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奇脉法:祖传九代老中医

我社曾出版过一本《肿瘤治验录》一书,作者梁秀清是一位祖传九代老中医。20世纪70年代末我与他相识,当时他住在山西侯马市侯马村一间普通的农村小屋里,与众不同的是,他看病时总是边号脉边画出患者全身五脏六腑简图,然后标出何处有病、何处疼痛、何处不适,乃至肿瘤的大小良恶部位,身上几处刀口,妇女生育几胎、流产几次,等等,皆一一标明,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交给患者看对不对,要紧处才问上几句,并详细告诉患者致病之由,由于语语切中要害,患者非哭即笑,甚则拍案称奇。此情此景,远胜过电影神医喜来乐!患者来自全国23个省市以及海外日本、新加坡等地,他的门前虽未挂任何行医招牌,但每日车水马龙,极一时之盛。国内各大媒体均作了采访报道。

中医的脉诊竟如此神奇,真不可思议!我非亲身亲历,实不敢相信。后来我同他多次交谈,才了解到,他12岁时父亲就让他开始练习梁氏诊脉法。这梁氏诊脉法,颇有一部分《难经》脉法,如练习一呼一吸脉行六寸,练久了就能计算出脉行致何处有异即何处有病;练浮取、中取、沉取则是按《难经》上说的往三个指头上粘豆子逐渐加码。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是四季平脉,父亲对他说,只有掌握了平脉才能摸出病脉。然而,初学脉时父亲不让他摸人的手腕,而是让他去摸河里的水。父亲说河流好比大地的血脉,它四季四时(早午夜晚)的变化,犹如人脉的变化,掌握了河脉的变化,有助于掌握人脉的变化。乍暖还寒的初春,他把手插进河水中摸着固定的绳子细切“春弦”;金风送爽,他一手举着麻雀,一手轻扶雀背,闭目体会“秋毛”;炎夏他头顶烈日摸着河水练“夏洪”;冬天他砸冰伸手到河水练“冬石”。他天天摸着自己的脉搏,体察脉的瞬息变化,每当季节变换的日子,哪怕是半夜,他也摸着自己的脉体会几点几分几秒脉丛一个季节的形状突变到另一个季节的形状,为此他整苦练了3个寒暑才掌握了梁氏诊脉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又有了创新,才达到后来这样的境界。他准备写一本《梁氏诊脉法》以传后人,可惜他于10年前突然去世,未能如愿,这使我引为终身的憾事!

由此我感悟到,中医虽有四诊,但脉诊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三诊,难学程度也远胜于其他三诊。正像梁秀清所说:“中医离开脉诊,如盲人夜行,有了它就心明眼亮,在夜航中如见灯塔一般。”他看病的诀窍主要是凭脉诊而兼顾其他三诊。记得某年夏天,在市人民医院有一住院的青年男子,高热20多天,遍请中西医学专家会诊无效。我随梁师同往迎诊,见患者困顿已极,势近垂危,虽三伏天还身穿军棉大衣,可见恶寒之重。梁秀清诊完脉后(脉浮取濡数、沉取有力),观其舌苔白厚,中心燥黄,断为受暑湿之热过重,予生石膏200g、滑石粉100g,佐以芳香化浊、滋阴解毒、扶正祛邪之品,两剂而热退出院。此病若非精于脉诊,单凭望诊很容易诊断为阳虚,无怪乎《素问》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我有一作者曹培林,大学教授,今年68岁,他讲了一辈子《中医基础》,《伤寒论》都能一字不差背下来,可见下功夫之深。他还写了二三十本中医书,可谓著作等身。他告诉我,他退休后潜心研究了5年脉诊,发现脉诊太重要了,现在他看病,先不让患者开口,等自己看完脉后据脉说病,再问患者说得对不对,然后据脉证下药,于是疗效大增,患者日多。他感叹地说,他当了一辈子中医教授,60多岁才开了这一窍,知道中医是怎么看病的。他告诉我过去他到一个地方看病,一开始人们冲着他的名声来的人很多,由于疗效不高,人越来越少,与现在看病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说脉诊这么重要的课,在5年中医大学教育中却只占了区区20个课时,他讲课时还是匆匆一带而过,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向他提问题,他总是说;“脉诊就是这么回事,你们自己体会吧!”由此我联想到,有个中医重量级人物也说什么“脉诊的主观性太强,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价值不大。”还有位资深中医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题目是《中医不能停留在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上》,他实在是不知道这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可是有大学问的。现在,一些西医甚至个别科学家因为不懂中医,就否定中医,而我们有的中医呢,自己因为不懂脉诊,就否定脉诊,无怪乎现在培养的中医大学生,临到看病,往往指下茫然,漫道“脉不可凭”,只好据问诊而来的征象,以成方经验为用,真乃本末倒置,是为医道之大失!

