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奥诊所·科室的双头领导
userphoto

2023.04.10 广东

关注
这是包子堂与您相识的第3023

本文知识点

中层管理的职责和任务是使系统有效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的自主通过能力(内在的统一性),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的迭代能力(外在的适应性)。(点击此处学习完整内容)

——《管理的本质》包政著

梅奥诊所·科室的双头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梅奥诊所·科室的双头领导。

前面我们讲到了梅奥诊所 “患者需求至上”的原则(Q2-2-35-颖),了解到梅奥诊所把“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转化为具有制度性约束力的企业原则,然后再把企业原则转化为一系列制度规范,约束并激励全体员工做到。

“医生—运营”合作模式


可能有同学会有疑问,如果梅奥诊所在财务和运营上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吗?谁能做这样的决定呢?这就涉及到了梅奥团队的合作模式:“医生主管—运营主管”基于合作的领导模式。这种关系的原型源自哈威克与威廉·梅奥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威廉医生负全责,也就是医生负责制,医生拥护的就是“患者需求至上”的理念;哈威克对财务运营负责。所以,这就回答了刚刚的问题,即使在财务和运营上遇到了困难,医生负责制也能确保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会在这两方面保持平衡,这样才能让诊所形成良性循环。

点击↓↓↓小程序,收听音频课程


我们以心脏病科为例,具体来谈谈这种合作模式。心脏病科主任是心脏病学的专家,是医生主管;还有一位运营主管和他搭档。

心脏病科室主任的职责,是负责科室业务的远景规划和战略方向,其中包括临床活动、门诊业务、心脏病诊断实验室(如超声波心动描记)、导管插入以及住院业务,还负责科室内每位心脏病专家的事业发展、研究、实践及其业绩审查。

心脏病科室运营主管的职责,是负责心脏病相关事务的日常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对医疗护理人员(非医生)的协调,以及临床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运营主管不向科室主任汇报工作,而是直接向医院管理者和监督者汇报,管理者和监督者是由负责监督的临床和技术部门的专家来担任的。各科室运营主管,由CEO直接任命,任期5~7年不等。

( “医生—运营”合作的模式概括起来讲,医生主要向医生主任汇报,护士主要向运营主任汇报。如果我们把医院比作一个舞台的话,医生主管及其团队负责的是前台的活动,侧重临床专业能力;运营主管及其团队参与的是后台的活动,侧重运营管理能力;而患者及其家属就是观众,关注的是自身就诊的体验。)


“以老带新”的原则


为了让“医生—运营”合作模式有效运行,梅奥诊所在人员搭配上遵循“以老带新”的原则。一般的做法是,如果医生主管是新任命的或年轻的,会和一位经验丰富的、熟悉内部程序的老运营主管搭档;如果医生主管非常有经验,就匹配一位涉世不深的运营主管和他搭档。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出现某个科室的“医生—运营”组合不能发挥作用,他们的上级就会分析原因,在这期间双方都不会受到指责。如果只能分开的话,运营主管会被派到其他岗位。如果医生主管总是不能匹配到合适的运营搭档,医生主管将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而运营主管则会派到更适合的位置。

(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不仅使医生主管和运营主管之间更容易配合,还能在工作当中传承梅奥的文化和工作方式。)


轮换制度


实际上,梅奥诊所所有的医生在担任领导职位之前,必须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一般情况下,部门和科室主任的任期为8年,因为梅奥采取的是领导轮换制度。那么在他们任期结束之后,大多数的医生会回到临床实践岗位;当然也有一部分医生,会担任另一个高级领导职务。

如果说要想胜任领导职位,还要具备超高的协调能力,比如:和本科室运营主管密切的合作,还要关注医生之间的合作,以及本科室和其他科室的合作。所以医生主任每周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关注医疗活动,然后在实践互动当中不断提升科室为患者服务的能力。

那么对于运营者来讲,也有晋升的通道。在他们事业刚起步的时候,通过轮岗了解梅奥的运作方式。然后通过培训或其他经验获得管理职位,有3条路径:

