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应该”何其多!

文 | 孟书慧



引子


生而为人,谁不曾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走过。可是为什么,越长大,我们的快乐就好像随着年岁的增长在做减法呢?


是世事的沧桑,还是命运的坎坷?


是阅历增加后的宠辱不惊,还是奔波操劳之下的麻木和迟钝?


都是,也都不是。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我想从心理学的角度帮你分析一下,你那三千烦恼,最可能的出处来自哪里。


看看下面这些话,有没有让你感觉很熟悉?


这个事情,我应该处理的更好一些。

我的工作,我应该做得更加出色一点。

孩子应该成绩好啊,应该懂事啊,应该有礼貌、会关心人,应该让我省心和骄傲才对啊。

他应该对我好些啊,她应该热情的怎么没有呢?

他们应该像我一样真诚但为什么看起来却不是呢?

她应该低调些啊,为什么要那样张扬?

他应该花钱很大方啊,怎么可以像生活在旧社会一样地节俭?

那句话我不应该那样子说了;

那个人不应该得罪了。

等等等等。


对,你的三千烦恼,就来自所谓的这样那样的“应该”,或者“不应该”。


而你知道,这些“应该”的背后,其实藏着什么吗?我们现在就来轻轻揭开它们的面纱——



过于强大的“超我”


被称为心理咨询祖师爷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著名也最为现代心理学家们接受的,就是他所提出的“人格三部分”理论: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


这个“超我”,就是相对于“本我”和“自我”而言的。


本我:人格结构分高中低,“本我”位于最低层。它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它遵循快乐的原则,寻求直接的满足,而不顾现实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就像小孩子,“我想吃”,“我想要”,出自本能,不顾其他。


自我:“自我”位于中间层,它从“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发展而来,它让我们贴近现实,而不是为所欲为。


超我:“超我”,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约束,它帮助我们抑制本我的冲动,它使得我们自律,它让我们追求美好的境界,成为具有良好品质和道德高尚的人。


适度的“超我”给我们带来的,是在追求理想和道德过程中成为德行优良的人。


但过度的“超我”会给我们带来纠结和内心的战争,让我们体验到道德焦虑,产生羞愧和内疚,甚至痛苦不堪。


孩提时代为什么最快乐?因为从婴儿开始,我们强大的“本我”就占据着人格的主要地位。


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我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在不断地受挫折和压抑中开始逐渐发展“自我”,同时慢慢接受“超我”,就是用较高的道德和理想来要求自己。


“我应该更善良,我应该更优秀……”当现实与“超我”的要求有差距时,我们就烦恼徒生。


当你意识到自己“超我”完胜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位具有很强道德观念和对自己高要求的人,请你先给自己点上一个赞,之后,还是希望你和自己对个话,告诉自己量力而行,顺势而为,不要太难为了自己。


简言之,谁能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谁就将能够拥有相对稳定的情绪,这也终将会影响到TA长长的一生。




人际交往的“反黄金法则”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条关于人际交往非常重要的法则,叫做“黄金法则”。


它的意思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即“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比如:

你希望别人对你热情,那么你要主动对别人热情;

你希望别人对你真诚,那么你要主动对别人真诚。


我们用热情收获热情,用真诚换取真诚,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用的是“反黄金法则”。


它的内容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应该对我怎样。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一定要得到回报。否则就要失望,难过,甚至气愤。


例如母亲对孩子百般照顾和呵护,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够关心母亲,或者不听话,不按母亲的意思行事,母亲就会伤心以至生气。


妻子对丈夫特别关心,结果感觉丈夫不像自己付出的那么多,不够关爱自己,就会责怪、埋怨,不是生闷气,便是各种争吵,导致夫妻关系紧张。


朋友之间也是如此。有的人善于关心别人,体贴周到,但有的人就比较粗线条,不够细致。细腻的人觉得付出了感情,而没有从对方那里得到相应的回馈,就失落伤心,也是大有人在的。


运用“反黄金法则”的人们心中,总是有很多的“应该”。对别人稍有付出,便会生出相对的期望值,当别人未能给予同等的反馈,怨气就产生了。


所以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你对别人好是你的事情,而别人怎样对你又是TA 的事情。何须为他人之事而去伤神?


