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强调执行的企业文化,再好的战略都是空谈——刘贞贤教授《管理者的领导艺术》系列 第十三讲
执行力,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办事的能力;对于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对于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它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美国联合信号公司(Allied-Signal)CEO拉里·博西迪(Larry Bossidy)认为:“同区域同行业的企业出现竞争时,竞争差异不在于做什么,执行才是关键”。美国西北银行(Norwest)CEO迪克·科瓦切维奇(Dick Kovacevich)在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时说:“摊开所有的战略计划,你会发现,这些计划无多大差异。我们能够成功与计划无关。我们成功是因为执行。”
    前面的课程跟大家分享了企业“从优秀到卓越”,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因为,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可以确保各项战略举措高效、持续的落地执行。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所说:“竞争优势并非因为战略,而是执行及执行的文化”。他认为,没有强调执行的企业文化,再好的战略都是空谈,只能束之高阁。 所以这一讲,我们来谈谈执行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01  执行力的故事
东北国企
               

    改革开放后不久,东北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方法,改善经营业绩。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以外,其他的人员根本没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也没变。
    日方唯一要大家做的,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企业就实现了扭亏为盈。日本人的管理绝招是什么呢?就是强调执行力,踏踏实实的把既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下去。
王府井百货大楼
               

    作为建国后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座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大楼赢得了太多的荣誉。但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已经逐渐失去了“中国第一店”的风采。
    1996年,王府井百货的高层在谋求变革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邀请了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为其设计集团的主业连锁经营方案。同年,他们又邀请安达信咨询公司开发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1997年,王府井百货请麦肯光明广告公司进行了市场营销和广告总体策划。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仅仅是落在了纸上,没有落到地上,耗资500万请麦肯锡做的战略规划方案没有最终贯彻下去。
后来大家研究发现,王府井百货战略转型失败最大的问题就是决策层和管理层“说与做的背离”, 这必然导致执行层无所适从或者“向上看齐”。于是王府井集团最终失去在市场上“重塑第一店”的大好机会!这是一个执行力缺失导致战略失败的典型案例。
扫雪的故事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前来中国访问。对于这次访问,尼克松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在他的任期内如果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那将是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愁的是对于大洋彼岸这个20年没有接触的新生国家,他不知道该如何打交道。带着矛盾的心情,尼克松开始了万众瞩目的访华之旅。
    到京当天,中午是大晴天,后来天气转阴开始飘起了雪花,一直到22日转为大雪。按原定计划,1月24日上午美国客人将游览八达岭长城。尼克松这次访华,对于中方安排的其他参观旅游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这一行带有沉重的历史使命,一点儿也不轻松。但是对于参观长城的安排却是极为重视,因为这是他多年来的一个梦想。
长城距北京市内八十余公里,一半以上的路程是高山坡陡。正常情况下开车上山尚且需要多加小心,在路面积雪的情况下就更难保证行车安全。长城之行怎么办,我方人员为此非常头疼。
当时有人提出把活动推迟到25日上午。可是经向气象台多次核对,25日的天气将更加恶化,可26日上午尼克松就要离开北京去杭州了。还有人提出,干脆取消此次活动。但是,登长城是尼克松的一个宿愿,况且当时美国代表团中有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不爬长城,不尝烤鸭,等于没来中国。
23日晚上,周总理做出了决定,连夜发动北京市民扫雪。决定发出已是夜里10点钟,而次日早晨8点,尼克松一行去长城的车队就要出发了,时间非常紧迫。总理拍板进行扫雪之后,命令一层层通知,主力是在京驻军。一夜过后,第二天早上7点钟,积雪全都堆在了道路两边。北京市还连夜动员上百辆洒水车喷洒盐水,加速雪融化。清扫八十余公里的积雪,保守估计也要动用六七十万市民,甚至有说百万人的。这一天早上,市民们骑着自行车汇成上班的滚滚人流,一切照常,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住在民族饭店的美国记者对扫雪一事很感兴趣,拍了不少照片。
当车队浩浩荡荡走在路上。尼克松等美国客人得知中方民众扫雪一事后,大为震惊。此事对他们的影响超过去长城本身。一件在美国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在中国悄无声息地一夜之间完成。尼克松甚至还对中国人的这种集体性和超强的执行力感到忧虑。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我们必须在今后几十年之内,在中国还在学习发展他的国家力量和潜力的时候,搞好和中国的关系。否则的话,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强大敌人。


