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首禅诗,蕴含这多少人生智慧,治愈人心上千年
userphoto

2024.04.11 上海

关注

1

宋人有一首禅诗说: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天亮与黎明的钟鼓无关,明月也不是为了给夜行人掌灯照路。四时有序,万象更新,新生的都要顽强成长,再多的冰雪也不能阻挡春天来临。

2

春去百花落,
春到百花开。
事逐眼前过,
老从头上来。
莫谓春残花落尽,
庭前昨夜一枝梅。
[越南] 满觉禅师(1052 - 1096)

3

郑板桥曾在自己六十大寿的时候写下一句:

“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

人生在世,如不会俗事缠身,简简单单过日子,便是一大乐事。
正是凭借着这种内心平静安宁的生活方式,郑板桥才活到七十三的高龄。
有这样一句禅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们生于世间,本如过客,又何必多去在意世间之事,只有守住内心的平和,便是自在。
人生若能悠闲、从容不迫,便能品尝到生活的真味,把握生活的真谛。
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保持一种达观乐天的心态,则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心里的世界便无限宽广。

4

青灯一点映窗纱
好读楞严莫忆家
能了诸缘如幻梦
世间唯有妙莲花

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给他女儿的一首禅诗,当时他的女儿远嫁,十分想家,王安石便给他女儿寄了这首诗。告诉他的女儿多学下禅,禅学可以让这世间所有的挂念,伤心和烦躁变得安静下来,一切犹如虚幻般。

5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李世民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回,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一、注释
1.幡,寺院中常用之物,代表佛的威德所作。其状犹如大将之旌旗。
2.写虹:描绘彩虹,意思是飞腾在空中像描绘的彩虹一般。
3.纷披:和缓。
4.依回:往复回环。
5.掣曳:牵引。
二、译文
你飘拂若霞似电,
你飞扬绚丽如虹。
你飘逸在烟雾里,
你飞腾在白云中。
依依地你随意招摇,
悠悠地又随风而去。
你这无翅的轻薄子啊,
何苦如此在空中折腾?
三、赏析
唐太宗为一代雄主,其武功文治为史家所称道,此诗所表现的大乘空观,对这位明主而言,应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诗歌首先极写殿前幡的千姿百态:她艳丽,如虹若电;她生动,低飞高举;她依依随人,又飘飘随风。然而,作者的一双慧眼却早看透了她本质的轻薄,她的招摇全不过是弄空而已。由此,对不可一世的她,作者反倒生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此诗中的殿前幡,成为尘世里万法之象征,此诗也就表现出唐太宗的空观。
这首诗,令我们想起《坛经》所记载的一段公案:“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幡动,一僧云风动。惠能云:'非幡动、风动,人心自动,印宗闻之悚然。”唐大宗诗未如惠能悟得透彻,但此诗却自有一种禅悟的智慧。
四、作者简介
李世民(599—649):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天下大乱,他帮助父亲起兵反隋,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之变”后,立为太子,不久登上王位,史称“唐太宗”。在位期间,多所作为,天下大治,史称“贞观之治”。太宗对佛教禅学深为留意,贞观朝译经建寺颇多功德之举。《全唐诗》存其诗1卷。

6

宋代高僧慧开禅师有一首著名的禅诗,

《无门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是青松恶是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7

菩提偈
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

仲殊·润洲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著名七绝。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评道:“僧仲殊'北故楼前一笛风'一首,亦唐人佳境。”

首句点题,在千古名胜北固楼前,耳边是风中捎来的悠悠笛声,是何等令人惬意。更不用说,春日晴和,白云缕缕。只不过在这自古人文荟萃的江南,连白云都折射出历史的馨香。一个“断”字,不仅绝妙地拟态,也折射出历史的悠韵。往事已成悠悠烟云,只有春色永驻人间,灵性的自然才不管你什么朝代兴亡,依然芳草萋萋,在早春二月就绽放出无限的生机,在如朦胧诗般的烟雨中显得青润可人,惹人爱怜。在这幅美妙的画卷面前,其中饱含的禅意,读者自可各有理会。

9

白鹭立雪,愚者看鹭,

聪者看雪,智者见白。

《格言联璧》中曾言:“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翁同龢曾写过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王小波说:一味的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人这辈子,总会遇到坎坎坷坷,起起伏伏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选择,以及怎样的活法,其实是靠认知决定的。
认知高低,决定了在面对相同的人生境遇的时候,会有怎样一番不同的表现。
说白了,一个活得通透的人,一定是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的。
如此,便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做到,面对急事,让自己缓慢下来,面临大事,让自己安静起来。
最终,淡定地远离破事,真正将专注力,将心力放在投资自我上面,然后去成就自己的目标,人生的理念。

