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的语言或行为总是无效的?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名为《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户人家的菜园躺着一块大石头。到菜园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踢到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

儿子问:'爸爸,为什么不把那讨厌的石头挖走?'


爸爸回答:'那块石头从你爷爷时代一直放到现在,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十几年,大石头留到了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儿子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她本想可能要挖一天吧,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了起来。看看大小,石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家人都被它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因为一个“石头太大,无法移动”的局限性信念,几代人都忍受着这样的不便。

如果你坚信的东西是有局限的,那么坚信的东西就会影响到你的语言表达和行为。

好多时候我们的语言、行为无效,不是语言行为本身的问题,而是指导语言和行为背后的那个坚信有了一些局限。

如果把人们的语言和行为比作电脑的显示器,那么大脑则是决定“显示器”的主机,而信念则是这台“主机”里的运行系统。

要让行为和语言有效,首先要找到那些局限性的信念,而后将其打破。

古希腊设立一英里赛跑项目以来,近2000年的时间始终没有人能在4分钟内跑完。于是所有运动专家用各种理论证明出:1英里4分钟是人类的极限。

当时的人们一直相信这个极限。

直到20世纪中期,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发誓要成为第一个突破4分钟极限的人。

他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独自训练,并把成绩提高到4分03秒6,然后发现成绩很难再提高了。但他仍旧采用科学的方法刻苦训练,在1954年5月6日,他跑出了3分59秒4的成绩,突破了四分钟。

六周之后,美国另一个人跑出了3分57秒。第二年,跑进4分钟的共有37人,又过了一年突破的人数超过300人……

人一旦突破了固有的局限,建立起卓越的信念,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便会随之大大提高。

你所坚信的信念决定着你与外界的互动方式乃至你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卓越的信念可以让你更有效地达成成功与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中的顽石
菜地里的石头
首先改变你的心态
愿你我都能撬动心中的顽石
[好文推荐] 成长中必须知道的10个故事
创业者必看的小故事(9-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