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加坡失智友好社区的街区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节选自唐大雾,李佳婧《新加坡失智友好社区设计策略研究》,部分图片有删减,文章发表于《建筑学报》2018年增刊1

失智友好社区是失智者能自主生活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他们有权主导和改善自己想要的生活,社区内每个居民、组织和机构都有部分责任确保失智者感到舒适、平等、被理解和能对社区有所贡献。欧美、日本和新加坡等老龄化比例较高的国家对失智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积极推广失智友好社区建设,较大的提高了失智老人生活质量,并大幅减少了失智长者照顾护理的家庭成本和社会成本。

作者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以新加坡失智友好社区的老人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环境资源与失智老人行为关系和环境资源要素的特点,探讨失智友好社区城市更新设计策略。本文节选了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介绍了失智友好社区街区层面的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01

街区认知友好性

为帮助失智老人更好地认知环境、辅助其空间定向,社区步道系统应简单、清晰,并连接日照中心、超市、公园、宗教场所等老人常用的环境要素,尽可能减少叉路口(图1)

图1 通过连廊连接老人常去的公建,形成社区总体“地图”

社区内街道空间最好能够设置端景(图2、图3),引导老人借助标志物、标志建筑识别所处位置、目标地点,从而减少老人的焦虑与无目的徘徊。

 图2 社区空间应简洁、舒适、易理解

图3  居住环境有较强的方向引导性,帮助老人辨别方向

为使失智老人能有效理解并辨别方向和确定自身位置,社区内需有简单清晰、颜色分明的标志性建筑或标识系统(图4)

图4 通过壁画等形式设立“地标”,帮助老人记忆位置和辨别方向

为便于认知老人定位和防止交通事故,在岔路或道路交叉口设置醒目标识避免过于复杂的标识

社区环境中可保留一定数量老人熟悉的或易理解的历史建筑,使失智老人能够借由以往记忆对居住环境保持归属感与熟悉感,并有助于引发老人的回忆,有助于保持认知能力,例如某社区中央保留了一座小庙(图5)。

图5 在社区中的小庙,用传统外观形式,便于识别

02

街区安全性

① 为保证失智老人的步行安全,人行道、自行车道宜有明显界限划分,不采用合并设计。   

为防止失智老人摔倒,步行道保证平坦、保证足够的宽度,并注意避免堆放自行车、摩托、外摆广告等障碍物。

图6 街区的道路有明显界限划分,步行道平坦宽敞

人行道路铺面选用透水、防滑、无反光的材料道路边界有较明显边界以防老人滑倒或无意中走出人行道。

为防止失智老人产生视觉错觉,避免采用黑白对比高的铺地,或其他繁复花纹及复杂图腾等的铺地,以免老人产生“地面有高差”的错觉。

道路转弯及路口保证良好的视距三角形或视线通透,增加老人行走安全感。

 小区道路保证均匀、充足的照明,避免老人夜间行动时绊倒或发生危险。

 宽度较大的街道可通过设延时红绿灯等方式,保证老人在正常步速下安全过马路。(图7)

图7 设置延时红绿灯保证老人安全过马路

03

街区可达性、社区支持性

① 社区广场、绿地、设施等保证失智老人使用的可见性易达性

为了延缓老人认知能力的衰退,在社区提供认知友好商店的服务,可让失智老人自主购物,并为商店的从业人员提供相关培训。

倡导社区居民了解并接纳认知症,开展科普教育和相关培训

失智老人和家属如有特殊需求,应有可靠途径得到帮助解决,尽可能达成认知老人在地化原居养老

04

街区舒适性

① 小区环境中设置足够的座椅可让失智老人休息,座椅宜背靠无交通的绿化或建筑(图2),以防突发状况引起失智老人的激越行为。

社区整体环境简单、整洁和舒适(图2、图3),避免杂乱的界面设计、过于繁复的绿化和街道家具。

充分重视失智老人步行道路的舒适性(图1)和可识别性,并在老人常去的地点提供有树荫或遮阳的空间,提升步行体验,使失智老人乐于散步和户外活动。

想更加了解我们,请回复“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加坡失智友好社区的社区公建环境与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博物馆讲故事与社区精神建构——以新加坡牛车水原貌馆为例
国内几乎所有的“未来社区”,都有这两个问题
小区变街区,考验城市管理能力
新加坡新潮流网红打卡地!GRiD 商业改造
亚洲最先进的豪宅,一间62㎡起步899万元,顶层没有几亿拿不下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