10

齐己禅师
《怀终南僧》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
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
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一、注释
了因:《因明大疏》卷上说:“因体有二,一生二了。如种生芽,能起用故名为生因;如灯照物,能显果故名为了因。”这里用了两个比喻,如种子生芽,这是“生因”; 如灯照物了然可见,这是“了因”。
二、赏析
禅者和俗人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优美平和、自在自为的自然世界,一个是丰富复杂、矛盾丛生的现实世界。此诗以禅者的眼光把这两个世界加以对照。第一、二句,这个“了因”就是以智慧显出因果,照见佛教真理,就是大彻大悟。这就是齐己在比较两个世界时定下的标准。在这样一副有色眼镜下面,现实世界人们的各种政治、经济、伦理关系等等是那么复杂,那么卑琐。在这种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凡夫俗子的心神是高度紧张,人格是极其卑微的。所以在纷纷扰扰的尘俗,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最复杂的京城中过了一段日子之后,特别希望能逃离这种环境。下面就把重点放在写终南山禅者的世界上。颔联“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写他逃出了纷杂的尘俗世界,远离了在这世界中生活的芸芸众生而深居于山林,并且自此之后不再返回。这里仍然着眼于对照,“一去不来”可见此禅者对尘俗的厌倦以及对山中禅师生活的喜爱。“万重千叠”写出了他与尘俗相隔之远,这是因千万重山的阻隔而造成的客观上的远,但更重要的是原来紧张的心理得到了放松,他的心已远隔凡俗、远离尘世。颈联“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先写终南山之景。终南山又名太白山,李白《蜀道难》中说:“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山只有鸟飞的路,就是说人无法通行,这是极言其高。此诗用了李白的诗句。(按,太白山海拔3767米,气候极冷,背阴处终年积雪,是长安八景之一,民间有 “太白积雪六月天” 的说法。)所以在春天里,当山下的世界万物萌生、百花斗艳之时,山上却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原、一个洁白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洁白无尘的世界,终南禅者身在萝龛正趺坐入定,因离开尘俗而放松下来的意念、心神,现在又进入了更高更深的境界,那是息心冥想、无我无念的境界。
尾联二句,乍看去,又跳开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写到萝龛之外风吹衣巾的景事,随即戛然而止,令人不知何以。其实这里用了禅门的一个公案,有两个僧人见风起幡动而展开了争论,一说 “幡动”,一说 “风动”,争论了半天仍不得结果,慧能禅师则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那么可见,这里仍在说禅者的内心世界,用的是反衬手法,意为风吹动着衣巾,然而却吹不动禅者的内心,因为此时的他 “心如古井,微澜不起”。
三、作者简介
齐己禅师(864一约937):俗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曾住江陵龙云寺,自号衡岳沙门。性颖悟,善琴棋书法。诗多登临题咏、酬唱赠别之作,为时人称赏。间有宣扬佛教出世思想或反映民生疾苦之作,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著有《白莲集》等,《全唐诗》存诗10卷。

11

《答讲僧》

宋·朱炎

四大不须先后觉,六根还向用时空。
难将语默呈师教,只在寻常语默中。

四大,佛教中指地、水、火、风。四大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故亦可代指人身。

六根,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它们分别具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功能,亦称“六识”。六根六识乃“心所依者”,为 “有情本”,《金光明经·空品》云 “心处六情,如鸟投网”,故也称“六情”。

诗前二句讲无非空、空空如也之奥义,后二句讲禅机不可问、不可说之妙理,全篇开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法。

12

《湖外遥怀些翁》

王夫之

心心长不断湖天,满月孤星旧有缘。
野烧三叉余幸草,湘流九面惘胶船。
寒深鹤带尧年雪,海阔龙分佛口涎。
闻说当机唯一指,皈心欲扣逆流舷。

尾联表达诗人欲向些翁问禅、皈依佛法的心愿,它由二、三两联自然引出。《景德传灯录》第十一《金华俱胝传》载,俱胝向杭州天龙和尚问禅,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即大有所悟。以后别的僧人再来向俱胝问禅,他都竖一指答之,不作他语。临示寂时说:“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从此“一指头禅”便成为一则著名公案,在禅家之间相传不息。佛家认为众生都顺生死之流懵懂度日,堕入因果轮回。佛教则能使人超脱生死,由初果须陀洹,断以下三界之惑,渐逆生死之流,而趋涅槃之道。
王夫之在这首诗中所反映的徬徨苦闷的思想状态,在当时抗清志士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在斗争失败后,找不到出路,心念俱灰,往往很自然地转向佛法以求精神上的疏解。另一位抗清志士方以智失败后出家为僧,曾写信劝王夫之同归空门。王夫之虽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剃发为僧,但思想上未尝没有过这种念头。当然,佛法是否就真能使他们完全忘却亡国之痛,遁入空门是否就真能远祸避害呢?那就看个人了。些翁本人不就是终于没能逃脱世网吗?
三、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衡阳人。

