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空坐标系的建立:二十四节气与立杆测影和太阳黄经的关系 易学数理探源之36

作者按:24节气的确定方法,上文:破解太极图的真相 之一:对 “太极图是原始天文图” 的质疑与分析  已经说到,但限于篇幅未展开。今天把这个内容详细展开,单独成文。本文的数据列表,对普通人也许并无可读性,但对学易之人其实很重要,因为已经开始涉及到易学时空坐标系的建立。


古代和现代确立24节气的方法看似不同,但背后的原理却是一致。

我国古代24节气的确定,是由圭表测影来决定的。《周髀算经》和《后汉书律历志》等许多文献都有24节气的日影长数据,《周髀算经》就是通过测量日影的长度确定24节气的。很多证据表明24节气在战国之前已经形成,用立杆测影确定二十四节气,这是客观史实。现代24节气的确定,则是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度数)确定的。

这两者虽然确立24节气的方法不同,但背后的原理却是一样的。24节气日影长度的不同,恰恰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的,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相对于地球的关系,决定了日影长度。“太阳周年视运动”则是以地球为中心,观测太阳的视位置。这两种方法,本质都是地球绕太阳公转。

接下来我们先看几组天文数据,为了方便理解,最后我汇总成了一张图表,大家可以参照比对:
1、二十四节气时间与太阳黄经关系表

太阳黄经,天文学术语,理解黄经,先搞清什么是黄道。

地球绕天球的黄道一周约365天5时48分46秒,地球的公转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表现为太阳周年视运动,其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黄经,就是黄道上的度量坐标(经度)。

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2、《周髀算经》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所测日影数

夏至:晷长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冬至: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3、太阳黄经与立杆影长合并表

二十四节气表征的是物候和气候特征;黄经度数表征的是太阳的视位置;立杆的影长是太阳与地球相对位置的反映,三者都统摄于共同的时间。
我做了下面这个表,通过24节气的时间,使它左侧等价太阳黄经位置,使它右侧等价立杆影长。由此表达的是:太阳黄经位置﹤=﹥24节气交接时间﹤=﹥立杆影长  如果你能进一步思考,你将会看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的数据列表,对于普通读者可能没有可读性,但对于学易的人来讲,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从这个切入点,你可以打开一扇窗,看到你平时看不到的信息。此表已经开始涉及到了易学时空坐标系的建立。关键你看了图表,是否能悟出东西来?就像金融高手看各种数据报表,能有新的发现和认知来指导投资,你有没有类似的能力呢?
别人可以告诉你现成的知识、理论,互联网可以给你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但无法直接给你独特的认知方法和思想,这都需要你自己去深刻思考。当你能有方法论、甚至能产生思想了,你考虑问题的高度就与众不同了。人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一样的,所谓高人,就是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从认知层次上就已经跑赢了90%的人。如果能把看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再总结归纳,进而通过推理演绎,上升成模型,从信息中提炼出规律来,他能跑赢、超越99.9%的人。
笔者一直强调,真正的易学是一套关于天地时空的数理算法系统,有自己独特的时空坐标系。河图洛书八卦,不过是用中式符号表达的公式,这些公式是整个算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大家看到的《周易》再加上《易传》,所透露的那些数理模型,相对于整个易学体系来说,也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易学是一个庞大的、由数理逻辑构建的算法体系,绝不是大众认知层面的、用《周易》来算卦那么简单!卜筮之道和数理算法,既不是同一个等量级,也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你认真读读《系辞传》上的这段话: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易乃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但三式从其出,也与同源,而且诸家皆援易以为说,这里所说的“易”都是指的数理之易(即象数之易),并非卜筮之道,更不是对64卦考据、注释、解读的人文哲学的义理。义理派在历史上一直是易学的学术主流,这也恰恰是造成易学被误读的重要原因。因为所谓经学家、名家学者、当世大儒,搞不懂为什么“学在林泉” ,也不明白“礼失而求诸野”。当历代有文化话语权的主流学术精英,没有担负起对中华文脉的传承责任,易学走到今天的这个状态,可说是历史的必然。

而且根据《易传》的内容,很明显古人当时是确切地知道这套数理算法系统的,但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古人说数理算法的时候,总要连带着卜筮一起说呢?这个问题大家先思考,我以后会讲讲数理算法和卜筮之道的话题。(大成行者 2023.9.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道、十二次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太阳躔度
易经-上古篇-(二十四节气
无标题
二十四节气时间 二十四节气几点几分几秒交节是
二十四节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