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营造一个安全养老的环境

2014-06-20


  ——老城三社区有了老人联系卡、居家养老中心和“银龄’之家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银发族的养老难题开始摆在社会面前。去年9月25日,金华发现3名独居老人在家中身亡,一幕幕悲剧的发生,更用残酷的实情警醒着社会对养老问题的缺失。人老了,到底应该如何安全养老?作为社区和家庭,又该怎样妥善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日前,记者来到了明月楼社区、青春路社区和杨思岭社区,看他们对养老工作有何建议。


  明月楼社区:只要老人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我们

  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居委会地处市中心老城区,现有住户14000多人,其中老人3600余人。


  相比其他社区而言,明月楼社区因囊括机关大院、水利局等多个单位,老年群体也有其特有的特点。“在我们社区,居民以党员干部、教师居多,素质普遍较高,而60岁以上的老人,也大多为退休干部和企退人员。”蓝金玉是明月楼社区的党委书记,这几年,如何服务老人在社区快乐养老成了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聊起社区的养老工作,蓝金玉心中自有万般感慨。她介绍,虽然明月楼社区深处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但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腹地,养老,显然不是一个容易的话题,“一方面城市中心车流、人流都比较大,老人出行比较危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适合的场地,居家养老也在社区无法开展。”


  作为知识分子型的老人群体,他们有稳定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理解子女的工作,又不愿给孩子添麻烦,早在几年前,老人们便向蓝金玉提出居家养老的概念:“居家养老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二是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但服务一般是针对‘三无’老人。”


  显然,这两点要求明月楼社区都不能满足。“专业的服务人员就很难找,日间服务中心的场地更是千金难求。”最后,社区只能建了两个助老服务站。


  既然居家养老不现实,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安置老人的晚年生活?考虑到社区老人文化素质高,热爱文体活动,十几支文艺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成立了。每逢国庆、元宵、邻居节等节日和纪念日,在社区的4个老年活动室内,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排练着各自的节目。老人脸上的笑容,也让蓝金玉心满意足,“老年人平时没什么消遣,最怕寂寞,所以多搞搞活动很有好处,有了活动大家才能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人会显得比较精神,身体也会更好。”


  蓝金玉说,自开展“邻里守望”活动以来,通过走访落户,更多的左亲右邻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他们打破隔阂,走进身边独居老人的生活,给予他们关爱,也营造了一个温暖的社区环境。


  除了这些,依托市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卫生院的便利,社区还经常组织免费上门的健康体检活动,蓝金玉说:“今年,社区做了新的联系卡,每张卡上都清楚地写明社区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只要老人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我们。”



  杨思岭社区:创建‘银龄’之家,做到老有所依


  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现有常住人口9280人,60岁以上老年居民2864人。


  与明月楼社区、青春路社区相比,杨思岭社区的老年群体中除了1500多名企退人员之外,大部分为环城村民,老龄人群体比较复杂。由于特殊的群体限制,社区的养老大部分还是以家庭成员为主,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会请保姆住家照顾老人,而经济贫困的低保户,社区则会积极帮助其办理政府享受的低保待遇,并鼓励社区楼道长与其结对。


  聊起社区的养老工作,党委书记邵胜红感叹,路途艰难却时有进步,“2010年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2012年创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3年社区又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银龄’之家的创建工作。”


  邵胜红介绍,“银龄”之家主要设置了六项功能,如法律援助、文化娱乐、健身运动、心里咨询、读书阅览和家政服务,活动阵地每天免费向老年人开放。


  社区还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在日常的工作中走门串户摸清社区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建立老人基本情况档案,与有关的家政服务中心合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送去既专业又廉价的家政服务。此外,社区还为去世的孤寡老人提供临终关怀和善后服务,让他们安祥地度过余生。


  针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社区还开展了各种志愿服务,目前有医务志愿队、党员志愿队、青少年志愿队、巾帼志愿队、银发志愿队等10多支队伍,为方便老年人居家养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青春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在全面升级


  城东街道青春路社区现有人口12077人,其中老人就占了2400人左右。


  走进青春路社区,庭院式的绿化环境让人倍感舒适。据了解,目前青春路社区共有绿化面积近2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5%以上,素有绿色社区之称,有人就曾这样称赞社区环境:“未进社区先入画,半是绿色半是花。”


  而与社区环境同样美好的,还有生活在这里的老人。


  “自2010年开始,社区就开始探索居家养老的模式,去年10月,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正式启用了。”胡军艳是青春路社区的党委副书记,拥有多年的养老工作经验。她介绍,青春路社区聚集着中级法院、金东法院、工商局、妇保院、血站等单位的单位宿舍。其老年群体的构成也多为这些单位的企退人员。他们文化程度高,素质高,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经常有老人跑过来提意见,想要社区提供一个可以一起活动、吃饭的地方。后来,我们就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设立在青春小学旁边,共三层,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休息室等功能室,面积400多平方米。中心为独居老人、残障老人及需要特殊照顾和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文体娱乐、学习健身、家政保洁、日托等养老服务,日托床位20张。可供34名老年人同时就餐,每天免费提供中、晚两餐,每餐一荤二素一汤。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年均开放325天。


  解决了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胡军艳又开始琢磨着怎样帮助社区里的困难群众,特别是困难老人。借着群众路线教育的契机,每周三,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摸排、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


  在多次走访后,胡军艳发现,有些老人特别好面子,就算家里一贫如洗,生活窘困也拉不下面子请求别人的帮助。“每当这时,我就会自己暗暗观察,谁家电风扇坏了,谁家没有电饭煲,都记在心里,事后再帮助他们联系共建单位,缺什么给他们买什么。”胡军艳说的,正是社区最近如火如荼组织的“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的活动。据了解,通过支部认领的方式,已经有不少共建单位加入了“微心愿”认领的队伍,通过此次活动,也让社区的老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胡军艳说,目前,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在进行全面升级,“经过了几个月的运营,发现跑步机等健身器械不太适合老人,我准备换成足部按摩仪、理疗床等更先进的设备,同时增加视听室、艺苑室等给老人活动的功能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据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进入最后的改造阶段,再过一个多月,就可重新投入使用。

(来源: 婺城新闻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区养老服务
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思考
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走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之居家社区养老项目(1)
居家养老模式与服务内容
宜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