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集血标本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1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当

不同的检验标本需要不同的检验容器.采样所用的容器

是否恰当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之一.常见的使用容器

不当有以下情况:血清标本使用有抗凝剂的试管:全血标本使

用干燥试管;血培养标本使用未经消毒的,密封不严的培养瓶

或不按无菌技术操作造成容器污染而导致杂菌生长,培养失

1/7页


败.这些都是由于标本容器使用不当人为造成的错误.因此, 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必须按要求进行采集和 使用.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 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动作应迅速准确.

2采血的时机不当

血液中的很多成分易受饮食影响.血标本做生化检验, 应在病人空腹时采取.但某些病例的空腹血也可使检验结果 受到影响.常见原因是:取血前一天晚上病人大量饮酒或半夜 加餐,均会使空腹血待测指标发生变化.取血前使用药物也会 影响检验结果,在临床上常常遇到病人血糖浓度很低.可病人 一

般情况良好,调查发现病人输入大量维生素C.使血糖测定 结果偏低;做细菌培养,在使用抗生素之后留取标本,会使培 养阳性率降低.因此护士要根据检验内容.事先通知病人,向 病人交代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严格掌握标本采集的适宜时 机.

3采血部位不当

临床上有个别护士贪图方便.直接从输液的针头上接上 注射器抽血,或静脉点滴时从同一血管近心端采血标本,使检 验标本含有大量新输入的液体;血气分析标本取静脉血送检; 这些都会使检验结果与病人病情不符,因此对输液输血病人, 采集血标本时应在对侧肢体采取.血气分析标本应采取动脉 血.

4采血量不当

取血时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抗凝剂试 管.不同的抗凝剂试管,要求的采血量不同.要注意抗凝剂与 血液要有一定比例,不能过多过少.并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摇 匀.血抗凝剂过多,易造成血液稀释,结果偏低,样品渗透压改 变,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抗凝剂过少或与血液未混匀,均可出

2/7页


现血液凝固或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而影响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往往给临床医生带来假象,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5采血的方法不当

采集血标本所用方法可直接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如抽 血前止血带在病人臂上缚的时间过长或过紧,都会造成血液 成分的变化.对于一些采血困难,缚止血带过长的病人,可以 在针头刺入静脉后的短时间内放松止血带.等待数分钟再抽 血.气体,易挥发物质,PH值等测定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 法.如:注射器中事先装有灭菌的抗凝剂,取血后立即将注射 器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中,尽量避免血液空气接触而影响血 液成分含量或其PH值.血气标本采动脉血时最好是血液自 动流入注射器内.另外,采血方法不当常可导致标本溶血而影 响和干扰检测项目.红细胞内液的某些化学成分与血清浓度 不同,红细胞内液浓度高时,溶血导致血浆中浓度增高,反之 可产生不同的稀释作用.通常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注射器, 针头及容器含水分;采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后,酒精未完全挥 发;反复皮下穿刺,甚至刺破血管;抽血速度过快,产生血泡并 将泡沫注入容器;振荡血液时过于剧烈:两次抽血注入同一试 管内等.因此,取血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部位皮肤 消毒后应等皮肤干燥后再抽血,抽血后取下针头,将血液顺管 壁缓慢注入试管内,避免将泡沫或用力将血液急速推入容器 造成溶血.

6病人和标本不符

病人与所采集的标本有不符的可能,尤其同时采集及送 检几个病人的标本,在工作繁忙时更容易因相互交错病人或 标本容器造成错误.所以护士需加强责任心,细致,认真执行 查对制度.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病号姓名,说明检验 目的,并建立标签,把床号,姓名,检验目的,年月日.写在标 签.贴在标本容器上

3/7页


7标本送检不及时

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间往往易被忽视.血液标本久置可使 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谷丙转氨酶,ACP等结果降低.氨氯 ALT等增高.多数酶类在温室中容易失活.如ACP在室温下 容易失去活性.红细胞内钾,磷,氨含量甚高,除溶血外,其扩 散作用也常使血清浓度增高.胆红素对光敏感.可被氧化成胆



?

