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燥综合征新疗法2017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酸甘生津法”

引言: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湘君教授团队的研究项目“酸甘生津法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的系列研究”获2017年度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本研究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科研实践,涉及793例临床病例,形成了肝脾同调,针药结合的诊治特色,其中近三成的病例单纯运用中药治疗获得明显缓解,大部分病例在中药治疗后病情长期稳定,免疫指标好转,西药稳定撤减。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多为口干、眼干、咽干、鼻干、肤干、猖獗性龋齿、腮腺肿大、关节肿痛、皮肤紫癜等,病情发展可伴发其他脏器损害,如血细胞减少、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免疫性肝炎等。SS作为全球性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超过类风湿关节炎成为排名第一的风湿免疫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以30-50岁女性多见,女性占全部病例的90%左右。现代医学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替代治疗,当累及脏器时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对早期仅有口眼干燥症状的患者,主要给予人工泪液、溴己新(必嗽平)口服等对症治疗。以上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部分症状,但可能存在疗效短暂、毒副作用大、减药停药过程中病情易反复等缺点。

陈湘君教授率领龙华医院风湿科团队通过50余年临床诊治实践,认为本病是以阴虚内热津亏为本,随病变进展可兼有脾虚、肝郁、瘀血、燥毒等多种变化,为一种虚实夹杂的疾病。首倡酸甘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即用入肝之酸味药与入脾之甘味药相结合,肝脾同调治疗干燥综合征。近十余年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证了此法结合清热活血、益气健脾、舒肝调气、温针灸综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前后14次完成对酸甘生津法为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涉及病例总数793例,研究结果显示酸甘生津法的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2.5-95%。可明显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活动性实验室指标如ESR,及IgG、IL-2、CD4+T细胞、CD4+/CD8比值等。并证实了中药复方与温针灸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在起效时间及维持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性好,可以长期应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免疫紊乱以稳定病情,而针药结合治疗也从经络层面助气行津,温通血脉,促进津液输布,缓解干燥症状。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表明:中药组能有效降低SS疾病模型小鼠血清IgG含量;中药组小鼠颌下腺组织BAFF表达水平(PCR法、免疫组化法)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提示本法可能通过调控BAFF表达来抑制B细胞异常活化,从而控制病情活动。

陈湘君教授及其团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中医中药在调节患者全身免疫状态、减少病情反复、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陈湘君教授宗《内经》“燥则润之、濡之”的原则,首倡以酸甘生津法为主治疗SS,其理论精髓与现代免疫学所提倡的促进免疫自稳原则不谋而合,此法的进一步推广运用必将使更多的早中期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展得到控制,为广大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带来福音。(通讯员 陈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中医之酸甘化阴 苦辛通降 引火归原 提壶揭盖 养阴祛湿五法
论中医之酸甘化阴苦辛通降引火归原提壶揭盖养阴祛湿五法...
大数据挖掘传承中医经典方 06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深度:西医越往前发展,却发现中医早就在前面等了上千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