(二)知医识药不可或缺

中医传统是医药不分家,历来精于医者必精于药。知医识药,两者不可或缺。正如《本草思辨录》所说:“人知辨证难甚于辨药,孰知方不效,由于不识证者半,由于不识药者亦半。证识矣而药不当,非但不效,而且贻害。”

今日中药较古人更为复杂,野生家种、真假伪劣、产地不同、等级差别,上化肥、打农药以及非其时采摘等,皆严重影响疗效。开药方是医生的事,进药是药房的事,效与不效,孰是孰非?再者,书本上的经验是别人的,要想变成自己的,非亲身实践不可。

我因自己和家人得颈椎病和腰椎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这两个病。但治起来总是有时有效,有时没效,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做药时,我的司机告诉我以前的血竭不好捣,现在的血竭一捣就碎;还有另一位女药工说,以前血竭特黏,染到手上不好洗,现在的血竭不那么红,黏到手上也好洗了。通过这个偶然发现,我才恍然大悟:问题出在血竭上。于是我三下云南,五去安国,花了七八年时间反复试验,经过了多次失败,走了不少弯路,报废了一批又一批药品,最后总算弄明白了:那么多种血竭,虽然都是正规厂家生产,都有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但只须那种外表看起来颜色鲜红、摸起来黏手不易洗、捣时不易碎的血竭治这两种病才有效,其他一概无效。药品选对后,再治这两个病才开始得心应手。我老伴1992年在省中医研究所摄X线片时医生说,她颈椎的骨刺是往下长的,是最能引起疼痛的、比较严重的那一种,经过我断断续续治疗,不久即消除了疼痛。上个月做CT检查除了颈椎生理弯曲有点改变外,基本正常,骨刺居然消失了!我父亲70多岁时,得了颈椎病,我给他治好后,直到他88岁去逝时都未复发。我自己的颈椎病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也治好了。十几年来经我治好的这两种病有几百人,基本未再复发,连我自己都感到十分惊奇。我想如果我单凭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是在选药、辨药上亲自去实践,恐怕不会有这样好的疗效。所以我对药的感情很深,每到药店发现我所需要的那种血竭,总是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而激动不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津》中的这两句诗,实在也应该成为我们中医的座右铭。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十分敬重中医界老前辈的高尚医德。像李可老师,他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和得失风险,以悲天悯人之心救治穷苦百姓,遇到急危重症他常常是守候患者身边,亲自为患者煎药、灌药,患者脱离危险方才离去。那种艰苦卓绝,常人难以想象。他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无怨悔地奋斗在中医急救的攻关路上。我不仅要学习、继承他治疗急危重症的宝贵经验,更要永远学习他治病救人为己任、以振兴中医为天职的崇高精神。

当代脉学高人

1、周华青

耄耋老人和他的图像诊脉法

大约在三四年前的春夏之交,由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引荐,得以拜识周华青老人。

周老出身贫寒,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后曾任安徽省zhengfu办公厅负责人、铜陵市副市长等职。几十年来,无论在战争年代或和平时期,他孜孜不倦研习歧黄之术,很有心得。他利用业余时间给周围同志看病,素有口碑;离休之后,他不享清福,却一心专攻中医脉学。据说他创造了一种图像诊脉法,极为灵验,一搭脉便可断病。

