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人,教育会走得更远!

转载公众号:中国教育学会

微信号:cseedu


柴静的《看见》,朴素至极,意味深长。她“看见”什么?当然是看见“人”。

就教育而言,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是有温度的熨帖,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其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教一个大写的“人”,育一个完整的“人”。说实在,一个学校如能“看见”人,这个学校才称得上是成全生命的好学校,“看不见”人,这个学校就失去了灵魂。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学校教育不应只为眼前着想,而更要适合人的思想和人的生命成长,让人成为人。不管是“温和的教育”,还是“严打的教育”,都需关注人。

 

校长关注“人”在哪里,尊重人的“不同”,就真正理解了教育,置身其间的每个孩子与教师的生命都能开出一朵花来。如此这样,教育定会走得更远,看到诗和远方。

 

1、教育,对教师应深情关注

 

校长的发展,要与教师的发展同步,甚至要超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校长的生命涵养在教师中。学校发展最根本的是教师发展,唯有教师发展了,成长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发现教师,点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是件幸福的事,它蕴含在对这份职业价值的认可,以及这种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而正是由幸福的学生出发,我们的世界才会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教师是以改变学生的现实生命为业的人,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该“照亮”自己,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教师只有将“人的培育”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才能够在沉重与艰辛的教育生活中,在时常迸发的教师苦痛呻吟中,追寻并回归教师职业的心灵“桃花源”,教师拥有微妙的希望的光亮才有可能,获得优雅、富有品质的灵魂才有可能。校长读懂了这点,去发现教师,点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能把准管理脉搏,找到管理方向,成为一名好校长。

 

发展教师,涵养健康的审美情操。教育不仅是一种理性的职业,更是一种德性的事业。好的教师应该能够触摸和关怀人的心灵和情感,激发人的良心和智慧。由此,好校长应通过多种路径了解教师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发展潜力,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教师,引领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情操,愉快工作,品质生活。校长应给教师应有的闲暇,以便他们去欣赏生活的美好,去咂摸内心的宁静,去享受阅读的美妙。一句话,教师的生活多一点美丽而优雅的举止,教育或许就会多一点舒缓、多一点从容。

 

成为教师,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对象是人,人的管理重点不在“管”而在“理”,在于心通。任何人的觉醒,老师或者孩子,教师或者儿童,都是心灵的觉醒。教师二字里,包含着理想与使命,充沛着热忱与希望。校长办教育,怀有敬畏之心,牢记自己是教师,懂得尊重教师,善待教师,放下身段,放低重心,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思想上的困惑、工作上的难题、发展中的瓶颈。须知,他们的自尊心需要呵护,积极性需要保护;他们渴望真诚的沟通,期盼人格的平等。领导的一个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心领意会的动作,都会让教师们感动不已,唤醒他们对职业的责任感、对专业的敬畏。好校长的价值在于走进并触动教师的内心深处,融入教师心灵,最大限度地倾听教师的心声,给教师多一点人性空间、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情温暖,去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向着教育那明亮的方向前行,走远。

 

好校长成就优秀的教师真的并不难,没有奥秘,只要用情。

 

2、教育,从学生喜欢学校开始

 

学生有未来,学校才有品质。

 

学生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旨归。显然,不研究学生,不认识学生,教育的旨归无法实现,教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校长也不可能成为好校长。由此,作为校长,心中要有学生,要懂学生,做学生生命的放牧者,去引导孩子寻找到“丰美的水草”,使其滋养、生长,人性更趋完善、完美。

 

校长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攀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知道学生喜欢什么,学生才会喜欢你,从而喜欢学校,接受学校教育。校长对学生的一次善意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其实就是相视一笑的瞬间,彼此的心中会多一抹阳光,多一份开心,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中,会增添一份对学校的好感,对校园的眷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有学生真的喜欢学校,恢复平静的心态和平常的生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教育才算真正找到了起点。

 

张康桥校长曾说过,“教育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诚然,教育是培植“森林”的事业。这就要求校长应给每一个学生以尊严、个性、平等的空间,切实为每一个学生仰望星空的机会。让他们去嬉戏、去锻炼、去发现,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同时,在他们需要立界的时候,不忘及时帮助他们形成边界意识。学生的成长,如河边的芦苇,不见其长却日日增长。

 

好校长培育灵魂优雅的学生也不难,只要用心。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本义在立人,给予人发展的能力,并引其向善。学校教育有了对生命的观照,师生才能有饱满的人性。如果忽略了“人”,即使形式多样,其实教育也没有真正发生。说实在,校长办教育唯有关注人,才会融入师生群体,与师生共呼吸,最终让教师做一个精神丰富、精神灿烂的人,让学生做一个人格完整、心态健康的人,从而也让自己时刻呈现“好校长”的教育姿态。

 

李竹勇,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临泽小学校长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Susan)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从教30年的老校长,总结了这36条教育真经
校长治校25言
观点 |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 : 教育,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教育金言100条
陶继新|奋争 智慧 境界
我看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