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部门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以下简称《实施手册》),明确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要点、适儿化改造指引、校外活动场所和游憩设施建设指引,并提供相关典型案例,指导各地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实施手册》要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构建城市/区(县)、街区(街镇)、社区不同层级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城市/区(县)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体系。统筹配置、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定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评估,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等体系。街区(街镇)层面与10—15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街道管理服务范围,重点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慢行系统和学径网络等,构建儿童友好街区空间。社区层面与5—10分钟步行出行范围相衔接,对接城市社区管理服务范围,优先配置满足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日常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活动场地和步行路径,满足儿童日常基本生活和成长发展需要。

在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方面,《实施手册》明确在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儿童福利设施,应有效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障儿童和流浪儿童的生存、发展和安全权益,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安全卫生、方便管理的原则,推进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与适儿化改造。儿童福利院应配置生活养育、日常防疫、疾病治疗、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功能性用房及辅助用房,并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满足孤残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工作等服务需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配备生活照料、日常防疫、疾病治疗、心理辅导等功能性用房和辅助用房,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满足临时监护儿童的生活服务需求。儿童福利设施各种用房的装饰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保证儿童使用安全。儿童福利设施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残障儿童出行。

具体内容详见《实施手册》全文→点击下方图片👇可以放大查看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部门联合发文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口袋公园建设技术要点
广州、深圳、上海,三个样板城市的城市更新制度大比较
通过!襄阳即将正式实施!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印发!
物业公司新项目操作手册(案例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