02  为什么需要执行力
    许多人认为执行是细节层次的工作,不值得企业领导人费神。这是错误的观念。相反的,这是领导人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如果不注重执行力的话,企业的战略决策很难推行下去。
    拉里·博西迪早年在霍尼韦尔的经验让他刻骨铭心。他发现,在通用电气很容易执行的项目,到了霍尼韦尔就没办法执行。霍尼韦尔绩效表现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三项核心流程——策略、人员和运营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需要执行力呢?因为大多时候,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执行。要健全执行的环境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要破坏它反而不难。纪律松散和“三个核心流程”的强度减弱,就是霍尼韦尔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所以拉里·博西迪强烈的提醒大家:“引导这3个流程应该通过实际运作,领导人应该深信且实际参与其中”。


执行的根本问题

    执行并非仅仅是战术,它是一种纪律也是一种系统。它必须构建在企业的策略、目标之中,还要有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来支持。组织领导人必须深深投入其中,不能将执行的本质完全授权出去。许多领导人常常花很多时间,学习和宣导最新的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可是他们却忽略了执行,这样会大大抵消学习和宣导的价值。
    我常常看到一个现象,公司的CEO,工作了一整天到了黄昏的时候,呆坐在办公室,看着外面的景象,苦苦思考,为什么那么好的策略没办法执行?为什么会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很多大企业,像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惠普(HP)、柯达公司(Kodak)等等,它们都曾经是各自行业的翘楚;都拥有世界顶级的首席执行官在引领公司前行;也都有鼓舞人心的宏伟愿景;它们甚至都配备了最好的顾问团,比如,麦肯锡公司和波士顿顾问公司,为它们规划战略,制定计划。但是这些企业最后都碰到了相同的问题,就是好的计划没有被落实。于是很多人抱怨说,这一定是CEO的战略有问题。其实失败的关键并不是战略本身有问题,而是策略没有被彻底的执行。
    相比之下,也有不少企业,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如何险恶,如何危机四伏,它们还是能够经营的很好。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通用电器(GE)、戴尔电脑(Dell)、沃尔玛公司(WalMart Inc.)、亚马逊(Amazon)等等。这些走向卓越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傲人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注重执行!领导人不仅仅负责把计划制定好,还要亲自带领大家去实现。


无人知晓的鸿沟

    那些拥有宏伟战略规划却无法实现的企业,它们遇到了一个很大问题:有一道鸿沟横亘在面前却无法察觉,那就是“公司领导人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和“组织达成目标的能力”之间的落差。
    我们的目标和期望值很高,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它,最终再好的策略也将成为一纸空谈。由此可见,执行力是多么重要!少了执行力,突破性思考没有作用,学习不会带来价值,员工无法达成延展性目标,变革也会半途而废。
    所以,企业领导者在规划策略时,首先要准确衡量组织的执行力,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执行,领导人的努力注定会事倍功半。
组织行为学的三种形态
    执行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组织行为学的三个角度来解释。
  • 执行是个人完成任务的行为
    对个人来讲,执行力就是个人完成任务的指标。能够达成目标说明这个人的执行力还不错。
  • 执行是团队达成目标的过程
    对团队来讲,执行力就是团队领导者如何带领团队去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和方法。
  • 执行是组织决策、运营、操作的系统集成
    对整个组织来讲,执行是组织的决策、组织的运营,是组织的人员如何去操作这些策略的一种系统的集成。