对此,我有点半信半疑。我学过一阵子中医,深知切脉非易。古人云:脉为医之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证不别,则无以措治,医惟明脉,则诚良医。诊候不明,则为庸妄,脉其可以弗辨乎哉!(古今医统大全)脉学老祖师王叔和早有话在先,叫做: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切脉确实很玄,玄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地步。周老不仅能快速切脉,而且据病绘脉形,编写讲义,开班授徒,搞得轰轰烈烈,其诊脉究竟如何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正好那天有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陈君、中医学院老师顾君一同前往。坐定之后,周老嘱我们稍事休息,以候心静脉定,接着便为我诊脉。他三指一搭,屏气静思,即刻脱口便说:你的膝盖有问题。我为之一惊。半年前,我因髌骨粉碎性骨折动过手术,当时尚未完全康复,但在平地上走路是绝对看不出来的。我与周老素昧平生,他不可能知道我的病史。我心中暗暗称奇,表面上却未置可否,即请周老为陈君诊脉。不出几分钟,周老为陈君报出胃肠道等几种疾病来,我们这位见多识广的记者同志连连点头。

归途中,我与陈顾探讨周老的诊脉术。顾是行家,执言较为谨慎,他认为不能排除偶然性,必须有足够的病例,并且要作过统计学处理,才能下最后的结论顾君言之有理,我也有些疑虑,怀疑周老的诊脉是否羼杂了望诊的因素在内,但腿部外伤岂是面部望诊所能洞察的呢!陈君认为,周老视力不济,即使结合望诊,他的切脉断病也是很准确的了。

此后,我又去拜访过一次。周老毕竟年事已高,且听觉不灵,交谈不易,他所介绍的图像诊脉法我只听了一个大概。

不久,他的儿子周秉山和弟子韦旱平将周老的一本油印讲义送来,那就是这本图像诊脉法的雏形。

应当说,这本小册子是有独特见解的。它源于传统脉学,又有别于传统脉学。传统脉学“切脉之道,全贵心灵手敏,活泼泼一片化机,方能因应。此在平时讲求精切,阅历即多,指下之妙,得之于心,不能宣之以口,实有此种境界。”(医醇虅义),周老将“不能宣之以口”的脉象用绘图方式表达,这种创新的勇气令人钦佩,我仔细体会他绘的脉象,有的几乎是传统脉象的“写意”,带有传统脉象的内在印记,也有的脉象,不结合具体病例是较难理解的,已收编在该书中的高血压、红细胞等脉象,可能实用价值并不大,但对初学者熟悉这种诊脉方法也许会有帮助。

无庸讳言,由于周老接触病例、病种的局限性,他的图像诊脉法所编入的病种还不多,此外,周老没有系统学过西医基础理论,对涉及的有些问题,讲的并不太清楚。这是要请读者明察的。作为周老的个人临床经验,不够完备,不够严密,也是难免的。我想,周老的这本小册子如果对进一步探索脉学有一点启发,这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安慰。

“夫脉者,医之大业也。”(备急千金药方)

脉学的研究正在深入。据说有的研究机构已设计出新的一代诊脉仪,能客观描绘出各种脉象。这样描绘的脉象如能与特定的疾病相对应,那就为提高诊脉正确率、加快诊脉速度带来了希望。周老的图像诊脉法如能与这类仪器相结合,可能会提高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也便于推广了。

此老脉学思路独特,可惜未见传人。出版时间: 1991。

网上说:非常好学的传统中医上乘脉学《图像诊脉法》,比〈金氏脉学〉好学,容易掌握!周华青从长期实践中,将特定疾病的脉象用图象描绘出来,创造了这种图像诊脉法 ,这种方法对快速诊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内有图像诊脉法,临床用药原则,临床治疗大法,临床常用方,临床小验方。

2、李新儒

他推行波浪脉诊理论,发明了一种速成波浪脉诊对卡盘,该盘可使学者很快学会并掌握诊病方法。

3、金伟

金伟先生历经近30年的探索研究、数万人次的临床诊治,以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代相关科学的知识和成果,以脉诊为手段,用数学为量化工具,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脉学理论——金氏脉学理论。该理论可视为传统中医脉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门全新的学说。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脉象的生理学、病理学和物理学的本质,详解了脉搏成因的动力学和脉动流量学概念,论证了脉搏是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载体,进而论述脉形动态改变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脉诊,对疾病的诊断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定性、定量和定位,且无损伤。它的诊断准确率可达85%以上,是对传统中医脉学的创新和突破。本书作者金伟先生虽然是一位盲人,但其脉诊达到了85%的准确性!被国家人事部、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4、崔鑫伟