投之以桃,若无人报之以李,一笑了之,则烦恼也远之矣。



价值观的强加


当别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或者和我们的行事风格、准则等有出入时,我们时常会想“TA应该怎样怎样”。


殊不知,此刻你正在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看待TA,而TA却我行我素浑然不知。


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从个性,气质,生活方式到价值观,都各不相同。它们与先天的基因遗传、后天的环境均不无关系,它们无所谓对错好坏,只是不同而已。


你觉得对的事情,在TA那里可能就是错的,你觉得好的TA也许认为并非如此。


这不是很正常么?


所谓人各有志。女强人永远不懂家庭主妇的乐趣,千万富翁也看不清流浪汉的快乐。每个人在每一天做的每件事,都是各种选择的结果,而这些选择说到底,都是价值观的选择。


你要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过好自己,不随意评判别人,更不因别人的价值观与自己不同而想法多多,那么你就离范公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相差不远了。


而相反,如果你习惯了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那你将有太多的“看不惯、想不通、不理解、不接受”,借用南唐中主李璟调侃词人冯延巳的一句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生活中我们时常不要忘记的是界限感,与其为别人的事情“操碎了心”,不如放开心怀,随它去吧,做好自己才是你的本份。




滥用内归因


Z女士是个爱谴责自己的人,不论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当某些事情结果不理想时,她经常想“我当时应该怎样怎样了”,她经常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她本人内在的因素,比如性格、努力程度和情绪等等。


这原本不是坏事,因为这说明她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人更加自律和优秀。


但Z遇事总往自己身上揽,不管好的、坏的,都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和“超我”过度一样,她也是会产生内疚和羞愧,同时也会给了自己不该有的压力。因此,她的日常状态就是不时地在自我否定之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这就是她一贯的内归因模式给她带来的烦恼了。


归因,是个人归纳、总结行为原因的过程。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的模式就是内归因,反之则为外归因。


经常喜欢内归因的人,一般都比较善良,也敢于担当。但是过于频繁地进行内归因,就会像Z女士一样陷入内疚、羞愧等情绪中,严重时会让人怀疑自己,造成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从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而客观、冷静地分析事实,在合适的时候使用恰当的归因方法,你才会坦然面对很多事情,不过多遗感,不痛苦纠结。




结尾


如果你经常感到不顺心,你就仔细觉察一下,你是不是也被以上这些“应该”背后的问题给困扰了?

  • 是“超我”过剩?

  • 还是不知不觉成了“反黄金法则”的奉行者?

  • 是与人交往时难以保持“价值中立”?

  • 还是遇事总是陷入到“内归因”的漩涡中误伤自己?


请君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篇文章不是教你怎样圆满,而是试图帮你清晰地认识自己一些情绪的缘由,剖析过之后才能对症“下药”。人生实苦,我们要尽量让自己多一点快乐。


  • 该放下的东西,一定不要攥着。

  • 该看开的事情,一定不要钻牛角尖。

  • 该放过自己时,一定不要太苛刻。


向外观察你会发现,但凡那些坦然处世、临变不惊的人们,都是懂得适而可止的生活家,他们不会在口里心里装着太多的“应该”。


而我们都可以做到。


聪明是天生的,但智慧可以学习。


向内觉察是让我们更好地读懂自己,然后才能去遇见更好的我们,更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毕竟,好好爱自己才是此生最重要的事情,马虎不得,也等不得。




邱男神金句


本文是一篇具有提升颜值、延年益寿、心灵保健、心理问题预防功能的心理学科普文章。


读来让人如沐春风,三千烦恼丝去了两千五。


作者文笔轻柔,徐徐道来,以带有清新气息的心理解剖刀层层分析,直指本质,直入腠理。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引起我们不良情绪的心理因素之一: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认知的类型很多,本文所说的包含“应该”字眼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不合理认知:绝对化要求


