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审题立意的方法

高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
审题立意的方法——巧妙设疑 写作技巧指导

学生写作的第一难关往往是读不懂作文题:不懂作文题(或材料)说什么,不知道从哪入手提炼观点。新课标试行以来,笔者不断摸索写作教学的新路子,试图解决学生的困惑,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常言道:“会想才会写。”怎样想?方法很多。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设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实践也证明:巧妙设疑,有助于审题立意。以下是四种操作性较强的设疑方式。
一、   由物及人,层层剥茧式
这种设疑方式是针对比喻式或寓言式作文命题而言的。这类作文题往往涉及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之类,命题者要求考生合理联想,进而引发深刻感悟。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将形象表述转化为抽象释理的能力。我们的第一种设疑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物的成长过程、物的生长习性等悟出深刻道理;由物之生存法则想到人生哲理等。如下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设疑:
1.就春蚕而言,作茧与破茧是什么关系?
2.就春蚕而言,破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破茧又意味着什么?
3.联系人事,“茧”指什么?破茧的条件是什么?可选取的立意角度或选材角度是什么?
分析:
1.就春蚕而言,作茧是它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段苦痛,也是它走向成熟的一段必由之路。作茧是为破茧创造条件;作茧不是春蚕的目的,而破茧化为蚕蛾才是春蚕的最后归宿和终极目的。
2.破茧前,春蚕要经历四次蜕皮,要忍饥挨饿不断吐丝,要经受自己经营的硬茧的束缚。可以说,破茧前是要经受心理与生理的历练与考验的。就这个意义而言,破茧的前提条件:甘于寂寞,承受煎熬,忍受痛苦。破茧意味着春蚕走向成熟,走向生命的辉煌。
3.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苦(物质上、精神上)(外在条件、自身条件),这是一种茧;为了理想,潜心研究,与孤独为伴,同寂寞为伍,这也是一种茧。破茧应指冲破束缚,走出困境;还指条件成熟、时机来临时,大胆尝试,大胆实践,锐意改革等。破茧的条件分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前者如坚忍、勇气、魄力、远见、实力等,后者如外物、机遇、时运等。

参考立意
1.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缚便郁郁终生,破茧而出或许就可以收获美丽人生。                
2.冲破自己做的茧惟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们自己,用我们的勇气、拼搏、自强、奋进冲破厚茧,翱翔天际。                                               
3.作茧即学习,破茧即创新。     
4.人生如春蚕,在自己作的茧中编织梦想,期待突破,在破茧而出的一刻,冲破束缚,迎接希望,拥抱未来。                                          
5.为了理想的实现,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磨砺自己的心志,激发自己的斗志;要学会在困境中养精蓄锐,在时机成熟时放开手脚,大干一番。    
二、由表及里,追本穷源式
这种设疑方式是针对涉及物象较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比较复杂的作文命题而言的。这类作文命题通常涉及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社会现象等内容。我们的第二种设疑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分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搞清主次关系,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出本质的东西,由原因能推知结果,更能由结果推知出原因来。如下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审题设疑:
1.绿萝枝蔫叶稀,就表象而言,它缺什么?
2.石子在绿萝恢复生机中起到什么作用?
3.促使绿萝枝繁叶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分析:
1.很显然,该材料告诉我们绿萝枝蔫叶稀不是因为缺少阳光和氧气,看材料后面的交待可知,绿萝缺依托物——石子。
2.有了石子,绿萝的根须就有了“依托” ,凭此,它们使劲往下扎,紧缠石子,于是根须健壮,于是枝繁叶茂,于是“眼前一片绿意”。可见,石子虽小,却起到了固根的作用。
3.石子出现前,绿萝的根须在水里漂来漂去;石子出现后,先前飘忽不定的根须有了“着落”,它们“知道”怎么使劲,往哪儿使劲了,于是它们不遗余力缠牢石子,进而根须强健,使绿萝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我们会联想到个人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国家的兴旺……,这些也需要“固根”,正如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所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参考立意
1.中国,我们将永远扎根在你的土地上
2.文化,你需要基石
3.根依土石,人依祖国
4.培养民族之根

三、巧借形象,求深求新式
这种设疑方式适用于所提供的材料涉及人物较多,而主要人物又有多面性的作文题型。我们可以借助材料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审题立意,还可以从一个人物的不同侧面入手审题立意。在领会作文材料主旨的前提下,言他人之所未言,力求角度新颖,观点深刻。如下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设疑:
 1.都察院长官王延相为什么给新御史们讲这个故事?
 2.轿夫由开始“小心”到后来“不再顾及新鞋”的变化反映了一种什么心理?我们从轿夫的身上会得到哪些启示?
 3.一御史说:“终生不敢忘。”他悟到了什么道理?

