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的反省不是自责与推责,而是掌握因果法则,透过现象看透本质

在教学上我一直在反省,反省使我进步,但反省也是一门技巧活,反省不是一种自责行为,而是使用因果链条来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反思的方向。



假如反思陷入了自责的境地,那么则会慢慢地变得自卑。



所以我们在反思之前,首先要把反思和自责区别开来。

同时反思也不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在别人身上,推卸了责任就认为反思完成了。



反思我们不应自责,同样也不应该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别人,要不然很容易错误,不仅找不到出路,反而会让自己陷得更深。

一 反思使我进步。


作为一位教育研究者,有些时候我也困惑过,到底研究的这些理论是否经得起实践,而有些时候显然效果并不好。


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例如这个学期我全面实践的希望通过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替代重复的练习。但通过结果来看,显然效果极其有限。之前我反思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些更好更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本身无用,而是对于学生来说懒得不去使用。



所以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替代不了反复的练习,尤其对于小学生没有学习自主性的学生来说。在我以后的教学上,我就不那么重视学习方法,更应该强调多练学生多讲。



当然反思更重要的是汲取错误的同时,也要总结对方的经验,否则很容易把自我陷入到悲观的情境中。


我一直非常乐观地相信我的理论多数是对的,所以我愿意积极主动反思,然后研究出更先进的理论,先设想,再实践,继而反思得出结论。而且这个反思是经得住推敲,不是臆想的结论,符合因果链法则的。

二 自责和推卸责任式的反思害人不浅



根据我和家长的一些互动,我得出了一些结论。

很多父母和孩子自责式的反思不应该推崇,这种自责会让人陷入自卑的状态中,我们可以把责任主动揽在自己身上,但不应该过于自责,自责往往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副作用极大。


当然,愿意主动承担责任陷入自责的还是稍多,多数人反思方式莫过于把责任推给别人,例如孩子成绩差,全盘把责任推给孩子,不努力不学习等等,同时现在把责任推给老师这股风也极大。

诚然是如此,但是却极少有家长反思,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努力?为什么不愿意学习?



其背后的因果链到底是什么?很少人会去深度思考这个问题。



只是一味地责备孩子,各种威逼与利诱这是亲子教育的现状。



真正关心孩子会怎么想?他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不好?应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或者该创造什么样的机会给孩子,这才是反思的方向。



很多人脱离了因果链去反思问题就显得极其肤浅,找不到问题的根本。



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地归为孩子身上,其次把问题归结到老师身上,却不反思自我。



其实现实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残酷,例如今天我告知家长已经把试卷拍照,需要家长私聊。



一个40多人的班级,只有两个家长问过,真正关注的是孩子考试的真实做题状态。



大部分的农村家长只顾着批评孩子,却没有进行更深度的哪怕一次反思了。



一次期末考试结束了。



孩子不关注自己学习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家长也无心关注,那么所谓的反思可能就是家长动动嘴,孩子在那一刻觉得有点难受,仅此而已。

三 更科学的反思技巧,那就是透过因果链分析其背后的真相,透过现象看其本质。



一直以来,我把我写的文章定义为写给真正重视教育的家长。



在农村教学,普遍和农村家长接触,让我感慨到,大部分农村家长并不真正关心教育。所谓的关注,就是问考得怎么样?然后就没有了。


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命中注定就是比农村里的孩子幸运,他们的父母会更加关注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



真正的关心不应是浮于表面,而应是深入底层的。



还是会有很多家长非常重视教育,但是反思的时候却错了,这让我有写作的欲望,希望更多人少走弯路。



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然我们没法一概而论,每个孩子他成长过程中学习绊脚石都不同。



例如有的孩子基础差的,那么他会慢慢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丢失了学习的信息,把学习变成极其痛苦的事情。父母要做的是手把手地教他,也包括补习,让他提振信心,尤其是一二三年级的时候。



例如有些孩子很努力,但似乎学不会,可能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不够努力,而是他在学习上没有掌握更精进的学习方法。


还例如有一些孩子学习上其实上是没有自主性的,就会陷入一种假努力的状态,虽然家长很用心,甚至时刻叮嘱着孩子,但是学习效率实际上非常低,他只为了应付家长。



我举这三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里反思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需要透过因果链法则去探寻其本质。

结语:



很多父母过于自责是不对的,很多父母只顾着怪孩子老师也是不对的,更应该尝试性用因果链的法则去深入思考其背后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找准了本质,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着实有效的解决问题。

很少人能够意识到“错误归因”后果极其可怕,例如孩子不听话往往不是因为打得太少,而多数是因为缺少被爱;例如孩子成绩差不是因为学习时间太短,而多数是因为仅有的时间都没有足够认真。举一个更实在的案例来说,我们赚不到钱往往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赚钱本事,对于多数人来说是因为没有原始资本,输不起而没有了尝试的勇气。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成绩上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差,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好。


作为父母,我们分析孩子无论学习上成绩的好与坏以及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一门技能,这门技能的核心就是是否掌握因果链法则看透事件背后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97季 因果
孩子七岁前不教育好,父母往后就等着吃苦,坏习性养成终生难改!
人生错位28年(七):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切都有因果。
请教会孩子大声地说“不”
【中国家长砍向孩子的“十把刀”】值得反思!
毁掉一个孩子仅需7步,80%的家长正在做!(家长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