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易经究竟是为了做什么?

《论语·子路篇》记载了孔子的一个观点:“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意思是说南方有人是这么说的,人如果没有恒心的话,是不可以做巫医(巫和医在古代是相连的,还有种说法是医源于巫)的,必须要有恒心,才能当好医生。孔子很赞成这句话,就引用了这里“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如果不能永恒地坚持德性,有时会遭到羞辱。在这句话之后,孔子接着说“不占而已矣”:不要去占卜。这是指人要有恒心,懂得守恒之道,就不必去求神问卜了。

学《易经》不是为了占卜,好多人听了课程后,总问我一些关于如何占卜、解卦、起卦的问题。其实《易经》每个卦都在讲一个主题,只要把它六十四卦的含义理解了,遇到事情时直接与相对应的卦联系起来,而非去抛铜钱、数蓍草,然后看该卦怎么说,六根爻的变化过程,不要去看结果。九三爻是“贞吝”:有遗憾。比方说我算出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就有遗憾、不能成功呢?那就错了。九三爻说如果我们的恒心不够,不能去坚持德行,那肯定是有遗憾的。所以孔子说“不占而已矣”。荀子也说过:“善为易者,不占”: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去占算的。

马王堆帛书有一篇叫做《药》里面说到:孔子说:“我学《易经》是‘观其德易而也’。”我只去观他的“德”和“易”,“德”是道德,“易”是易礼。

康熙皇帝勤奋学习,他曾谈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八岁‘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他八岁的时候学《大学》《中庸》《训诂》,这些他都是“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有什么问题他都要去咨询其他人,包括他的老师,一定要把问题了解清楚,求得大意而愉快。他读《四书》《五经》《尚书》,这个《尚书》是非常难的,他都要把他搞清楚。接着他说,“读大易,观象玩占,实觉义理悦心”:学《易经》,他是观卦象而把玩这个占,最后他觉得易礼(就是孔子讲的德易)是最使自己心中愉悦的,所以我们要把玩易经当中的“德”和“易”,“德”首先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不会有羞辱的事情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品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华夏邵雍 | 读《易经》九大规律 受益无穷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篇第十三·22》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
易经(324)升不疑人
《易经》与和谐人生
不足万字:《易经》真的难学吗?掌握这些经典字词语句,容易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