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案通用过程模式的实践解读与注意事项
个案通用过程模式是开展个案服务的工作程序,明确了个案工作各个阶段的介入流程,具体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与结案六个步骤,为一线社工提供一般性的个案工作指引与参考。

对于个案通用过程模式在实践中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通用过程模式不在于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六个步骤的工作顺序并非一成不变,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也不是截然分开,而是需要社工在个案服务中评估服务对象的实际状态与工作进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服务。

二是个案工作进程的推进与介入是建立在“专业”“工作”的关系基础上,需要社工秉持接纳、尊重、不批判等专业价值观原则,否则个案工作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共情,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和改善,甚至给服务对象造成伤害。

结合个案工作实际,笔者将个案通用过程模式的实践操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01、接案与预估:梳理问题脉络, 精准识别需求

在接案与预估阶段,社工需要精准定位求助者需求,甄别是否属于社工服务范畴,而后判断是否正式接案。

有时候求助者的诉求具有表面性和掩饰性,未必是真实、根源性的需求,若社工草率接案后发现无法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会给服务对象带来二次伤害。这一情形下, 社工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优先进入预估阶段,待需求明确后正式开启个案。

在预估阶段,社工收集相关信息可重点以“谁求助”“谁有需求” “谁有动力”三个问题为线索, 进一步厘清个案直接对象、服务需求与服务切入点。如遇到无法介入或服务范畴以外的求助,可提供外部资源或转介服务。

02、计划与介入:制订服务策略,达成服务协议

确认开启个案后,社工要与服务对象确认重点解决的问题与次序, 针对需求进行目标转换,以个案工作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服务对象支持体系制订服务策略。以“出现自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例,可通过以下框架进行服务策略的思考和探索:需求为生命安全获得保障的需求。目标为降低服务对象的自杀意愿,不再出现自杀行为。服务策略为联动精神卫生“五位一体”综合管理机制,加强监护;进一步就医复诊,使服务对象获得稳定的治疗;与服务对象或其监护人形成危机行为下紧急求助与联动机制。

待服务策略形成、与对方达成共识后,为保持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力,使其明白个案工作是双方共同付出、合作的工作关系,社工须向服务对象阐明工作的基本设置,讨论形成工作协议,协议内容可包括工作的内容、频率、时长、双方权利义务与社工职业伦理守则等。后续的服务介入要根据服务计划按部就班实施,社工须遵守案主自决的原则,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践行助人自助。

需要注意的是,社工要重点说明保密原则与保密例外的情况。因为对许多人来说,向他人求助是有顾虑且难为情的事情,社工强调保密原则是向服务对象提供了安心和保证,而在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打破保密原则时,保密例外说明也能够保障尽可能维持信任关系。

03、评估与结案:处理分离焦虑, 赋予独立信心

当目标达成或服务对象希望结案时,个案进程可进入结案阶段。如出现新问题导致社工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社工或服务对象因不可抗力原因离开等,社工须进行转介工作。

结案前,社工可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社工自身的准备。社工须提前处理自己的分离情绪,做好“充分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面对后续生活”的心理准备。

二是帮助服务对象做准备。结案阶段,服务对象可能出现依恋、退行的行为模式。社工可提前与其商量结案进程,逐渐降低工作频率; 回顾服务对象成长历程,强化正向积极的改变;讨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应对方案,说明后续服务对象有需求时可以再次求助,但充分表达对服务对象的信心。

个案结束后,社工可对个案服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从目标达成情况、社工自评、服务对象反馈以及第三方评估反馈等维度展开评估。
作者:张媚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福社会工作督导与评测发展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7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从细节处挖掘个案
个案管理服务探索(上)
浅谈军休服务管理工作中社会工作的引入
【益分享】何谓社工?一个一线社工的思维导图
朱静君:关于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评估
国际视野|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标准(NASW)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