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吗

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健康杀手”!

2020年12月,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刊登了由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调查了2015~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98万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有10.3%的人是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整理摘编:时英平】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高危人群?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星2021年5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心血管王医生”上发文表示,我们目前评估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常用方法,可以根据以下6个项目,给自己的身体打个分。
1、你是否抽烟?
不抽烟者得0分;抽烟者得1分。 
2、你是否有糖尿病? 
没有糖尿病得0分;有糖尿病得1分。 
3、你是否有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低于5.2得0分;胆固醇高于5.2得1分。 
4、你是否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24,得0分;24-27.9,得1分;>28,得2分。 
5、你的年龄是? 
39岁以下得0分;40-44岁,1分;45-49岁,2分;50-54岁,3分;55-59岁,4分;60-64岁,5分;65-69岁,6分;70-74岁,7分;75-79岁,8分。 
6、你的血压是? 
收缩压(高压)<120,得-2分;收缩压(高压)129-130,得0分;收缩压(高压)130-139,得1分;收缩压(高压)140-159,得2分;收缩压(高压)160-179,女性得3分,男性得5分;收缩压(高压)180以上女性得4分,男性得8分。
根据上述6项,分别打分后,把总分计算出来,然后根据下表对照,左侧为你自己的得分,右侧是未来10年你心血管疾病的绝对危险百分比。

01. 男性对照表:

男性得分后绝对危险

02. 女性对照表:

女性得分后绝对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绝对危险,我们还需要了解平均危险,和最低危险。

男性平均危险和最低危险

女性平均危险和最低危险

所谓平均危险,也就是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有人的平均发病几率;比如:35-39岁,是1%;40-44岁,是1.4%;45-49岁,是1.9%;50-54岁,是2.6%;55-59,是3.6%。 
最低危险则是同年龄人中,收缩压<120mmHg,BMI<24kg/m2,血清总固醇<140mg/dL,不吸烟,无糖尿病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也就是这个人什么高危因素都没有,没有三高,不胖,不抽烟,最低得病概率是多少,35-39岁,是0.3%;40-44岁,是0.4%;45-49岁,是0.5%;50-54岁,是0.7%,55-59岁,是1%。 
心血管病防治指南,一般认为如果未来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超过10%,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在5%~10%可视为中危人群;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小于5%为低危人群。 

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两个关键点

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也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强调,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发展和临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石。 

1、限制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2018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减少食盐摄入是最廉价和简单的降压方。杨月欣教授,“每人每天如果能减少6克盐,对我国而言,每年可以避免约36万人因脑卒中和冠心病而死亡,可以减少150亿元以上的直接医疗成本,而人群平均收缩压每下降2mmHg,舒张压每下降1mmHg,高血压的患病率就可以下降3%。”如此推算,全国高血压的患者数量可减少3千万人。 

2、增加运动 

我国国民运动量太少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指出,20岁及以上人群经常锻炼率为 14.7%,30~39岁人群只有12.4%。 
2016年,《英国体育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在保护心血管方面,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挥拍类运动名列第一,其次是游泳,第三为有氧运动。研究发现,挥拍类运动、游泳和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降低56%、41%和36%。 

3、尽早戒烟 

2018年4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医生张欢在其医院官网发表文章《知道吗?吸烟是在血管壁上划刀!》中介绍,如果把吸烟比做一把刻刀的话,烟草中的尼古丁(也称烟碱)和一氧化碳那就是刻刀上的刀峰。它一直在全身的血管内皮上划来划去,使血管内皮出现裂隙,这样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血脂、血糖、尿酸及尿素等成分才有机会进入血管内膜下,造成全身血管老化、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狭窄,甚至出现血栓。进而在人体内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卒中,心梗,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等。

二、控制危险因素 

除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外,控制微信因素也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关键。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50%的心血管病发病和20%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 
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我国成年人血压值的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 mmHg。

建议

1、低钠高钾饮食,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6g。
2、积极锻炼,控制体重。
3、不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
4、减轻压力、保证睡眠。
5、定期测量血压。

2、控制血脂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总胆固醇合适范围为<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3.4mmol/L,甘油三酯为<1.7mmol/L。
建议
1、控制体重,多食用果蔬和全麦食物等。
2、少吃红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
3、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g。
4、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3、控制血糖 

糖尿病不仅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因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其病变弥漫复杂、预后差,遂近期国内外指南均将糖尿病患者列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正常血糖值为:空腹血糖<6.1mmol/L,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建议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和全麦食物。
2、适量减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3、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十年内,你发生心血管病的概率是多少?如何自我评估?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要点解读
你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吗?赶紧给自己打个分
你可能身临“险”境,而不自知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强调了什么?
加拿大更新基层心血管防治指南:高危人群收缩压目标值<120 mmH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