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周2次3分钟运动,有助降血糖减少有关

60岁以后糖尿病患激增,原因之一便是肌肉量随着年龄、运动不足,影响了血糖值。

一般而言,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水平中起重要作用。但运动后一小时内,就算没有胰岛素,肌肉细胞也能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

除了多运动维持肌肉外,推荐7秒深蹲,一周只要做2次,每次3分钟,几周后就会看到血糖的变化。

“血糖值”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过量的葡萄糖滞留在血液之中,使血糖值飙高,即为高血糖。血液中缺乏葡萄糖,使血糖值降低,即为低血糖。无论是哪一种,对身体都有不良影响。

每个人在饭后,血糖值都会升高。因为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的饭、面包、面条等,会在胃肠中分解成葡萄糖,再进入血液当中。

运动后1小时内,肌肉也会吸收葡萄糖

如果是健康的人,累积的葡萄糖将会被内脏、肌肉、脑部、脂肪等细胞吸收,成为能量来源。饭后不久,血糖很快就会降为正常浓度,这是胰岛素发挥了作用。

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胰脏就会分泌胰岛素,帮助葡萄糖进入各个细胞。胰岛素就像葡萄糖进入各细胞入口的钥匙。如果胰岛素正常发挥功能,高血糖的状况就不会持续太久。

不过,若发生以下2种状况,胰岛素便无法正常运作。

一种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即胰脏无法分泌胰岛素,或分泌量减少。另一种是胰岛素阻抗,即胰岛素虽照常分泌,但这把钥匙无法打开细胞入口,葡萄糖便无法进入细胞。
胰脏无法分泌胰岛素的情况称为第一型糖尿病;而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以致于无法打开细胞入口的情况,称为第二型糖尿病。日本人口约有95%属于第二型糖尿病。

胰岛素功能恶化,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血糖值就不会下降。身体要利用葡萄糖,就不能没有胰岛素。

不过,运动后能量消耗情况调查告诉我们一个新的事实:即使没有胰岛素,肌肉细胞仍旧能够吸收葡萄糖。不过,只限于运动后1小时以内。在这段期间,即使没有胰岛素这把钥匙,细胞仍是门户开放的。

60岁后因肌肉减少,糖尿病患激增

超过60岁,糖尿病患急速增加的理由之一,就是年长者肌肉量的减少。因为肌肉会随年龄增加而衰退。(从食物中摄取的糖类,有8成是由肌肉消耗。)

肌肉量的颠峰时期是20~39岁,45岁后就会直线下降。在30~70岁的这40年间,大腿前侧的大肌肉会减少一半,后侧会少掉1/3。


后侧肌肉衰退较慢,是因为走路对后侧的刺激比较大。在平坦的道路上,每次都迈开大步、抬高腿走路的人比较少。

肌肉的衰退会影响血糖值,是因为容易随年龄退化的大肌肉,多数是快缩肌。快缩肌含有大量肌糖原,会消耗许多热量。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有6成以上是快缩肌,少了一半,糖类的消耗量也会大幅减少。

除了年龄增加以外,肌肉衰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运动。快缩肌的特征就是用进废退。即使是运动选手,只要卧床1周,大腿的肌肉转瞬间就会萎缩。曾经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的人,应该都有拆除石膏后,发现患部萎缩的经历。

7秒深蹲,一周两次,每次三分钟

慢慢蹲下后再直接起身站立,直到站起前,身体都不要再往下蹲。

步骤1. 保持站姿,双臂向前伸直,双脚距离比肩膀更宽


√ 膝盖可朝外,双脚大幅张开, 脚尖略朝外。

× 双臂向前伸直是为了保持平衡。如果双手在颈后交握,在锻炼的过程中使力,可能会引起颈部疼痛。

步骤2. 花5秒时间,慢慢向下蹲


√ 利用腰部稳定地牵引臀部下蹲,膝盖弯曲时不要超出脚尖。

√ 深蹲时不要憋气。下蹲时,开口数“1、2、3、4、5”。

× 下蹲时,脊背挺直不要弯曲。

× 膝盖与脚尖同样略朝外弯曲,不要朝内。

步骤3.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的位置,维持2秒后直接起身


√ 暂停时数“1、2”。读秒数出声音,就能帮助你自然地边呼吸边做动作。

√ 如照片所示,下蹲到与地面平行的高度最理想,不过也不用勉强,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就好。

× 回到步骤1的姿势时,不要使身体下压反弹再站起,以免膝盖受伤。
 
注:1天3组,1周2次。 下蹲到站起的动作,重覆10次为1组。做完1组后,休息30秒∼1分钟再继续做。

文章来源:FIFTYPLUS【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动是如何,帮助糖尿病人,降低血糖的?
抗阻运动绝对可以预防及阻止糖尿病进展!
如何用好运动这个“降糖良药”
运动是降血糖的“良方”,有4类运动,值得一试
作为糖尿病人,我为什么要运动?
如果血糖不容易控制,或许你应该考虑你的肌肉含量问题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