无学历的草根中医代表,确实有点功底,可能有特异功能。

他的实例说明中医并不是你看的书多或临床多就一定会技术精湛,而是还需要有一定的悟性。

他讲究:在诊脉时应心脑具空,以感其型而外应其像。

提倡:应凝神内视,调节呼吸,待呼吸变为匀细绵长之鼻息时,心神亦会随之而安宁,此时在下指诊脉,方可收心手相应之效。

他在指腹的运用方面比较好:以最敏感的指腹部位分成相等的若干等份如绿豆粒大小,然后在逐渐扩展范围使其满布整个指腹达到网状为止。代熟练后熟记于心在使其恢复空白,在临诊时收发由心。

他分为五部脉。把脉诊的三部延长到五部尺部下为膝关节;再下一个位置为踝关节。此两个位置以指腹的中间为点。寸部上(腕横纹)为头部。左侧为全身的肌肉骨骼,右侧为全身脏腑各组织。肩关节在颈部略下的血管壁的两侧,肘关节、腕关节依次向下排列。

把寸、关、尺三个部位视为整条脊柱。

他的新脉有:

断弦脉:、假革脉、半币脉、双刃脉等。

他的肺的取位亦与人不同。肺癌的诊断:肺在脉管的分布约在原始脉关与尺之间,肺癌患者可以在此位置摸到血管的张力较为紧张,同时在此位置又可感到似有斜针在搏,略有刺手感。肺气肿的患者在此位置所摸到的血管的张力紧张度极为明显,似乎有将突破血管而外出并且跳动非常激烈。而同时还会有炙手的感觉明显高出以上诸症。

支气管炎的诊断:肺在脉管的分布约在原始脉关与尺之间,而支气管在此处稍沉取便可得之,患者的此处脉的张力有一定的紧张度及炙手感。

气管炎的诊断:肺在脉管的分布约在原始脉关与尺之间,而支气管在此处稍沉取便可得之而在顺势上推则为主支气管、气管,而气管炎的诊断则在气管位置的脉搏的张力紧张度的增加及炙手感。

其余的也有别于传统脉学与其他人的诊脉部位。

我去年整理了他的资料,很零碎,制成ppt,只完成了一半,因为学寿小云教授的课,没继续搞完。

5、黄家医圈

黄传贵的简易脉技

脉诊是黄家医圈医学诊断的灵魂,它的诊断有五种方法,其中脉诊有1521部,今天讲九部:横单脉组,它定位的位置在桡骨突后缘,它是在寸关尺的尺部的后缘,然后这三个指头取齐、取平位于桡骨头后缘的桡动脉上。脉分三层,上脉、中脉和下脉。上脉三指取齐、取平位于桡骨头后缘的桡动脉上,由上往下压,刚刚触到的脉叫上脉,然后由上往下压,压到三指下面没有脉通过为止,然后由下往上松放,刚刚通过的脉叫下脉,在下脉压力一半之处的位置所获得的脉叫中脉,这是三层脉的判定。第三是三层脉的应用,上脉管心、肺、肾,即三个指头中,上两个指头(食指和中指)管心,中指和无名指的这两点管肺,食指和无名指另两个脉动点管肾脏;再说中脉,指食和中指管肝,中指和无名指管胆,食指和无名指管脾;下脉上,食指和中指管胃,中指和无名指管肠,食指和无名指管膀胱。两个脉动点之间的位置形成定位脉组,在横单脉位上主要根据脉跳动的强弱来判定,如何判定一个人健康、有病才以及病的轻重?如果两个脉动点之间动力一样,比如食指和中指在上脉处管心脏,如果这两点的脉动点跳动力度一样,说明心脏没病;若其跳动有差距,说明心脏有病.其病的轻重就看这两点之间的脉跳动的落差大小,差距越大,病越重;差距越小病越轻;没有差距没有病.在横单脉组上就是这样的简单办法。

6、王光宇

单纯依靠脉诊,就能推断出“浅表性胃炎”、“子宫肌瘤”……等精准结论!

一位行医40多年的老人,靠脉诊就能诊断出患者?部分疾病,准确性达80%以上!

