言外之意就是帮助我们可以要,但若是想用什么东西去交换,那就免谈!

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会议的数个小时里,中方代表竟然片字未提交换的事情,只是一门心思地关心纳方国内的情况,询问需不需要补充支援...

会议过后,纳方全体官员都沉默了,他们明白自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亦是对中国产生了浓浓的愧疚之情,于是乎就在第二年,经过商议后纳米比亚官方便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铀矿的开采权出让给中国以作补偿!

得知此消息后全世界都震惊了,包括中国在内没有人知道纳方为何会做此决定,还是直到中纳签订出让合同时大家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据纳方代表表示,他们之所以选择中国,一是为了答谢中国这些年来的无私帮助,二是出于对中国政府的信任,三是基于两国人民的友情,正是在这些因素的考量下,他们这才会不顾英美的禁止出口要求,将质优价廉的铀矿卖给中国。

当然,纳方还有最后一个因素没有明说,那就是中国的强大!过去他们不敢和中国交易,是畏惧西方列强的打压、干涉,可现在却不同了,中国的经济体量达到世界第二,军事力量、国际影响力亦是丝毫不弱,在这种情况下,纳米比亚方面有信心在得罪西方的情况下,得到中国的保护,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若不然纵使他人有心帮助也是无能为力,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世界第三大铀矿,与我国交换4000吨大米,这是什么散财童子?
4000吨大米,换来世界第三大铀矿,纳米比亚回报中国滴水之恩
中国用4000吨大米换来巨大宝藏,美欧看后十分眼红
2017年,我国援助纳米比亚4000吨大米,意外收获世界第三大铀矿!
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铀矿,有望摆脱对外依存度70%的现状!
力拓“扩铁淘铀”全球密集抢夺资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