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春晚遇到元宇宙:穿越时空感受三星堆文化

资料来源:互联网

作者:Levin

导读

举办了40届的春晚,已经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印记,虽然大家对于节目内容褒贬不一,但是每一年的春晚都会紧跟当下的黑科技,今年的春晚也不例外。

说起春晚,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可以直接用手机竖屏观看直播,可以将横屏和竖屏统一切换,首次实现了春晚的横竖屏跨屏直播。这种竖屏观看的体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中心人物变得更加突出,视线和注意力更能集中在关键位置。

除此之外,在春晚开始的前几天,官方还透露了今年使用的多项黑科技,既有大家熟知的5G、4K和8K、人工智能等技术,也有XR、全息扫描、裸眼3D等虚拟视觉相关技术,为观众带来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单独听到这些熟悉的技术词汇时,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但聚集在一起,不免让人产生联想:未来的春晚也要进军元宇宙?

最容易让人产生这种联想的,莫过于春晚的《金面》节目。

《金面》背后的黑科技


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节目《金面》就利用了XR(混合现实)技术,把两位演员放到了特定的虚拟空间中,进行了精彩表演。相比于VR,AR等技术,XR则是将真实与虚拟混合在一起,让观众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最终的效果。


在去年的春晚舞台上,刘德华就在远程利用XR技术和两位演员同台,在江苏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周深也借助了XR技术和邓丽君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合唱。

除了XR之外,《金面》还首次采用了AI多模态动捕系统,使数字模型与演员能同步、高效、精准地完成动作表演,打造虚实交互的舞台神奇视觉效果。

在早期,深度学习算法大多使用单模态数据源来进行模型的训练,如声音和视觉等,而现在流行的多模态交互则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姿态等多个通道的信息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多模态人工智能是计算机视觉和交互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最终融合,能够为计算机提供更接近于人类感知的场景。

首先,利用红外主动照明的智能相机构成的采集矩阵,高速抓拍采集舞蹈演员主要关节点运动信息,再通过AI算法实时计算人体骨骼的运动参数信息,将其动作迁移给模型。同时,AI多模态动捕系统通过AI算法对演员的运动轨迹和形体进行采集和计算分析,然后采用网络实时广播分发模式将舞蹈演员动作迁移给数字模型,就可以让数字模型能够配合演员精准地同步完成动作表演,实现无缝互动。


在本次春晚的表演当中,实拍演员和动捕演员都是无实物表演,要形成互动必须要能精确跟踪到舞蹈演员的三维位置并统一到最终舞台空间。

负责《金面》节目的凌云光重明视效工作室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AI多模态动捕系统中的AIMotion,即多人无标记点智能动作捕捉系统,来捕捉真实女演员。不需要演员穿任何特殊的动捕服装,完全基于自然视频图像,演员的动作表演也不受任何限制,通过AI算法对真人演员的运动轨迹和形体进行采集,计算出演员形体影像的三维坐标,可以让数字模型与演员同步、精准地完成动作表演,这样就实现了无缝融合,形成观众最后看到的效果。

当然除了节目本身采用的黑科技,想要让在千里之外的观众通过屏幕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也需要和其他的技术进行结合。

现场体验穹顶巨幕,电视前体验8K超清


央视总台是8K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也是8K标准应用的实践者。

去年的央视春晚就已经首次实现了利用8K超高清进行电视频道直播,在画质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作为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电视标准,8K视频的分辨率大约是4K视频的4倍、1080P的16倍。除了分辨率之外,8K视频还要求增加为12bit(687亿色)和支持120fps的画面回放,以往在电视上难以显现的颜色和灰阶,现在都可轻松显示。

今年,央视还打出了“8K超高清频道+地标大屏”融合播出方式,哪怕你只是拿着手机站在户外大屏前,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同步收听到8K超高清大屏的电视伴音。而对于现场观众来说,通过演播厅内的130台4K摄像机采集视频流进行的实时处理制作,实现了“时空凝结”、“多维度变换”等精彩自由视角的视频。

除此之外,今年春晚在CCTV-8K频道进行的超高清直播,还采用了全IP化8K制作系统,并配备了在线包装、多通道录制服务器等核心设备,全要素制作春晚8K直播信号,为观众带来极致流畅、纤毫毕现的视听体验。


不仅如此,今年整个春晚的舞台也进行了升级。首次使用LED屏幕打造出了一个面积达4306平方米、720度环绕的巨幕穹顶空间,还首次采用了分区域多点扩声方式设计扩声系统,可精准调控各区域音箱的音量和延时。

相比于去年的春晚舞台环绕式的屏幕,甚至更早的方块屏幕,今年的舞台不再割裂,相当于从“曲面屏”变成了“环绕屏”,使得整个观众席和舞台融为一体,带来更震撼的视觉沉浸感。

春晚隐藏的黑科技


在今年的春晚中我们看到的三星堆文物的现场展示,利用的就是全息影像技术。而这种技术的首次使用是在2012年的春晚,王菲和陈奕迅唱《因为爱情》时的漫天花海,萨顶顶唱《万物生长》时的爱丽丝仙境式丛林,都是全息投影的结果。在2015年的春晚当中,李宇春也在演唱的过程中融入了全息投影技术,展现出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多个自己的分身同台表演的景象。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只需裸眼不需要可穿戴设备即可看到惊艳的视觉效果。

除了全息投影,在2016年湖南卫视的小年夜春晚中,还使用了VR技术将虚拟形象洛天依请上舞台,与杨钰莹合唱了《花儿纳吉》。2017年的央视春晚采用的VR直播,让观众戴上VR设备就能体验到身临其境之感。

除了这些软件实现的视觉效果之外,春晚也曾经通过使用智能硬件展现出非凡的视觉表现力。

在2017年春晚的舞蹈节目《清风》之中,台上共有 160 多名舞者一起翩翩起舞,每位舞者的手中都带有手套并握有一个水晶球,挥动水晶球而产生光影的变化,整体看去没有一丝的混乱,非常的整齐。

而舞者手上的手套就是一个智能手套,是由春晚导演和英特尔的工程师一起合作出来的产物,应用了当年的黑科技Curie模块。


这是专为智能穿戴而生的一款产品,它包含一个 Quark 处理器、低功耗蓝牙发射器、运动传感器,同时带有计算功能。实际上它是一款高度集成的硬件模块,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穿戴之中。在Curie模块中事先写入了可以控制 LED 灯光的程序,之后将带有这个程序的 Curie 模块以及 LED 植入到手套之中,加上 Curie 模块带有手势识别功能,就可以感应到用户的动作,从而实现当舞者的手不断变换动作的同时,现场的舞台灯光效果也随之发生变化。

写在最后


如果细数的话,春晚用到的黑科技当然还不止这些,作为映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窗口,春晚深刻地展示了数十年来的创新改变。在节目制作技术、舞台视觉呈现、以及在多平台转播技术上的高速发展,也让我们感受到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参考资料:
1.《2022春晚都用了什么“黑科技”? 》,CG世界
2.《昨天央视春晚暗藏的黑科技!你知道几个?》,电脑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宇宙一个亿万级黄金赛道,微美全息底层技术载体支撑元宇宙发展
财富号正文
视频:全息宇宙
年度十大科技前沿趋势:让技术驱动未来
有人竟然为了两千多的眼镜倒贴10亿???
绝美!震撼!虎年春晚硬核科技,你都get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