分析:
1.汉代以后,御史职责专管纠察、弹劾。在这个位置上要做到客观公正,实属不易。他们要面对自己的私心,如打击报复政敌,嫉妒强于自己的人,袒护自己的亲人、朋友等;他们要面对社会上通行的人情世故,如官官相护,互相包庇等;他们还要面对特定环境中的行贿受贿之风,如权钱交易、色权交易等。面对种种诱惑,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贪官的贪心不是一夜促成的。刚开始受贿也是战战兢兢,慢慢胆子大起来,不仅受贿,而且索贿。可见,都察院长官王延相讲这个故事意味深长。
2.轿夫的心理:鞋已经弄脏了,就无所谓了。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首先,鞋弄脏,可以清洗,并无大碍。如果注意保养,还可能延长鞋的寿命。如果就此不再顾及,那么这鞋可能穿洞、可能开线,最后成为废物。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不要破罐子破摔,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其次,轿夫开始能小心翼翼,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就不至于“踩进水里”。可见,凡事贵在善始善终。
再次,轿夫一味小心翼翼,怎么能很快走到城里?为官者过分关注细枝末节,怎可成大事?由此得出结论:大行不顾细谨。
 3.这些人是新任御史,他们深知王延相的弦外之音。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怎么做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国计民生等问题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鞋弄脏,可以清洗;灵魂肮脏,难以重塑。鞋烂了,可以再买;人生走错,恐难回头。轿夫的故事无疑在告诫他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立意参考:
(1)要防微杜渐
(2)做人做事必须小心翼翼,避免犯错。犯错之后必须及时悔改。如果不改,便会愈陷愈深,错上加错,让人不可自拔。
(3)不要破罐子破摔
(4)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5)贵在善始善终
(6)大行不顾细谨
(7)谨防走错第一步
(8) 行路怎可怕湿鞋
(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四、善假“提示”,瞄准“靶心”式
这种设疑方式是针对话题范围较广,又有相关提示语的作文命题而言的。“提示语”有时是温柔的陷阱,一不留神,深陷其中,大叹:“上当!”但不要忘记,“提示语”有时在提醒你:“往这里射箭!”我们的第三种设疑方式是在明辨“提示语”的真伪、对错、深浅等的前提下,善于利用有效信息,审题立意。如下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知易行难。道理好懂,事情难做。
有人说:知难行易。凡事道理懂了,何愁做不好呢?
请以“知与行”为话题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如果不看两句“有人说”这些“提示语” ,我们可以就“知与行”的关系设疑如下:
哪个更重要?孰先孰后?孰难孰易?二者如何统一?……   
就考试结果分析,大多数学生是围绕前两个问题提炼观点的,其实都在跑题之列。因为他们忽视了对两句“有人说”这些提示语的审视。认真分析,不难看出,这两句“有人说”提示我们:要围绕“难”、“易”谈“知与行”的关系,这才是靶心所在。

审题设疑
1.知易,还是行易?
2.知和行都易吗?
3.知难,还是行难?
4.知和行都难吗?

立意参考:
1.知易行难
2.知难行易
3.知亦难,行亦难
4.知不难,行亦不难 
总之,设疑要“巧” ,“巧”就在于面对作文题或作文材料,通过设疑发现“内在联系”(物与物的联系,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联系,物与事的联系、物事与人的联系等等),能挖掘出“内涵与本质”,能搜寻到“核心问题”等。一言以蔽之,层层设疑,步步为营,“靶心”便渐渐清晰。当然,“巧设疑助审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此法须科学地、有计划地、反复训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任何能力的锻炼总是越频越好。”
我们尊重原创,好的资料也值得我们推荐。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我们采用了部分微信公众号、QQ语文群及其他免费网络资源。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立删,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
这篇万字长文,把写作文的诀窍和盘托出
第一章 中考材料作文专题 (一)
《作文不会分类审题立意,手把手步步教——二》
小学作文 精准审题 巧妙立意
【热点】2022届最新热点作文审题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