13

《斋居》
宋 陈师道

青奴白牯静相宜,
老罢形骸不自持。
一枕西窗深闭阁,
卧听丛竹雨来时。

14
圆至禅师
《寒食》
月暗花明掩竹房,
暮寒脉脉透衣裳。
清明院落无灯火,
独绕回廊礼夜香。

14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苏曼殊

契阔死生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肠已似冰。

任访秋在《苏曼殊论》一文中,认为此诗“说明一个富于感情的诗人,但却要作断绝尘缘、舍下五情的比丘,这是多么的不可能。但曼殊以最大的克制力来抵御外缘的侵袭。表面上似乎是行云流水,悠然自得,可是心灵深处的痛苦,又使他不能不发露出来,这就表现有“无端狂笑无端哭”的样子,像是一个神经上有毛病的人,而实际上这正是他思想感情的如实写照。

第一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这是一种无奈的绝望,还是出尘的超脱,还是一种心理矛盾的气馁?也许他已看淡儿女情长,彻底超脱了!似乎又是对于凡俗的依旧恋恋,这该是一种孤独后的彻底绝望!这句不禁让人想到《诗经》里《击鼓》一节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死离合,与她已山盟海誓,握紧她的手,与她偕老到白头!在后人眼里,本是两个相爱男女之间的生死盟誓,一种对岁月静好、相守到老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白云苍狗,缘聚缘散,有多少在爱中深陷的人会以性命相见,以至斯守终身呢?如是,则爱已超越了世俗与生死,不枉彼此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了!第二句“行云流水一孤僧”,这句顺承前句,先果后因,点明自己身为行脚僧,放荡不羁,随处漂泊,以此表明不能“契阔死生”的原因。表现的是一种飘逸、洒脱和出尘的凄美。最后“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表达了我行我素,全无顾忌的行为方式。心底是何等的凄苦,从中感受的是一个作为性情中人的情感丰沛的苏曼殊,也正因如此,他的诗作无不具有一种撩人心魄的韵致。

15
本事诗(十首选一)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16
《和宋贞题城南草堂图原韵》
弘一法师

门外风花各自春,
空中楼阁画中身。
而今得结烟霞侣,
休管人生幻与真。

17
《道吾山》
谭嗣同

夕阳恋高树,
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倚鹤,
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
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
啾啾阶下蛩。

18

《改业》

白居易
先生老去饮无兴, 居士病来闲有余 。
犹觉醉吟多放逸 ,不如禅定更清虚。
柘枝紫袖教丸药, 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 一时改业意何如。

19

色空无碍颂

敬安禅师

树枯自回春,心空岂滞境。
灵溪虽湛然,不拒花枝影。

20
出定吟
敬安

禅宫寂寂白云封,
枯坐蒲团万虑空。
定起不知天已暮,
忽惊身在明月中。

恬淡自若
身来去无痕,行止皆随缘。
世间何须问,梦里即是真。
——唐代·鸟窠


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颗宁静之心,恬淡自若中,自有一番风景。


退而求其进
青秧满田插,俯首见天镜。
唯有心清净,退一步亦前行。
——南北朝·契此


以平常心面对世事,才能洞察生活的真谛。无论顺逆,都以平和心态对待;关心他人,方显修养,智慧之人懂得退让之中自有进取。


自由逍遥
山涧流水无意涌,云归山洞自然心。
若能人生如云水,处处春光无限好。
——宋代·此庵守净

人生若是一场梦,那就带着一份逍遥去体会,淡泊中前行,笑对人生,唱遍旅途。

随缘聚散
晨观红花满枝头,夜见落花空林中。
人生若比花一般,得失聚散皆随风。
——唐代·龙牙


世事无常,得失由缘。经历之后方知修行,远行归来,方悟聚散非终。


寻找内心的春天
寻春终日春难寻,越岭云深路更深。
偶遇梅花香自来,枝头春意正浓。
——唐代·无尽藏


生命旅途,不论经历何种风雨,最终都愿归于一片宁静,守望时光,让日子在清茶间淡然流淌。


逍遥自在
世间万般皆下品,唯有心自在。
独享松风清雅乐,月下微笑,与天为邻。
——宋代·慈受怀深


轻舟荡漾,醉眼看尽世间繁华。与云与鹤同行,漫步人生路。

欢乐人生
何必蜗牛尖上争高下,人生短暂似石火。
贫富随缘都应乐,不笑人生枉然过。
——唐代·白居易《对酒》


宽心包容,拥抱世间难以承受之重;笑颜常展,对待可笑之人不以为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间最好的放生:放过自己
【格律诗词】淡雅如兰词作新辑
凡尘俗影-我欲乘风飞去
不问远方多牵念,莫说尘俗何其怨
好听DJ情歌《旧病还需良人医》《不再让爱流泪滴》《今生无缘最爱的你》《不过是你的路人》《来生不愿错过你》《想念难入睡》《人生就像一趟列车》《走在红尘俗世间》
经典佛语禅语25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