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课第四讲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鼓励的三种语言

第四讲:理念: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工具:表扬与鼓励  鼓励的三种语言

 

第一部分:理念: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大家好!欢迎来正面管教微课第四讲。今天我分享的理念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之一:“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创造了一个德文的单词Gemein-schaftsgefuhl”,真的很复杂,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英文单词与它对应,阿德勒最后选择了“社会利益”,也有人翻译成社会责任感。它是指一个人真心关心同伴,并且真诚地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一个群体中生活,并发展着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家庭也是一个群体,而且是最密切的群体,发展着最密切的关系。我们看到,所谓“品格”,其实就是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世界。而品格形成的过程,同样也是在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孩子也不例外。

他首先需要的是归属感。什么是归属感?归属感就是感到被接纳、被尊重、被支持、被爱。在家庭里得到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无条件的爱、接纳、尊重支持,同样,在学校里也是如此。比如孩子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成为一个整体。

其次孩子需要的是价值感。什么是价值感?即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能够为团队做贡献的、能干的。

归属感是由外向内,价值感是由内向外,一个想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一个想为他人做贡献,贡献自己的爱和帮助。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他得到了大人的认可、爱,也因为能够为他人做贡献而满足了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他难道也是为了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吗?

是的。他想要得到归属感,但是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所做的努力却很笨拙,于是从外在的行为上来看,就会惹人不喜欢。或者他用他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寻求归属感或者价值感,但是,在大人的眼里,却是不当的和不良的行为。

 

德雷克斯说: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差。

比如:一个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从医院里带回来一个小弟弟,小女孩发现爸爸妈妈给了弟弟更多的关注。小女孩的解释是:爸爸妈妈爱弟弟过于爱我,如果我表现得像弟弟一样爱哭、拉巴巴拉到裤子里、只喝奶不吃饭,那爸爸妈妈就像爱弟弟一样爱我了。于是她就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但显然这样的行为令爸爸妈妈难以忍受。

再比如,孩子特别想帮忙,当大人在做饭的时候,他要帮你摘菜;当大人在拖地的时候,他也要拿起拖把乱甩;当大人在叠衣服的时候,他也帮你叠几件。等等。但是,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起到的作用不是帮助了你,而是给你添乱。通常,我们做父母的可能会认为孩子有意捣乱,或者在做他不该做的事。但是,孩子只是想要帮助你、想为家庭做贡献而已。

但是,当大人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时,我们就认为这是不当行为。

 

价值感让孩子感到有力量。当我们批评或者阻止孩子帮忙时,你可以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

当孩子行为不当时,你可以问自己:“孩子想怎样从中得到价值感或者归属感呢?”

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并能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想一想:比较孩子给我们的“麻烦”,和满足他的价值感与归属感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呢?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价值感和归属感得不得满足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他试图在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和自我价值。”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孩子只不过想有所归属,想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理解了这一点,是大人更有效地帮助行为不当孩子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成为“密码破译者”,我们可以从孩子的不当行为中看到他背后的需求。“他真正想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虽然孩子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密码信息,但是当我们能够破译,理解他,并且能恰当地给以回应的时候,孩子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从而和我们有更好的关系,并变得更加合作。

 

阿德勒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抑郁症病人来找到他寻求医治。他告诉病人:“如果你遵从我的建议,我可以在14天之内治愈你的抑郁症。”他的建议就是: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事。

当一个人的价值感和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心理一定会出问题。要改变也很容易:为他人做贡献。

你愿意你的孩子首先在家庭里为家庭做贡献吗?

你愿意无条件地接纳你的孩子吗?

 

第二部分  工具:鼓励的三种语言

 

正面管教倡导不娇纵、不惩罚地养育孩子,“大拇指”“赏识教育”也深入人心。“多表扬少批评”似乎已经是深入人心。

但是,表扬究竟给孩子带来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关于“表扬和鼓励”的体验活动。

请你想象自己是一个孩子,听妈妈给你讲几句话。你专心地听,用心地体会,当你听到妈妈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是什么。

       

    100分!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奖励!

    我为你而骄傲!

    你这么听话,我真高兴!

    我很喜欢你所做的!

    你做的正是我要告诉你的。

    你是最聪明的!

    好棒!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你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高兴、很开心?你觉得自己很能干、妈妈很喜欢我?但是同时你也会觉得有些压力,你觉得自己必须保持好的成绩,这样才能得到妈妈持续的爱。你是不是也有点觉得妈妈似乎在乎你的成绩多过在乎你这个人?你再用心体会一下,你是不是觉得你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是为了妈妈而做的,你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你所做的,不过是满足了妈妈的愿望而已。

 

下面,请你再次想象自己是一个孩子,听妈妈给你讲几句话。你专心地听,用心地体会,当你听到妈妈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是什么。

    你付出努力了,你该得到它。

    你一定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

    你对此感觉如何?

