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庐山市要设在星子?因为那是一个我们从小就要背下来的地方!

东晋时期,星子出了一个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而后历代名士鸿儒、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纷纷慕名而来游历星子,他们为星子留下许许多多的诗词歌赋和历史故事。其中曾经编入高中以下课本的有九篇文章。

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集中这么深厚文化底蕴,全国仅有。星子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中国第一文化旅游大县”。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那些我们读书时代耳熟能详的课文吧。

(一)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星子秀峰景区内的庐山瀑布


注:开元、天宝年间,李白两次来到庐山并对庐山景色大加赞扬“予行天下,所游览山川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并在秀峰题:庐山瀑布二首,其中一首“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李白出蜀后第二年,即唐开元十四年(726)他第一次来庐山时所写成为千古绝唱。


(二)1982年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张珍贵的照片》:


周总理在星子观音桥景区留下的珍贵照片

课文内容:

1961年9月17日,当时我刚刚13岁,家住庐山脚下的星子白鹿镇玉京村周家湾,紧临简易马路边。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我。那天,我在家里帮妈妈舂完米,在家门口玩耍。太阳快要当头了,公路上开过来几辆小汽车,小汽车到我身边突然停了下来。汽车里走出来好几位干部,全是不认识的人。我想避进屋里去,却被一位干部叫住了。那位干部问:“小姑娘,你认得观音桥吗?给我们带个路好不好?”我答应说:“好”。这时一位60来岁的老爷爷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跟着我向观音桥走去。


我抬头一看,这位老爷爷好像在哪里见过:花白的头发,浓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亲切的笑容。这时有一位干部走过来,叫了一声:“周总理……”我一听吓了一跳,激动得不知怎么好,手也不听使唤,还有些发抖,心里怦怦直跳。这时周爷爷微微弯下腰,温和地说:“别怕。”我瞪着双眼望着这位慈祥的老爷爷,随后他又轻言轻语地问我姓什么,叫什么,几岁了?我一一作了回答。我感到总理很随和,心里也不觉得害怕了。总理又问:“读书了吗?”我说:“读过两年。”总理又问:“现在在家里干什么?”我说:“放牛。”提到放牛,总理提高嗓门说:“啊,放黄牛还是放水牛?要是放水牛,那你可以骑在牛背上!”说完,大声笑起来。又说:“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我看周爷爷十分慈祥,心里也就不紧张了,大胆回答说:“我放的是黄牛,骑不得,会摔下来的。我一定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周爷爷又爽朗地笑了。


一路上,周爷爷牵着我的小手,问这问那,我也不停地回答爷爷的问话,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把周爷爷他们领到了观音桥,正想回家,可是总理还是紧紧拉着我的手,说:“来,咱们照张相。”这一下可把我乐坏了,我还是第一次照相哩,而且是和周总理照相啊!


在桥上照完相后,周爷爷指指一座古庙:“咱们在那庙边上休息休息吧。”在休息时,周爷爷帮我把手洗了洗,又用毛巾把我的手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又拿来一个大红苹果,洗了洗,削了皮,送到我手上。我紧紧靠在周爷爷身旁,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苹果,此时,我高兴极了,觉得自己这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随后,我们又来到观音桥下,周爷爷坐在一个石凳上,把我抱着坐在他温暖的大腿上,又照了一张相,我这个打着一双赤脚的放牛娃真是太幸福了。


从观音桥回来,周爷爷还是拉着我的小手,说:“小桂花呀,我到你家去看看好吗?”


“好,好得很!我家就在前面!”我快活得差点没唱起歌来。


周爷爷一进门对我爹说:“老同志,你的小姑娘给我们带路,耽误了她吃饭,很对不起。这点糖果和饼干就送给她吃吧。”


“爹爹,这是我们的周总理。”我忙告诉他。


“谁?”我爸爸接过糖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周总理?!快请坐,请坐!”他急忙用袖子把一条长板凳抹了又抹,还泡了一碗家乡“云雾茶”给总理。


周爷爷坐下,端过这农家的粗瓷碗,喝着茶,和我爸爸聊起来。


周总理笑着说:“老人家你姓周,我也姓周,那我是到了家里啦!”


不知什么时候,堂屋里已挤满了乡亲,大家都乐呵呵地望着周总理。周爷爷关切地问大家可吃得饱?大家都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谁也不做声,怕说错了。周爷爷对大家说:“不要紧,都是自家人,你们不说我也知道,现在是困难时期。”


我爹低着头,轻轻地说:“不瞒总理说,这两年不比前些年,饱是不太饱。每人每天只有半斤粮,全年每人只有几尺布票,做了上衣,就没有下衣。这么大的国家,当家可不容易,但总要吃得饱啊!”


周爷爷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沉着有力地说:“这一两年我们受了灾,又有人卡我们的脖子,日子过得是困难。只要我们跟着毛主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光景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大家要加劲干,多打粮食,多养猪,多养鸡养鸭,依靠集体,战胜困难!”


周爷爷起身要走了,我全家人一定要总理吃了饭再走,周爷爷摆摆手说:“今天不吃了,我还有事,等你家明年杀猪,我来吃肉!”


我和爸爸一直把总理送到公路上。周爷爷回头朝我们招招手:“等你们日子过红火了,一定再来你们这儿做客。”我也举着小手,呆呆地望着,望着……


不久,周爷爷托人送来了几袋衣服给我们穿,还给了好多等外面粉。每当我穿起周爷爷送来的衣服时,仿佛周爷爷就在我身边,慈祥地望着我,“长大做个有用的人”这句话又回响在我的耳边。


困难的日子过去了。1963年春节,我家杀了一头大肥猪,我站在门口朝公路望着,望着,盼望周爷爷到我家来和我一起过年。


注:1961年秋周总理在考察观音桥景区时,留下的一段动人的故事。



“北有赵州桥,南有观音桥”

观音桥坐落在星子著名的观音桥景区。



(三)初二语文上册<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的爱莲池

注:熙宁五年(1072年)周敦颐知南康军(军治星子)在府署东侧开池种莲,取名“爱莲池”并写下《爱莲说》。


(四)初二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陶渊明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星子桃花源景区

注:星子的桃花源景区是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原型。


(五)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南麓的美妙风光

注:熙宁年间,苏轼在星子(庐山山南)游历十余日,徘徊不忍去,“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仆庐山诗尽于此矣”。此诗题他遍游庐山山南后对庐山全貌概括而富有哲理的题咏。


(六)初二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星子的陶渊明先生塑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七)初二语文上册

《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星子的庐山山南风光

注:陶渊明辞官归田后,次年在上京所作,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时陶渊明42岁。


(八)初三语文《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星子的田园风光

注:义熙十二年丙辰,时陶渊明52岁。陶渊明隐居庐山山南栗里陶村后,便以酒来麻醉自己,借酒来逃避内心的痛苦,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隐藏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


(九)高一语文下册《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夕阳下的鄱阳湖风光

注:义熙三年,渊明解绶去职,辞去彭泽县令,回到老家上京(现星子县王京山)并赋《归去来兮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爷爷眼中的周总理,和他半夜护送周总理的故...
周总理给我们留下的六件大事,你们知道吗?缅怀周爷爷无私奉献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2102
江西的一座县升格为县级市后,因改名而名声大噪
庐山山南这一景区因桥闻名,境内有江西省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石桥-今日头条
小学语文错题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