他在有生之年,亲自带教青年中医师,把独特而神奇的中医“精准脉诊”传承下去!

探索与发现

有了这套书,哪怕通读或精读了,并不代表自己就能掌握了书上的本领,何况没有带进门的师傅指导,有些知识看了也好像又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有的与自身体会又不尽相似。我就像叫化子捡到银子又无纸包,肯了几天书,年纪大了看多了也记不住,干脆又把它束之高阁了。

1995年末,我大女儿怀孕了,让我切脉,也想辨男女,且看稍有出血是否有什么异常。我刚把完她双手的脉,还没讲,老伴就喊开午饭,吃了饭各奔东西。晚间老伴问我:“你替玉萍把脉怎没讲话?”我言:“你要开饭,餐毕她走了,我咋讲?”老伴又问:“结果怎样?”我也只说了两句:“好像怀的是儿子,但与正常孕脉又不一样,怎么滚来滚去,像滚珠脉。”此后大家再未谈及此事,一个月后经西医权威人士多次诊断,多次B超检查才发现是“宫外孕”。当晚,我拿出《传世藏书》,翻出《濒湖脉学》,一条一条的对起我当时摸脉的感受,看到底是什么脉?看到涩脉项下主病诗:“.......女人非孕即无经........。(涩主血少精伤之病,女子有孕既是胎病,无孕为败血)。”反过来又看前面:“涩脉.....短而散,或一止复来(脉经)。”

对!我感到的滚珠脉就是一止复来。“宫外孕”不就是胎病吗?我懊悔当时为什么没有查书呢?早发现我女儿不是早就从危险状态解脱了吗?同时我又很兴奋,这祖宗留下来的脉诊技术确确实实是仍然能在现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发挥显著作用的实用诊疗技术。书中那简洁的文言文再不是枯燥的文字、艰涩难懂的语言,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医先人们聪明智慧的结晶。由于认识上的飞跃,从此使我坚定的走上了研究脉诊的道路。

对涩脉的认知,也使我破除了对脉诊技术向往,但又有可遇不可求的悲观情绪,加大了自学、实践、提高脉诊技术的信心。另一方面濒湖脉学对涩脉的描述又发展了人们对涩脉的不同感受。原文: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三五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那么到底什么感觉才能简捷真实的确定涩脉呢?或者兼而有之?或者有些感觉并不正确呢?我能去怀疑前人的感觉正确与否吗?下面一段李时珍就有他自己的见解:“涩为阳气有余,气盛而血少,故脉来蹇滞,而肺宜之。《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与《脉经》所云,绝不相干。”我对李时珍对《脉经》的观点表示的反对是不能苟同的。李时珍虽是我心中崇拜的偶像,读书时我还曾临摹了一张李时珍的铅笔画送给蒋亚光教授。然而我的实践证明,李时珍的结论似乎不对。因为顺动脉血流方向我最先和直接感受到的是涩脉初始轻慢到逐渐加快,最后似乎加重突停,接着是低烈度的不同程度的回弹。这种回弹,似乎是奔腾的水流遇到大小不同阻碍而反流,而随着反流距离长短可大致估计病情的轻重。如点涩以下往往子宫肌瘤不大,或大多为输卵管阻塞。点稍涩时子宫肌瘤或者附件囊肿通常在2cm以下,稍许涩则在2~3cm等等。单侧点稍涩以上多为对应一侧附件囊肿,双侧脉均为点稍涩以上多位子宫肌瘤或少数为双侧卵巢囊肿,较少数患者同时有子宫肌瘤和双侧卵巢囊肿。这种“一止复来”的脉感,让人容易感受且可初步探知病灶的大小,其他脉感就往往只能定性而难定大小,因此李时珍在体状诗中否认《脉经》“一止复来”是我不能同意的。

由于患者病情的长短,身体受损程度的轻重,细而迟的感觉有人并不存在。《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又是至理名言。因为涩脉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沉心屏气的去仔细搜寻是难以察觉到的。似点点涩、点点涩程度的涩脉要真实的感觉到它,有时真让人有虚脱的感觉。此时还必须将同时按在寸关尺上的三指置于脉感最强处(总按)才能准确的感受。稍抬手指(举)就感觉不到了。由于这些感受,我制定了探知涩脉的手法:总按决定涩脉的脉度,单按决定涩脉的部位。

