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 | 立秋:露华清 天气爽 新为已觉凉生


△ 朗诵/ 敬一丹   配乐:蝉声蛙鸣/ 巫娜

秋 声 夺 人

节选自《四季小品》/ 朱伟

欧阳修有《秋声赋》,“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声在树间”,描写的是风中的萧杀之气。更早时间,庾信有'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句,这声还在树间——都是晚秋景象。


晚秋之时木叶摇落,我以为最美的是秋水——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晚秋的好处是'纤尘不动天如水,一色无痕月共霜'。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此时那水让天滤得净透,净透后那样成熟的恬淡,任何色彩都恬静地包容在他清潋的微笑之中。杜甫因此而有诗'秋水为神玉为骨'。


但如果将秋作为一个过程,秋的美丽其实不在这种清朗与逐渐的清静、清瘦与清寥,我不喜欢这过程中的秋风生哀、花落悲心。我喜欢夺人的秋声在早秋那种清高与清锐中的秋声浩荡。喜欢立秋前旷野里那种浩荡着的秋声夺人。


童年中郊外的夏夜是晴透得中间没有一丝阻隔,黑成那样纯厚的透,萤火虫在那样纯正的夜幕中真可谓'飞光千点'。在童年记忆中,我们捡冰糕棍,集在一起将它们编成笼子,抓来的纺织娘与金蛉子都挂在檐下,萤火虫则都在瓶子里。

纺织娘:一种鸣虫。雄性的前肢摩擦能发出声音,每到夏秋季的晚上,常在野外草丛中发出“沙沙”或“轧织、轧织”的声音,故名。

金蛉子:直翅目蟋蟀科的小鸣虫。夏季夜间活动为主,因其身体闪亮如金,鸣叫的声音清脆,犹如金属铃子的响声,故名。

躺在蚊帐里草席上,月光将窗外一堵粉墙映出坚硬的檐角的影子,萤火虫的光在瓶子里一暗一明地交错,纺织娘与金子则也会在笼子里委屈地鸣。它们知道在笼里唤不来它们伴侣的温馨,因此在月光下的鸣没有旷野里那种清媚,却带着一种清悲,这清悲给童年带来清籁。


气爽词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柳永(北宋)



露华清。天气爽、新为已觉凉生。朱户小窗,坐来低按秦筝。几多娇艳,都总是、白雪余声。那更、玉肌肤韵胜,体段轻盈。   照人双眼偏明,况周郎、自来多病多情。把酒为伊,再三著意须听。销魂无语,一任侧耳与心倾。是我不卿卿,更有谁可卿卿。


    ——赵长卿(北宋)



立秋民俗

立秋,秋季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禾谷成熟,是收获的季节。

从气候特点看,立秋时节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天气才会凉快下来。

“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牲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立秋养生

立秋后,天气变得凉爽怡人的同时也开始变得比较干燥,再加上不稳定的气温,给人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由于这个季节落叶纷飞,花木凋零,一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往往会产生一种凄凉、苦闷之感。要克服悲秋情绪,在精神调养上,应培养乐观豁达的胸襟,保持心情舒畅,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

立秋后,虽然没有了桑拿天带给人的黏热之感,但气温仍会很高,暑气一时难消,在这样的天气里,极易发生腹泻和感冒。立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立秋后,天气渐凉,昼渐长夜渐短,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夜间较为凉爽,要小心感冒。中老年人、慢性病者、抵抗力较差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夜间凉爽,晚上盖好被子,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不要开得太低,注意通风换气。

本文图片来自@中国书画诗词院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新闻





觉得不错请点赞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  编辑/李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敬一丹 | 立秋:露华清 天气爽 新为已觉凉生
秋声素琴绿窗纱
节气纷至·立秋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大暑食疗养生篇
处暑:日月换新秋 | 我们的节气
蝉与纺织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