(1)直接从MBA培训项目中获得;

(2)在另一家诊所或医院获得管理经验;

(3)在梅奥诊所一个临床岗位上,如物理治疗、临床实验室或护士管理等岗位,有优秀的表现。


因为管理经验是通用的,所以对运营人员的任命可以是任何临床部门。当然也正是因为在多个科室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运营主管们就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自己的工作,也能更好的配合合作的医生。

虽然医生在临床活动中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医疗护理领域面对的行政和管理上的挑战越来越复杂,梅奥诊所加快了对行政管理者的培养,让更多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人成为行政管理者。他们一般具有研究生学历,在信息系统、材料管理、会计、投资管理、策划、公共事务、通信、市场营销、基础设施等专业技术领域干了一辈子。他们会被充实到梅奥诊所的委员会体系,比如营销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或者设备委员会。他们通常不和医生搭档,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对运营主管提供辅导和支持。

(其实不管是医生主管,还是运营主管,晋升的前提都在于过硬的专业能力,这既是梅奥的工作氛围,也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然后再加上医生主管的职位轮换、运营主管的岗位轮换,打开了自己的格局,并聚焦在患者的需求上;同时,还有效地规避了“山头主义”的形成。)


所以,包老师在《管理的本质》第4章第4节第110页谈到:中层管理的职责和任务是使系统有效率,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的自主通过能力(内在的统一性),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流程的迭代能力(外在的适应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深度学习《梅奥的本质》:


科室的双头领导

管理学的常识说法:杜绝多头领导,因为那样会让下属无所适从。但在安迪·格鲁夫所著《给经理人的第一堂课》中,讲到了混血型组织、矩阵式管理、双重报告、两个上司等有关多头领导的议题。并断言:任何员工必须习惯于有两个上司。

举个简单的例子,英特尔某个事业部的审计人员,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标准,都是财务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审计人员必须同时向事业部领导和财务部领导汇报工作,而这两个领导的关注重点还不一样,事业部领导关注审计工作是否能及时完成,以便不耽误其他部门的工作;财务领导关注审计工作的合规性。

梅奥诊所的科室也是两个领导,一位是医生主管,一位是运营主管。以心脏病科为例,心脏病科主任是心脏病学的专家,是医生主管;还有一名运营主管和他搭档。

心脏病科室主任的职责,负责科室业务的远景规划和战略方向,包括临床活动、门诊业务、心脏病诊断实验室(如超声波心动描记)、导管插入以及住院业务,还负责科室内的每位心脏病专家的事业发展、研究、实践及业绩审查。

心脏病科室运营主管的职责,负责心脏病相关事务的日常运营管理,包括对医疗护理人员(非医生)的协调,以及临床实验室的监督和管理。运营主管并不向科室主任汇报工作,而是直接向医院管理者和监督人员汇报,医院管理者和监督者由负责监督的临床和技术部门的专家担任。各科室运营主管由CEO直接任命,任期5-7年不等。

科室是医院组织结构中最基本单元,也是最基础单元。在这里,形成了“医生——运营”的合作模式,是由两个上司领导,不是一个上司全权负责。

梅奥诊所为了让“医生——运营”的合作模式有效的运行,努力的让合适的人相互搭配,因为他们俩人之间的相互认可和顺畅协作是最重要的。一般的做法是,如果医生主管是新任命的,或较为年轻,就为他匹配一位经验老道的,熟悉内部程序的老运营主管,和他搭档;如果医生主管非常有经验,就匹配一名涉世不深的运营主管来和他搭档。而且整个门诊和医院体系中的服务性人员,如果刚刚得到晋升,类似于运营主管级别,会首先考虑到临床部门,体验医疗实践。总体来说,是以老带新。

当然,也会遇到某个科室的“医生——运营”组合并不协调,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上级领导会分析原因,考虑重新调配人员,期间不会指责任何一方。

如果只有分开,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会把“运营主管”委派到新的岗位。当然,不是降级使用,一般是平级调动。使其管理技能在新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某位医生与不同搭档也不能合作,总是出现协同的问题。这说明,这位医生主管可能不适合担当领导的职责,将会被免除主任的职务。