绝对化要求指的是,我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这种思维习惯总是与“必须”、“应该”、“一定要”等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等。


这种对自己和别人的绝对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全部实现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可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比如,我们总有不擅长的事情,因此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


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完全依我们意愿来改变,因为价值观和需求的差异,我们也无法得到每个人的赞赏。


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这一点,当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绝对化要求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陷入到沮丧、愤怒、焦虑、自卑等痛苦的情绪中。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情绪不完全是因为事件的发生所导致的,而是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很多思维、要求、评价和信念。


但为什么我们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呢?

很简单:我们已经先入为主地习惯于这样想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按照不客观的模式思考问题的过程叫做“自动化思维”:这是一些快速的、模糊的、跳跃的自动化的反应,在我们根本没有觉察到的时候,它已经在发挥作用了。


正如作者文中所提到的“反黄金规则”一样,比如“我对你怎么样,你就必须对我怎么样”这种人际关系中的绝对化要求,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 我喜欢你,你就应该喜欢我;

  • 我对你付出,你就应该对我付出;

  • 我对你很友好,你就应该对我很友好;

  • 我对你的情感忠诚,你就应该对我的情感也忠诚;

  • 我在你困难的时候借钱给你,你在我困难的时候也必须借钱给我;

……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是:

  • 我喜欢你,你可能喜欢我,也可能对我没感觉,甚至可能讨厌我;

  • 我对你付出,你可能会对我付出,也可能不想对我付出,也不会对我付出;

  • 我对你很友好,你可能对我很友好,也可能对我很冷淡,甚至可能对我凶巴巴;

  • 我对你的情感忠诚,你可能会对我的情感也忠诚,也可能不在意,甚至可能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胡作非为;

  • 我在你困难的时候借给你钱,你可能在我困难的时候借给我钱,也可能毫不关心,甚至可能落井下石;

 ……


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本来有多种可能,我们只要求和接受其中的一种,否则就会气死。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作为孩子,我们要求父母必须给我们很好的生活和教育;否则就对他们产生怨恨;


作为家长,我们认为孩子必须听我们的话;否则就会责怪、打骂和攻击孩子;


作为伴侣,我们要求爱人必须对我们绝对忠诚;否则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我们并非是说,我们不应该有这些期望,而是说我们要把“希望”“想要”和“应该”“必须”区分开来,因为前者是人之常情的期待,后者是不讲道理的教条。


正如我们抛硬币,落下来的可能一般有两种: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


我们可以“期望每次落下来之后是正面朝上”;但是无法做到“每次落下来必须是正面朝上”。


这是做不到的事情,除非你不是人;而超出人类范畴的事情,我们不讨论。


说到底,这是一个我们在心理上能够做到接受多种或是一种心理预期的问题。


心理学在认知过程上的研究非常广博,尤其对造成我们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认知的研究非常有价值。


它告诉我们:

当我们有选择地使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像过去那么偏狭地只接受一种我们要求的结果经常陷入痛苦当中;


在我们不希望的结果出现的时候,也能够以带有遗憾而非痛苦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让我们的心情更好,更加理性平和,更加自由灵活,更加接纳包容。



正如俗话所说:“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虽指出了方向,但却没给方法。


而本文,就是在告诉我们在自我觉察和反思的前提下,如何梳理你的无边烦恼丝。


好好看看这篇文章,学以致用,你至少会年轻5岁,多活20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爆成功——成功法则
高手都是没有情绪的?别幼稚了,有效“管理情绪”才是层次的高低
人生80%和20%黄金法则
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的黄金三步骤
二八黄金法则
创业家杂志【李嘉诚:成功者的智慧人生】一、管理好自己的身体。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正面思维。三、服务好自己的家庭,让家人生活幸福。四、做好本职工作,做一两件特别完美,石破天惊的事情。五、交一批价值观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