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炀帝墓地发掘老照片:墓地太寒酸,千古一帝遗骸仅剩下两颗牙齿

【隋炀帝和萧后墓地】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扬州)被宇文化及缢杀,终年49岁。隋炀帝是公认的“千古一帝”,但千百年来关于他的墓地一直是个谜。2013年3月,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中,人们意外发现了两座隋唐风格砖室墓。经过考古发掘,最终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的墓地。

【隋炀帝墓地】(这是一组当时发掘现场现场的照片,两座墓地都非常寒酸,与两人身份完全不匹配,可谓真正诠释了成王败寇。)隋炀帝的墓地是方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志外,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

【隋炀帝遗骸仅剩下两颗牙齿】隋炀帝被杀后,“萧后与宫人撤漆床板为小棺,与赵王杲同殡于西院流珠堂。”而下葬之地则多次变动,“二年三月……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萧后令宫人撤床箦为棺以埋之。”再后来,唐军平定江南后,李渊迁至雷塘。也许正是多次的迁葬,使得遗骸绝大部分遗失了。

【隋炀帝(下方)和萧后墓地航拍】萧后的墓地则要小得多,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尽管萧后墓地没人任何文字信息,但是从墓地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确认遗骸就是萧后。

【国内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隋唐时期盛行一种功能型腰带,名为蹀躞(diéxiè)带。“蹀躞”一词,原本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后来指腰带上的饰物,系在有孔的带板上,用来佩带各种物件。佩戴蹀躞带是一个人身份的体现,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是蹀躞带中的最高等级,这只有帝王才能使用。

【考古人员在测量隋炀帝墓地】隋炀帝墓志铭文残缺不全,目前能解读出来的文字主要有,“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于揚州江都縣……於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隋炀帝和萧后墓地发掘现场】唐武德五年(622年),李渊以帝王之礼将隋炀帝再迁葬于雷塘,今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西北部。据传,李渊以帝王之礼下葬隋炀帝时引得天雷震怒,一声巨响击碎了炀帝的棺柩,更将炀帝尸体掀出棺外,而雷击之处,水漫成塘,棺柩连葬三次,连遭三次雷击,最后改用平民之礼才得以下葬。

【萧后凤冠】这是隋唐时期皇后的凤冠实物,非常有研究价值。萧后凤冠使用的材料有金、铜、铁、玻璃、汉白玉、珍珠、木、漆、棉、丝等10种;工艺则包括锤揲、焊接、掐丝、镶嵌、珠化、鎏金、贴金、铸造、錾刻、抛光、剪裁、髹漆等12大类,目前已经复原。

【萧后遗骸】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萧后病逝,终年81岁。唐太宗下旨以三品之礼“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经过对萧后遗骸检测,发现萧后身高约1米5左右。历经一千多年后,人们还能看到萧后遗骸,专家表示这得益于棺内大量保存的石灰对遗骸保持干燥起到了重要作用。

【陪葬品陶牛】萧后墓地出土的文物有玉器、铜器、陶瓷器等200余件(套),但也非常寒酸。萧后墓地通长12.64米,宽5.9米,残高1.6米。墓室东、西、北壁各有3个小壁龛;甬道两侧各有一小耳室,里面有一些陪葬品。

【壁龛里的陪葬品】据隋炀帝墓志文字,他被杀后至少重新下葬四次。

【壁龛里的陪葬品】尽管隋炀帝死后墓地寒酸,可他的功绩流芳百世,千古一帝实属名归。正如晚唐文学家皮日休评价大运河时所说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一个垃圾堆下发现神秘古墓,考古人员挖开后,结果是千古一帝
扬州:盗墓贼不疼考古人员不爱的垃圾坑里,挖出千古一帝
隋炀帝墓地考古发掘,难以想象的寒酸,遗骸仅剩两颗牙齿
建筑工地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发掘后被认定是千古一帝
隋炀帝墓千年谜题破解1
隋炀帝墓曝光:著名的萧皇后身高1.5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