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忙说明你重要,不忙就麻烦了

遇到的许多朋友都跟我说,很忙、太忙了。我心里懂,他们是骨干,在负重担当,在努力进步。忙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干活挑大梁的一定忙,不忙的人有问题了。

1.忙意味着什么?

忙是一把尺,它将人在职场的重要性划分出了层次:忙的人与不忙的人。这可是不同能力与作用的两类人。忙是工作需要你、依靠或离不开你,或你干的那份工作重要,甚至是别人难以替代。能忙是因你有能干、有用有效,表明你在担当、很重要,或是台柱子,进入了核心圈子、重要岗位。职场上怕就怕进不了忙的圈子,在一边眼看别人在忙,而自己被边缘化了。

忙者一定具备能力才干,还得有工作态度。领导者从来喜欢用能力强、积极主动的人,用顺手了更离不开你。谁愿意使用能力弱的?能力不足轮不着他忙,也忙不出好结果;谁愿意使用不主动、责任心差、不积极参与的人?有人计较而不愿多干,领导当然不喜欢用他。能力不行可以培养提高,但态度不行绝不能用,用了麻烦多,不如不用,或自己干得了。有些领导者常常自己动手多,原因也有找不到强手帮忙,或也是部下成长的机会。

忙者要淡定,因为忙人一定在骨干圈子里,挤进这一层不易。社会充满了竞争,队伍不时地调整,少数人在忙忙碌碌中占领了重要战位,挤出了多数人。别抱怨太忙,许多人还忙不上呢。因为不进则退,想要不忙、退步也容易,只要耍几次态度和做得不好,或许领导以后就慎用或不再用他,自然被废出忙的序列。

2.忙才有长进、机会

年轻人应当让自己忙起来。在一个充分市场、充分竞争的社会中,要想在同一批进单位的同事们中脱颖而出,还想超越师兄师姐们,不忙行吗?后来者资格、资历与业绩不如人,按部就班排队熬时间机会不多,只有提速超车才能步步超越。机会靠努力,用业绩来证明,唯有如此。

后来居上靠才能去超越,不忙岂能成功?忙中练就才干,形成业绩表现。忙是个积累才干的过程,许多人常加班忙到深夜,思维不停,水平自然提高了。忙而成熟快,忙者接触的事多、层次高,涉及难事要事、经营信息机密,处处受到锻炼。尤其在参与决策过程中,能与领导一起共商对策思路,可提高本领、开拓眼界和提升思维。如果有的事交给你去落实,这不就占得先机是个难得机会吗?被重用、被信任者机会多,表现当然更显眼,容易出成果,领导更了解他、会帮助关照他。

为什么有人忙不起来?要么是工作不重要、能力不显著或不被重用,要么是自己不努力、能力不够强或关系不够,总有原因。这样的人如果还想干事,就得快变换状态,或改换个工作、岗位,去重新奋起。

3.忙与闲的规律

世界总是有人很忙、有人不忙,能进入忙的那一层次也不容易,绝不是谁都能变成忙人的。老天也讲公平,付出才有收获,付出更多机会更多。

有这样的现象,哪个单位都是一些人特别忙,他们数量不多,大概也就二三成吧。单位与领导都依靠他们,有事总先找他们,靠他们做重要的事,他们做事让人放心踏实。有的人忙得想休个假都难,似不可替代——形成独占性。

有这样的规律,若把那些最能干、最忙的人都集中起来,过不多久,忙闲结构会重新分化,仍然只有20%-30%的人特别忙,其他人变得相对空闲、能力退化了。因为市场总是一部分最突出,单位只有一部分人最重要,工作总是一部分最难做,其他是次级的、维护的、辅助性的,或无须太忙的。

忙与闲都是工作的规律、用人的规律、成长的规律。一个单位不要、不会让所有人都忙,否则说明这个单位未成熟运转,那些成长快的业务与部门总是缺人,当然忙;也有的是工作安排不妥,人们白忙乱忙,效率不高。尽管银行都已成熟,但市场并不平衡不充分,业务分布也就不合理,忙的忙、闲的闲,其中有管理问题。总体看,忙的部门在生机勃勃中发展,闲的部门在无事生非中有危机,闲起来更难受更难管,历来如此。

4.领导应当清楚

当领导的应当很清楚,下属中谁行谁不行,谁最忙真忙,谁能力最强最能干,谁态度最好主动挑担子,也清楚谁上下班只为一份薪水。不清楚就不该当领导,不会是合格的领导。

但当领导的必须懂得,那些长期忙碌的、主动担当的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与努力,做出了许多额外的、超越薪酬的贡献。因此,领导者要记住、要奖励、要不断培养他们,符合条件的要提拔使用,才能安抚和激励更多的人。对他们的付出不能认作应该的、分内的、必须的,装着不知道,动辄很严厉,这样不道义、不公平,叫做自私。用人就要关爱,把他们放在心上,有机会要成就他们,否则谁都会生怨。只有当人们看到你的真诚和为人,才会聚集在你的麾下,跟从你去奋斗,愿意付出,更加忠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
应时刻有一种能力不足的危机感
职场,从来没有什么“怀才不遇”!只有......
中层领导对上级领导常犯的错误。你知道多少?
职场思维的三大误区,方向不对,你的职场只会多走弯路!
害怕与上司交流, 怎么办? 答案就在这一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