当然涩脉并不是只用来诊断妇科某些疾患,譬如心肌梗塞、脑部梗塞发生前后就有了涩脉的出现。例如我地某钢窗厂职工杨师傅,找我诊视时就有较重的涩脉出现,我叮嘱他服药后一定要同时检查血脂和血粘度,并注意检查心脏功能,否则存在突然心肌梗死之可能。杨师傅服药五剂后因嫌中药太苦,放弃了治疗与进一步检查。一个月后的某天晚饭后,一边看电视一边洗衣服,待家人发现时他已因心梗死在沙发上。因此过细的探摸脉象往往能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一天看百多人的中医或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中医先生”难以达到的。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有言:“观今之医........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联系现时又何尝不是至理名言。另外,各部位癌症等等亦会在始发阶段出现涩脉,提前发现也是防治未病的必要手段,故我有“跟我学脉诊者,不能稳定的摸出涩脉,不予签订师徒合同。”在我的“学医做人参考准则中”,我定有“尊重专家但不要盲从,要作相应仪器实验检查,但不能迷信。”其缘由亦出于此。精细的脉诊,有时比现代科学仪器检查并不逊色。很多我的脉诊发现的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被查漏,而后又查出就是明证。通过探索掌握脉诊,认真运用的结果在有些方面并不逊色于由人掌握使用的现代仪器和科学实验。我们没有理由在这些“科学”面前感到自卑。

对于弦脉的探索也是我多年来不由自主的研究项目,从此项研究探索中,完善了先人的脉诊技术,并使之与现代科学的诊疗技术有机的联系和结合起来。

比如弦脉的研究,在我毕业后不久即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是一个书籍杂志出版极少的年代。按基本脉学书上对弦脉的描述简言之为弦脉主肝,而其对脉象本身的描述太简单。没有老师指引,我根本感觉不到,切脉诊病那真是不可想象的,购到《传世藏书》也看不懂,哪怕能背下来也不明白其中道理,就和目前广大青年学生一样,感觉很茫然。然而,好像我对脉诊的执著追究感动了上苍,我揣摩,我敢于伸出手来切脉,不断的摸,不断与临床上病人的不适感觉对照,终于我逐步摸到了一些规律。

我对弦脉的认定,是从胃溃疡开始的。很多被西医检查出来的胃溃疡患者,因为我的一张胃溃疡的中药粉剂治疗而愈,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发现指压右关中取再略下压时,果然出现左右弹的现象,而右弹的感觉强烈者绝对是胃溃疡。但是有人右弹感觉并不是很强,而有胃部轻微痛感者,钡餐或胃镜检查多为糜烂性胃炎。反之左弹(近心端)而右不弹者绝对没有胃疼感觉,这就使我认定了下述规律:

1.中取后指肚继续下压至恰好没有脉感时,大多病脉会出现左或者右,甚至双侧跳动,此时定为弦脉是可行的标准。

2.随着两侧轻重不同力度脉的跳动,病情轻重不同,甚至性质、病种也发生不同的变化。

我认为这不同的力度就是将脉诊细化,标准向现代诊疗技术靠近,并能不断重复,被现代仪器、实验证明的关键。我试着为它定了一个名——脉度。简单说吧,右关左弹为胃炎,很轻的点点弦、点弦多为浅表性胃炎,再重则为充血性胃炎,反之右弹者病情加重。在右关弱沉脉度在右点稍弦以上者既是胃溃疡。在胃溃疡的脉度上单按时又同时出现涩脉,这通常就是胃癌病人的脉象了,这也印证了“大小单双有重轻。”

这种研究所得来的结果极大的鼓舞了我的信心,触类旁通的去摸索、求证,进展就越来越快了。譬如说寸脉:“寸弦头痛膈多痰”。祖先们这简洁的文字,实在太精炼了,精炼过度到让我们后人找不到感觉去明确掌握的地步。但它又是粗糙的,与现代仪器、实验正确的结果比较,偏于简单化。