医生主任所需要的协调能力还是极高的,也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和本科室的运营主管密切合作,还需要关注医生间的合作,以及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如,内科主任同肠胃病科、内分泌科、过敏性疾病科等不同科室主任的合作。当然,还需要关注与医院CEO,临床业务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和研究委员会等的主任医师的合作。

从如上的安排看得出,无论医生主管还是运营主管,都要找到合适的人。不仅能满足本领导岗位的要求,还要能与对方协作。前者是人岗匹配,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后者是人人匹配,实现起来难度就大点。上级领导在主任的人员组合上,必须有人际关系的洞察力,更像一个“媒婆”。没有什么比找到“正确的主任组合”更重要的了。医生主任的选择面比运营主任更窄,由此,梅奥诊所也加强了领导力的培训,医生领导力的培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成为技艺高深的专业,医生已经很少直接参与到科室的护理工作中。再加上科室内的行政性事务,这对“运营主管”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后台行政性部门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梅奥诊所在提升运营主管的专业性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加快行政管理者的培养。让更多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人,成为行政管理者。

在《向世界最好的医院学管理》书中显示,截止2007年,梅奥诊所就已经雇佣了数百名商业或专业技术领域的行政管理者,他们一般具有研究生学历,在信息系统、材料管理、会计、投资管理、策划、公共事务、通信、市场营销、基础设施等等的各专业技术领域干一辈子。把他们充实到梅奥诊所的委员会体系中,如营销委员会、投资委员会或设备委员会等。他们通常不和医生搭档,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对运营主管进行辅导和支持。

明眼人或许已经看出来,格鲁夫倡导的“两个上司”和梅奥诊所的“双头领导”,从形式上讲,是有不同的。都拿梅奥诊所的医生为例,“两个上司”是指科室中的医生,不仅要服从医生主任的日常管理,还需要与临床委员会等专业性的委员会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以至于接受技术上的指导;“双头领导”对于科室医生来讲,反而较为简单,医生主要向医生主任汇报,护士主要向运营主任汇报。

但,“两个上司”和“双头领导”从本质上是一致的,说明了:

1、不管企业还是机构,其基本构成单位,如,医院的科室、学校的教研室、某企业的部门,都不再是简单的,而是趋于复杂化;

2、科层制受到冲击,内部的分工和分权,不是仅仅在企业的高层实施,而是在基层就开始了;

3、企业内的纵向命令链会逐渐减弱,而企业内陆流程权威会得到强化,因为企业的分工与分权最终要统一到一起,这不可能统一于企业内部的老板,只能统一于企业外部的客户。

包子堂虽然在创业初期,但已经开始了打造“流程权威”的实践。尝试着打通包子堂的价值创造流程。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的。每一个人、每个岗位都是价值创造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要清楚自己的上下道工序在哪里,清楚上道工序给我的输入应该是什么,现在他能做到什么;我向下道工序的输出应该是什么,我暂且能做到什么,如何提高和改进。都会在这个环节上,不断努力,深入思考,成为专家,具有了专业上的话语权。由此,掌管整个流程的总裁,其行政性权力被各个环节的专业性权威所替代,逐渐走向分工基础上的分权。

梅奥诊所的“双头领导”再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谁说了算?首先从流程上考虑,医疗阶段是医生主任的意见为主;护理阶段以运营主任的意见为主。还不行,才能求教于上级。可以预见,未来的组织形态是受价值创造流程引导的,其中会是更多的“双头领导”、“多头领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美诊所TOP1,年营收超700亿元,梅奥诊所是怎么炼成的?
“住院看病,领导打招呼”有用吗?
慢性便秘治疗的管理流程,听听梅奥诊所怎么说?
科室以前接过一个大领导住院,55岁男性
全美第1的梅奥诊所如何炼成?实行固定薪酬 效果佳
[省医青年说·我在梅奥的学与思]——患者需求至上 团队合作致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