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概念:构建认知的基本元素

评判一个人聪明与否,就看他脑子里是否有足够多的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以及是否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了清晰、准确、必要的连接。

这是李笑来说的。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生活的周遭都是由一个个概念组建而成的,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个螺丝,汽车是一个概念,知识也是一个概念,人也是一个概念。

这些概念代表的内容是什么,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些概念,你会如何说。假如你能清晰、准确的描述它们,那你应该就是聪明的。

概念是构建我们认知的基本元素,就像钢筋水泥和砖头构建了高楼大厦。

聪明人总是能把一个概念(比如生死)说的头头是道,把一个故事讲的栩栩如生,把一件事情描述的条理清晰。我羡慕这样的人,也深知自己的愚笨。这让我多少感觉到一些忧伤,但想到大多数人都是如我一般的普通人,我就不再孤单。😀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无数的概念,但同一个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并不一样,这是“理解”上的差距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决定一个人认知水平高低的原因。举例来说,对于“牛”这个概念,一般人只能看到它是一头牛,而对于“庖丁解牛”的庖丁来说,它就能看到牛的内部结构,知道牛的更多细节。

当一个人对每个概念的理解都比你更深入,知道更多细节的时候,并且能够将不同的概念通过某种方式连接,你自然就不如他聪明。

自觉

最近在看维姬·罗宾的《要钱还是要生活》,书中提到了“自觉”这个概念,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我太熟悉了”,

尤其是在家里来客的时候,小时候妈妈时常教育我要“自觉给客人搬椅子“,”要自觉给客人倒茶“,等等。

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自觉“这个概念都会被提起,只是它很少会引起我们的关注。

维姬·罗宾解释“自觉”的内涵是:

能知道、能感知到…

这本书是关于财务的,维姬·罗宾在书中意在提醒读者要对金钱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感知到金钱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能有正确的行动。

“自觉”是一种智慧,因此,我在此想要讨论的是它更广泛的含义。根据汉典对”自觉“的解释:

自觉

(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自觉”包含了两个动作,一个是知道,另一个是行动。意即知行合一。缺少了两个动作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算是达到了“自觉”。

对照我们的生活,“自觉”其实一件很难的事情。

吸烟的人知道对身体不好,但仍然要吸;负债的人知道要省钱,但还是控制不住消费的欲望;买股票的人也许对股票并不懂,但依然头脑发热的参与了…..

要么仅知道,要么仅行动,但就是很难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再付之于行动。

“自觉”是一种自我发现和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过程,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

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演变关系,所以我们才难以保持个人“自觉“,达到知行合一。也因此,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知行不一感到愧疚,这是”自觉“意识形成的必经之路。

但凡能意识到自己的知行不一,就说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是我们在向个人”自觉“的正确道路前进。坚持矛盾斗争,终有一天,我们会达到知行合一的“自觉”。

注意,这里的重点是,在达到”自觉“之前,首先要能够意识到的自己的”不自觉“。

在意识到任何的不对劲之前,纠正的行为就不会发生。

要养成“自觉”,首先要自知。对自己语言、行动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是否会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好的困扰,三思而行。

然后是要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为自己一时的快感而做出困扰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再是要经常反思,复盘自己的行为,只有意识到到自己的“不自觉”,才能让自己养成“自觉”。

理解

近期关注的另一个概念是“理解”。什么是理解?如何确定自己真的理解了某个内容?

我之前的学习方式倾向于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实则远远不够,这导致我的高中成绩很难再往上升一个台阶。

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困扰着我——学得快,忘得也快。

知识没有理解,就无法迁移和使用。当再要用的时候,就只能重新学习一遍。时间是有限的,假如长此以往的重复用工,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记住太多内容。更何况,人的大脑本身并不擅长记忆。

Naval Ravikant说:

'Don't remember, understand'。

要理解,而不是记忆。

如何做?

关于如何真正理解一个新概念?卢曼给出了四个步骤:知道——理解——使用——精通。

1、记住基础概念。

2、花时间去理解。

3、用自己话,理解多少写多少。

4、将新概念和已有的概念进行关联。

这和费曼学习法其实是一致的。

第一步,明确自己要学习的概念,并记住原文解释。

第二步,在自我认知水平上理解新概念,启发和感受新知。

第三步,根据启发和新知,结合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一遍甚至很多遍你对新概念的理解。这里,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是增进理解的过程。

第四步,当你能够用自己的话将一个新概念描述出来,意味着你基本上已经理解和掌握了这个新概念。重要的是,理解单一概念的作用很小,必须将新概念与脑子里已有的概念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概念网络,建立体系。

要完成真正的“理解”,必须完成这四个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有些步骤甚至需要重复多遍,即“温故而知新”,重复会带来新的启发和灵感,增加理解的程度。

对于一个新概念,当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能灵活使用,能关联已有概念,就说明已经真正理解了。

PIN

生活中有很多好东西,朴实但充满智慧的箴言,只是因为我们没能关注和真正去理解它们,使得我们错过了在更早的时候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机会。

当某一天我们终于明白了这些朴实的道理和智慧,也许已经在生活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长于思考,是我们避免踏坑的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x8=23?看了就知道了,深受启发!
“知行合一”论-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知行合一”与“原心定罪”思想逻辑的现代反思
还剩下7个人
毛主席,讲知行合一的语录9条
意识究竟是什么?两个理论带来启发,但都无法完全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