    所以,执行是行动的系统化方式,执行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实践的艺术。


03  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执行力。”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认为,微软在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执行力。他打了一个比方:假设微软的目标是完成100%的业绩指标。如果中层没有彻底执行,打了80%的折扣;到了基层,再打80%的折扣;到了最后的执行层,继续再打80%折扣,经过层层打折,最终执行的结果就只剩下既定目标的一半(51.2%)。由此可见,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所有的战略、规划、制度都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随时都会垮塌。
    相反,如果企业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所有的战略、规划、制度就会变成坚固夯实的高楼大厦。原计划要实现100%的业绩目标,首先通过高层的积极努力,超额完成任务,达成110%的指标;到了在基层,大家再超额,达成了121%的目标;最后到了一线员工,他们向上层学习,继续赶超指标,最终达成133%的业绩目标。

    “执行力就是任用会执行的人。”

——柳传志

什么样的人有执行力?
    美国人曾做过一项调研,在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那些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都是哪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商界精英人物要么是哈佛大学毕业的,要么是从耶鲁大学出来的,又或者是斯坦福大学培养的…总之,一定是某知名商学院的毕业生。
    可是,统计结果却让人大为惊讶:五百强企业里面,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董事长也有二千多名,总经理和董事一级以上的是五千多名。为什么西点军校可以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领导人?
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

■ 准时

■ 守纪

■ 严格

■ 正直

■ 刚毅


    这些正好都是企业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所以当这些人才到了企业以后,他们的执行力非常好,可以不断的超额完成任务和指标,因此经常得到提拔,职业生涯不断的往上走,最后就做到了最高层级的领导者。
    在西点军校有几个重要的信条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1. 没有任何借口、只管执行。
    2. 合理的要求是训练。
    3. 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

   同时,西点军校对每个毕业生,都有7项严格要求:
1. 高尚品格
5. 个人的素质
2. 文化涵养
6. 终身学习
3. 职业的企图心
7. 健康和强壮
4. 社会责任


    此外,他们还有二十二条军规:
1.荣誉高于一切
12.细节决定成败
2.忠诚是一种义务
13.放弃即是投降
3.绝不推卸责任
14.信念至上
4.做履行诺言的勇士
15.保持火一样的激情
5.没有不可能
16.自信创造奇迹
6.无条件执行
17.永不满足于现状
7. 勇者无敌
18.敬业为魂,效率为先
8. 冒险是成功的前提
19.团队精神至高无上
9. 停止空谈,立即行动
20.创新才能生存
10. 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21.尊重每一个人
11. 没有任何借口
22.为自己奋斗
其实,我们仔细看,这每一条军规都是成为优秀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品质。    


04  执行力的运作方式

    “执行力就是在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切实执行。”
——麦克·戴尔
    戴尔电脑(Dell)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着极高的赢利能力。1998-2003年间,其平均资本回报率(ROIC)达到惊人的39%。同期,它的竞争品牌,惠普(HP)的平均资本回报率是13%,而苹果公司(Apple Inc. )只有 7%。
    戴尔电脑的盈利状况这么好,它的竞争优势就在于直销的商业模式。它取消了批发和零售环节,让公司得以降低产品的价格,将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客户。
    戴尔电脑经营思路非常灵活,它精心构建的网站,允许顾客自行选择与他们所需要的性能相匹配的产品配置,如:芯片、硬盘、键盘、鼠标、内存、显示器等,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要。
    同时,戴尔电脑还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使成本结构最小化,特别是削减存货成本,同时还能保证交货速度。
    戴尔电脑还利用互联网向供应商提供订单流的实时信息,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其结果是,戴尔的库存只有3天,而竞争对手,像惠普则高达20-30天。
    最为重要的是,戴尔的执行力绝佳,服务客户质量极高,非其他竞争对手所能匹敌!
    戴尔电脑每天所专注的就是怎么样把工作做好,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要踏踏实实的完成好。对于每一位客户,都要尽全力使他们获得最高的满足感。这才是戴尔电脑制胜的法宝!

    强大的执行力比辉煌的策略还重要,它是企业迈向卓越的核心竞争能力!

“观看视频”一起来充电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成为受欢迎的领导人
战略与执行 BLM业务领先模型
中层执行力—《财经文摘》—2007年第2期—龙源期刊网
执行力不强的深层原因
有什么样的领导力就会有什么样的执行力
员工的本职工作:执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