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阴阳和(合)之学术

开篇言

今日建了专题:道之阴阳和(合)之学术,为什么我要建这个专题呢?

因为我用古人的学习方法,诵读《道德经》等,在诵读过程中,让我参悟到了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是执古之道的纲纪、法则。“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一百遍你会爱上它!道教有“千遍通神,万遍通真”之说,不践行又怎么去体悟呢?我体悟到古人的诵读学习方法,真是妙极了!您、他愿意与我们同行吗?哈哈哈……

道阴阳和(合)之学术

一: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一):《道德经》文中的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从以上经文可知:道为物混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道法自然。道之物象乃精、真、信。精指生殖之精,包括男性之精及女性之卵。也表人的心理状态,故为阴,精字的谐音经。真字在《说文》:“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也就是达到宇宙最高境界慧智天人和(合)一、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刘丰老师用科学语言来概括就是“智慧空间N维(N趋于无穷大)”。故为和。信字拆解后为人+言,人说话也,为动,故为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视需用眼,眼能动能静,故为和。听需用耳,耳不动能听,为阴。搏需动用身体,故为阳。这是执古之道的纲纪、法则。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二):《周易》与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从《周易》可知:一阴一阳乃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讲阴阳变化的现象,由太极产生天地阴阳(两仪),天地阴阳产生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在自然界即春、夏、秋、冬四时,四时又产生出天、地、雷、风、火、水、山、泽八种自然万物,即以八卦为象征。太极表道之阳,两仪表阴阳,每仪一爻,四象表阴阳运动的过程,每象二个爻,八卦表万物,每卦三个爻。八卦互相重叠有六爻,共六十四卦。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应该有两种断句: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断句一是有,二是阴阳,三是万物。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万物”。这样断句一一(无、有)指一阴一阳,二二指阴阳之四象,三三指阴阳变化生万物之自然之象。三表八卦的三个爻、八卦是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八互相重叠有六爻,共六十四卦。六为坎卦,坎为水,《道德经》:“水几于道”。《生命之花古老的密秘》文中讲到:六是生命之花的最小数,数字6象漩涡状态。从第2种断句可知:《周易》与《道德经》的道阴阳和(合)三混而(二)为一学说相应。

(三):《黄帝内经》与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黄帝内经》:“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黄帝内经》:“从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黄帝内经》:'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黄帝内经》:“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黄帝内经》:“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黄帝内经》:“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三阴之离合也,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数术。”

《黄帝内经》:“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由以上经文可知: 五运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的纲纪、变化的父母、生杀的本始、神明之府。神在天为玄,在地为化,在人为道,道生智,玄生神,神化天之五气风热湿燥寒,地之五运木火土金水。在天为气,地成形,形气相感而生万物。天地阴阳之气的多少,是用三阴三阳来表达。用寒暑燥湿风火之物象的三阴三阳来表天阴阳之气。用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天之五气风热湿燥寒,运化地之五运木火土金水,上承天之气,是以上下感召,而三阴三阳之气,天地所共有。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木火火地之三阳,金水土地之三阴。地也有三阴三阳之六气。天为阳,天有三阴三阳之气,是阳中有阴; 地为阴,地有三阴三阳之气,是阴中有阳。天五地六,天六地五。用太阴(为开)、厥阴(为合)、 少阴(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其合于人体的三阴三阳来表阴阳之离合。《道德经》: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为万物,万物皆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冲和(合)为一。故《黄帝内经》与《道德经》的阴阳和(合)三混(二)为一相应。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讲了宇宙、人生及身体的历程。讲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是怎么和(合)阴阳之道而存。其目的是帮助我们人们证悟道!和(合)道而存,乐活于世。

(四):《庄子》与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

《庄子》:“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从这些句子中就可看出庄子对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的讲述。故《庄子》与《道德经》的道阴阳和(合)三混而(二)为一相应。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道德经》文中讲的道阴阳和(合)三混而(二)为一是执古之道纪、法则。与《周易》、《黄帝内经》相应。也是三玄《道德经》、《周易》、《庄子》的共通之处。

道阴阳和三混而(二)为一是从无到有,从零(无)到一(有),一演化为二(阴阳),二演化为三(八卦)的过程。也是从一一(无、有)之一阴一阳,二二之阴阳之四象,三三之阴阳变化生万物之自然之象。也就是道阴阳和(合)三混而(二)为一的过程。即一为三,合而言之,三混而(二)为一,通谓之虚无自然大道归一体。万物一也、三也都离不开二(阴阳)。三指天的核心状态其中有明显的物质运动形成的漩涡状态和暗物质形成的漩涡状态,均为阴、阳两方面对立统一为一体的和的状态,是生命之能源。

这是原创文,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

至虚极(若悟圆)写于2019/8/1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形成
胡不群老师《黄帝内经》讲稿(一)
阴阳的变化在人身上是可以推测的
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道德经》第42章:2.“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对冲而运动,最后达到太和。
阴阳的几种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