    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相信你的判断。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听了这些话,你是不是也感觉很开心,但同时也感觉充满了力量?你觉得你是靠自己做成了这些事情,你的内心很踏实,很有平安,很有安全感,你会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你不怕失败,你也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只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去做。当你失败了,你不害怕,你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努力。你也不担心告诉父母你的失败,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很爱你。

 

这个活动是“表扬与鼓励”。两组话语看上去都是“好话”,但是给孩子的影响却是大大的不同。分辨两者的不同、了解它们各自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正面管教》这本书的132页有一个表格,列举了鼓励和表扬的不同之处。表扬和鼓励最核心的不同是:表扬是站在大人的立场,居高临下地评价孩子;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因为孩子做得好,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我才给你赞美。而且,孩子的成功是因为“听话”的缘故,归根到底还是大人的功劳。而鼓励,则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不看重结果,只看重孩子努力的过程;孩子的成果不是因为听命于大人,而是他自己努力、自己想办法、靠自己取得的。

表扬大的孩子,培养的是“他信”,“寻求认可上瘾”,他的价值体现在被他人的认可上,体现在他做事的成功上,所以他要表现得各方面都很完美。他很累,很紧张,但他不让人看到。他只呈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一旦别人不认可,或者做得不成功,则失去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他的世界轰然坍塌。我们看到那些心理脆弱的孩子,平时争强好胜、自我要求高,成绩拔尖,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有一天忽然就崩溃了。因为他在为别人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一旦得不到,就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所以,表扬大的孩子,在成功的时候会自大;在失败的时候则全然否定自己。

而被鼓励大的孩子,培养的是真正的“自信”,因为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因为大人表达了对他全然的信任,即使失败了、做错了,也相信他能够从中吸取教训,能够从错误中学习,所以孩子的内心是充满了力量的。他也会遇到挫折,但他不害怕,他可以把挫折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机会。他为自己而活,活得踏实、坚定,无论别人怎么看他,无论在怎样的境地之中,他都知道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同时,因为知道父母对他是全然接纳和信任的,在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他可以坦然地、无惧地寻求父母的帮助。鼓励大的孩子,在成功的时候,他不会忘形;在失败的时候不会被打倒。所谓宠辱不惊。

被鼓励的孩子,更看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把个人价值与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表扬大的孩子,则只关注个人的成功。

表扬像糖果,偶尔吃吃能让人愉悦;鼓励像主食,是人每天都需要的。鼓励可以让你的孩子看到自己是能行的,并且认可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而不是只专注于追求完美或者取悦他人。

 

我们知道“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我们知道鼓励是主食,孩子每天都要吃的,那么,究竟怎样鼓励呢?除了这八句话,我们还可以说哪些鼓励的语言?

正面管教把鼓励的语言归纳为三类:

   鼓励的三种语言

  ①描述性语言:我注意到——

  ②感恩或者欣赏性语言:我很感谢你——

  ③赋能性语言:我相信你——

第一种“描述性语言”,“我看到你今天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作业。”“我注意到今天你的字写得特别工整。”“这次你考到90分,比上次进步了5分!”描述你看到的孩子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地方,只描述客观事实,不做任何的评价。孩子感受到他真的被关注到了。

第二种“感谢性或者欣赏性语言”,“我谢谢你今天帮妈妈拎东西,让妈妈感觉很轻省。”“谢谢你今天吃饭这么快,让妈妈可以准时把碗洗掉。”不只是一个“谢谢你”,要说出孩子怎么帮助到你,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的话语特别让孩子有价值感。

第三种“赋能性语言”,就是赋予孩子能量的语言。“我相信你。”“你自己就制定出来了学习计划,我相信你会很好地执行。”“我相信你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我看到你这段时间学习很用心,我相信你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

 

无论是描述性语言,还是感谢性语言或者赋能性语言,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真诚,我们说出的话,是我们发自内心看到、想到的,不是为鼓励而鼓励。

二是要具体,有细节,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真的关注了他,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三是不评价。我们只需要说出我们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不对孩子做评价,不贴标签,比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这些是表扬的话,而非鼓励的话。

 

今天的课程内容就分享到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小的作业:每天跟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看看孩子有什么反应。期待大家分享到群里,既彼此鼓励,又互相学习,积累和丰富鼓励的语言。

谢谢大家的聆听,晚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正面管教》2、我们的做法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转载)
正面管教 | 不惩罚不娇纵的育儿理念(二)
《正面管教》
做个不吼不叫的父母真有那么难吗?学学这几招正面管教方法
孩子的不正当行为是在告诉父母缺乏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