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患者请避开这些养生误区!

高血压这个名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人视高血压为洪水猛兽,因为它随时随地会引起死亡;也有人对高血压不以为然,认为血压高就吃点降压药好了。

其实,许多人对于高血压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偶然的血压升高不一定是高血压的表现

有的人偶然测到一次或几次血压超标,就把高血压的帽子戴上,迫不及待服用降压药,殊不知血压受温度、环境、心态、时间段影响,正常人也会出现波动,波动常在清晨及傍晚,也有几秒钟、几分钟内呈现一时性血压偏高。确诊高血压需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不同温度环境下反复多次测量血压,并需经医务工作者认可后方始试用降压药。

频繁换药也是误区

服用降压药后发现效果不理想,急于换药或增加品种,这也是不明智的。因为有些降压药起效有一个过程,需要7-10天的药物浓度稳定适应期,一旦服用某种药物产生了降压效果,就说明该药物正适合调整某个引起血压升高的环节,不要轻易变更;也有人一经服药,血压很快降下来,几天不吃药血压也不太高,于是就骤然减量或停药,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些降压药代谢时间较长,一旦药物浓度起不了作用,血压会反跳。

新药、贵药不一定是好药

降血压药选择新药、贵药,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因素很多,各种降压药作用也不一样,靶向性很强,有作用于神经中枢部位的,也有作用于肾上腺髓质的。如降压药特拉唑嗪,它既不是新药也不是贵药,是一种α1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外周血管平滑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替代不了。特拉唑嗪价格低廉,可效果显著,对老年性高血压中受气温影响明显者最为适宜。

高血压患者

该如何做好日常养生?

无论是高血压病,还是高血压症,都是养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重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血压异常并非生理变化,而是病理现象。随着年龄增大,动脉血管弹性会减低,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缩小,大动脉扩张硬化,收缩压升高,舒张压相反会降低,用药常常会把握不准。

血管硬化通常会在爬山、爬楼梯时出现胸痛,也有因腿部血管管腔狭窄出现的间歇性跛行。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即突然有几秒眩晕,眼前一黑,意识不清,过一会又缓解了,则有可能是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导致的脑缺血表现。

确定血压高后,应当做一次全面体检,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拍胸片、查眼底、查肝肾功能、测血糖、测血脂、测血钾、测同型半胱氨酸、测血管紧张素和儿茶酚胺等,有助于用药的选择和养生的方案。如肾功能不好,则利尿降压要慎用;血管紧张素正常,则沙坦类、普利类降压药不一定奏效;儿茶酚胺升高,就应选用α受体阻滞剂等等。

造成高血压因素很多,血压波动性很强,个体差异相当大,没有病情病程相同的高血压病人,可以说一人一案。如有一部分人对温度变化反应强烈,气温低于12摄氏度,高血压发病率便大幅度上升,这是由于交感神经纤维的“冷敏”感受器兴奋,促使肢体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上升。

高血压的人应戒烟限酒、补钾补钙、限制钠盐、减轻体重、以素食为主,加强体育锻炼,并选择有氧运动,这些非药物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血管和重要脏器的并发症。

本文作者系会员主治中医师【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用药误区知多少?哪些才是降压好药?
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应注意什么?
高血压治疗效果不理想?看看你是否存在这5个误区
夏季血压回归正常,药就不必吃了?合理降压,需走出降压误区
【高血压的患者了解一下】
高血压患者如何用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