左寸右弦脉度在点弦以上时病人多有头痛的感觉,而左弦脉度再强也不会头痛。当左寸右弦脉度不重,但有涩脉出现时,头痛就一定会出现了,此时不是脑血管出现了问题,就是头部出现了占位性病变。另外,“膈多痰”则对应在右寸反映了,与左寸一样。“膈多痰”的现象,必须是在右寸右弦出现,脉度在点弦以上。稍细划分,点点弦多为有咳嗽现象。“痰”有时有,有时咳嗽而不带痰。点弦时痰增多,但多在支气管炎或轻微肺炎状态时。点稍弦以上时大多就成了肺炎了。点稍弦及其以上脉度就会发现轻重不同的肺结核病灶了。在此脉度的基础上,若单按出现不同脉度的涩脉,轻者就有可能为肺癌的早期前兆状态,稍重则多已为肺癌。

脉诊的探索是艰辛的,当获得逐步进展且为现代科学证实时,我又是幸福的。我常常为没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医,熟读熟记中医经典而沮丧,直到现在我也对熟读经典,出口成章的学院派的或家传的青年人丰富的中医功底感到羡慕。但同时我也为此没有“正规思想”的束缚,在脉诊探索中自由驰骋所获得一定的进展而庆幸。

7、陈氏古陈志渊

脉以-昆仑天元脉,与浙江丝线脉为主。

此两种脉法的关部较低,即向下滑半个手指头的地方。传统指法在天元派法和丝线脉法经临床训练已改良,较简化。

天元脉法:首先医者三指按寸、关、尺三部由浮中沉的力道逐渐往下沉按,再由沉中浮逐渐往上举,过程中不可松离。医者感受脉中上下、来去、至止之信息。再由中指向下施力(由浮往沉部),关部按,而食指(寸部)、无名指(尺部)要浮部静待,感受中指关向寸、尺挤出的脉象信息。然后由寸、尺施力,关部接收脉来信息以察脉的转向,左、右、偏内、偏外,冲上、冲下、有无来回、有根、无根……等。三个步骤诊脉时间约15秒,为一个单位,初学者亦如此训练,如掌握不到信息,需放手再重按。故脉象大多以平面者多。

丝线脉法:与天元派法不同,现代诊脉亦改变成由寸、关、尺之三部慢慢齐压(由浮→沉)再(由沉→浮)部慢慢齐举,一个过程约15秒,来诊察脉象,捕获脉象变化,而且脉象大多以立体者多。

此两种民间传承的特殊古脉法只限于师承,真传虽有独到诊断方法,却鲜少人知。此脉学发展而来的“全息律脉法”和 “九宫脉法”确有相当的实用性。

8、许跃远

许跃远,男,中医世家。早年研学西医,曾任某医院科主任、院长等职。中年发奋研究中医和脉诊,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首次提出了“脉人”理念,通过三指脉诊他可以清晰的感知病人体内某部位零点几厘米的结石、囊肿,芝麻大小的息肉、肿瘤等;通过脉诊,他对进行中但又未出现症状的脑梗塞能做出正确诊断,其中不乏有CT没能诊断再经脑磁共振而确立的,其临床价值完全可与西医学的各种诊断仪器相媲美,精确神奇之处真令人折服。

《大医脉神》内容简介:大医上工者知未病也。谓:博极灵,自启思极。而鬼神将通,三指有隔垣之照,二竖无膏盲之盾矣。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华夏文明,是人类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医学内涵。奇可等价于现代理化诊断,神则触脉知病,断人生死。

9、王敬义

1.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每个相合脉的脉理、推断出病理变化、推出临床表现、作出临床诊断。这样脉学便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再不是一盘散沙。

2.通过脉象分析,先作出西医诊断,然后使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再进行辨证论治。此前,尚无此研究。

3.首先提出豆实脉、尖峰脉、筋脉、颤脉、离脉、空脉、恶露脉等7个新的脉象。

4.在《脉论》里对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糖尿病、心肌供血不良、心绞痛、心脏扩大、胆囊炎、胆石症、高脂血症、前列腺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疾病等等,都有具体的脉位归属和具体的脉象特征,

著有《脉论》。提出豆实脉、尖峰脉、筋脉、颤脉、离脉、空脉、恶露脉等7个新的脉象。有人认为《脉论》“离经叛道,”。但是,其脉学很实用。

10、寿小云

作者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医脉象研究。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脉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和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脉学文章。

