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一】

存在与虚无-

不知道怎么的,读《存在与虚无》就成为了我一个久未实现的夙愿。因为这书实在难找,

书店不卖,网上不刊,我都差点想邮购了(好象三联有个版本)。还好,就像海德格尔说的一

样,事物总是呈现在因缘之中,既然我有此意向,这事物就会有与我照面之时。但令我没想到

的是,这个因缘之点竟然会集在一个旧书店里,一看到此书,立马买下,价钱很便宜,不到一

半,而且是全新的,这不禁让我感叹:谁跟它怎么没缘呀! 萨特在《虚》中是这样来理解人自

身和他的存在的:“人是自为的存在,即是说,人是对他自己是什么以一种有所作为的方式的

存在,他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自身的。正是因为

他具有时间性,所以人不像一棵树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者,而是一种总是显示

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

不存在。而‘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无’。因

此,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的选择,正是在自由的选

择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是,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所有的后果和责任。” 以上

是从编者序里抄出来的话,因为我还未完成这书的阅读,所以为了要在这里先来个总括性的描

述,我不得不借用别人的话,其实,是在借用别人的理解,而且正因为是借用,我才发现,如

果到最后要我来写这个总括的话,我可能是不会这样写的,这倒不是因为他在乱写,而是因为

写得还不够精彩。

第一卷第一章

如今这80页的阅读,只是我对本书导言部分的把握,对导言三遍下来的反

刍充分地带领我进入了萨特《虚》书的境界,也就是进入了萨特明显的现象学思维的境界,此

时,萨特传记中对他第一次接触现象学事件的描述正历历在目,的确,正如萨特自己说的,哲

学就应该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哲学,而不是书斋里的文字的思维的游戏,当一种能够把弄我

们面前的一支活生生的高脚杯的哲学竟能存在时,风华正貌的萨特渴望赴德求学的心情也就活

生生地被揭示到我的面前了。 现象学不是一门普遍意义上的‘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态

度、一种精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

那样来看它。现象学当年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声势,想来也是合理的,我们难道不是在先入为

主的情况下来关照一样事物的吗?如果说先入为主的是一些不大碍事的东西也就罢了,可是,

一旦牵扯到关键性的问题,我们的先入为主就是致命性的,扼杀的不只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与

关照,还有我们的整个意义世界的基础。所以现象学要指涉‘存在’问题,所以现象学要‘走

向事情本身’,全都是因为我们以事物不是的样子来使事物‘是’这样。海德格尔说我们遗忘

了‘存在’,这足以导致一切‘存在者’的基础陷于荒谬与崩溃。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伊始就

正式迈入二元论的圈圈,虽然作为其第子的亚里斯多德似乎对此兆头有所领悟,在他的《物理

学》中企图一探‘存在’究竟,但依我们后世看来,其不过为一‘回光返照’罢了。到了笛卡

儿,他的‘我思’也只是一种‘努力’,有一线现象学的曙光似乎射进了他那间破陋的小屋,

但恰好没射入他的眼中,而是射入了他的火炉中(据说笛卡儿就是在这火炉旁感叹‘人生如

梦’的)。他想用‘我思’来统一精神,而把物质留给了‘广延’,并且还有一个自因的‘上

帝’,所以,他不是对柏拉图哲学的反省,而不如说他走得更远,走到了三元论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德格尔与战后的法国哲学
萨特 |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
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获取的理性感悟,送给哲粉!
每日荐书20210621
读萨特的《厌恶》
萨特35周年祭 | 虚无与自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