2144?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6月第15卷第16期JPMT,June.2008,Vo1.15,No.16

绿素.有些科室病人多,抽血数量多.夜班护士4,5时就开始 抽血,待上班后送到检验科,常使结果发生改变.因此,标本采 集后应按要求及时送检.在送检过程中,应防止标本摇晃,振 荡和污染.如有失误,应重新抽取标本送检,以免使标本失去 检验意义,延误疾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张家玉.如何正确采集标本【J】.实用护理杂志,11(5):10.

【2】余爱玲.基础护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54.158.

(收稿日l~1:2008-03-25)

搞好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

李秀英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000) [关键词】护患关系;护理纠纷;对策

[中图分类号】11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8)16-214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 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患关系作为影响患 者舒适的重要因素之一,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临床 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有着直接 或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很 少,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防止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

4/7页


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1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1.1信息交流不足患者在求医过程中,迫切想知道自己疾病 情况,用药,治疗护理安排,病区环境等信息,情绪会焦虑不 安,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如不注意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交代问 题不清楚,容易造成患者的不满.

112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巡 视病房不及时,观察病情不仔细,对患者的痛苦视而不见.给 患者造成伤害.

1.3专业技术操作不精或讲人情,无视操作规程个别护士由 于临床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一旦操作失误,容易造成 患者的不信任.讲人情省略部分环节,仅凭患者主诉就执行操 作,如患者说:"一直在打青霉素,请帮忙打一下,没有事的". 护士未做皮试就进行操作.这种违规操作极易引起护理纠纷. 1.4语言交流方式不恰当在护理工作中.语言交流时不注 意患者与家属的感受,使用刺激性或命令性语言如:直呼病人 的床号或病名或病人的特征.使患者与家属无法接受而产生 ?

不满.

1.5护士不良情绪的影响护士由于受工作,生活的压力等方 面情绪的影响,在与患者交流时,表现出烦躁,冷漠,使关系紧 张.

1.6不合理的现象如让家属帮忙换液体,取药;部分人员不 认真执行医疗规章制度,无视操作规程或违反操作规程,未按 时巡视病房,生命体征的观察不真实,加药不够,因观察不仔 细等原因发生输液反应.不能做到慎独或存在侥幸心理而导 致护理中的差错发生.这都是医疗事故发生的隐患. 1.7忽视了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护理文书是医疗事 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一点点小的漏洞,疏忽及错误都可能成为日后侵权责任的隐患.

1.8患方受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影响患方由于缺乏医学专 业知识,未认识到医疗行业的高技术性和高风险性,一旦他们 的期望目标没有达到,容易将不满,愤怒等情绪发泄到护士身 上.

1.9医疗费用患者对医疗费用问题比较敏感.特别是认为 花了钱,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就会引起护理纠纷.由于高新技 术不断引进,加之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患者的 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患者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敏感.如 果患者医疗费用未做到日结月清,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 误等,极易造成患者的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2对策

2.1加强语言修养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 患者及家属均有一定的影响,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 识,说话随便,草率,不讲策略,比如当患者问起病情时,回答 "保证好","没事",等,患者及家属均会把这些不能反应客观 实际的话牢记在心.以后一旦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或突发意外 时,他们会以此作为投诉依据,引起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在回 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审慎性,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 回答,像"目前情况还平稳,要看以后的进展"等,绝不能草率 回答,给纠纷埋下隐患.

2:2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一切为病人着想" 的全程规范化服务理念,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对患者从人院 到做辅助检查,到出院办理手续,均有专人负责陪伴.护士要 主动发现病人的需要.满足其要求.另外,还要了解陪护家属 及探视人员的需要,尽可能使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及家属,探视 人员的需求.

2.3增强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存 之本,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

6/7页


患者满意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我院自1998年 开始实施整体护理.建立了护理支持系统,并对每位住院病人 实行环境,疾病诊断,治疗,用药,护理,饮食,排泄,康复等方 面的详细的健康指导,同时开展了礼仪服务活动,规范了全体 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使操作达到标准化,礼仪化,品位化,规 范化,并向社会推行双向承诺,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增强了 患者的满意度,加深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误差
护士,你送来的血液标本不合格!
检验科标本采集指南
检验指标提示病情危急,病人却无症状,什么原因?
血液PH值怎么测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