本书是在挖掘传统中医理论和融合各民族脉法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脉学理论,是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心理脉学诊法。它力图在人类心理情感活动与中医脉诊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人类第一次能够直接面对他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和心理致病因素,实现心理上的对话。这一研究成果,为直接感受人类心理情感活动,解决心理学研究中最困难的环节,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本书通过脉象心理研究感知各种医疗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为解决身心疾病中心理成分的确认和识别,探讨心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在同一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及演变规律,发展全新的身心医学,开辟了一个跨越中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研究领域。本书就心理脉象的基本理论、物质基础和临床实践作出系统探讨。它对传统中医诊法,在诊查内容和诊查手法等方面做了重大的更新,增加了许多新的实用内容。

11。趙紹琴

《文魁脉学》不错。

清代太医院乃全国名医云集之所,名医辈出。对后世影响深远者,首推赵文魁(1873-1933)。

先生讳文魁,字友琴,祖籍浙江绍兴,家居北京十余代,代代业医,至先生已三代御医。先生自幼从其父赵永宽学医。清光绪十五年(1890)入太医院,先后任肄业生、恩粮、医士、吏目、御医等职,光绪末年升任太医院院使,兼管御药房、御药库,受赐头品顶戴花翎。先生得众家之长,尤擅内科、温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每临大证,多能应手取效,年届三十即驰名宫廷而任御医,终获头品顶戴,古来少有之殊荣。宣统出宫后,先生悬壶京城,患者盈门,活人无算。举国盛名,始终不衰。

本书是廿年前赵绍琴先生整理付梓的《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两部医著合刊。

《文魁脉学》及《赵文魁医案选》今日已属难觅,而海内外求者甚众。脉学、医案密不可分,为了体现知行合一的精神,此次合订为《文魁脉学与临床医案》。

脉学书籍目录总汇

1、黄帝内经

2、难经

19、脉诀阐微(清20、医宗金鉴(21、脉理求真(清·22、洄溪脉学(清·徐灵胎23、四诊抉微(清·林之24、蔣氏脉诀真传(清·蔣2629、脉诊三十30、脉诀乳海(文魁脉学与临床医案(赵麻瑞亭治中其他脉法丹医秘受古王太素脉学

《太素脉秘诀》的作者张太素(号青城山人),明朝人,生平不详。

“珍本医书集成”本《订正太素脉秘诀》一书分上下两卷,总凡132篇,其中上卷86篇,下卷46篇,内容略显庞杂,但其中论脉之本仍不离《内经》、《难经》、《伤寒》、《脉经》、《脉诀》诸书,有裨于医家之处亦复不少。正如民国董志仁在《太素脉考》中所说:“《太素脉》在可知与不必知之问。学者苟能淡泊名利,以济世为怀,则精研《太素》,未始非医术之大助。若徒泥其迹而不究其道,殊非《太素》之本旨矣。”

最开始知道太素脉是在《黄帝外经浅释》看到对于清浊之脉的解释:“中医对脉象的论述中,有二十四脉(《脉经》)、二十七脉(《濒湖脉学》)、二十八脉(《诊家正眼》)的记载,但均无浊脉的称呼,唯有《素女脉决》中有“脉清者为贵人,浊者难为贵人”的说法。这里虽然将浊指为脉象,但未能说明其体象,但可以推测清脉脉体轻清细柔,浊脉之脉体重浊而粗大。”当时的这个《素女脉决》吸引了我的目光,觉得这个跟传统脉象不同,值得去一探究竟。

后来看到陶御风先生的《笔记杂著医事别录》有关太素脉的内容知道其实太素脉是有传承的,观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提及精通太素脉者有:

胡重禮

按《儀真縣志》:胡重禮,明初以醫名,尤妙太素脈。有久瘧不止者,求視其脈,曰:此瘧母也,須百劑方愈。病者服至半中止,而病未瘳。他日,就孫醫脈之,曰:此須五十劑乃可。如言而病已。蓋孫即重禮壻,傳業於重禮者。聊舉一端,以見其藝精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脉学高人
把脉诊病
===把脉诊法===
切诊 切脉
王光宇谈舌诊和脉诊 中医临床版
脉象与病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