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 · 鬼谷子:言辞无以象比,以事验之

1


鬼谷子曰:“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


也就是说,言语中提到的事物和一切发生过的事情,都在过去、现在或未来能够找到与之类比的东西,有了类比的印证,就可掌握现在的实情或将发生、出现的一些事情。“象”就是用事物来模仿或类推,“比”就是用言辞来比较。将无形的玄理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引诱对方所说之辞与事理相和,也就得到了实情。就像张网捕兽一样,多张一些网,汇集而来的野兽也就越多。将此方法用到引诱对方言语上,只要用到好处,对方自然就会吐出我方想得到的实情。要经常拿着这张网去引诱、捕捉对方实情,如果从对方的言辞上不能比较,就要及时改变策略。



2


在之前两节讲的“反应术”,我方都是处于被动之势,都是根据对方的所言、所行而进行观察验证。在这一节,我方将采取主动,用言辞多方面布网,引诱对方无法抗拒、无法察觉地吐出或表露其实情。


在“布网”的时候,我方言语看似平淡无奇,无法触及对方内心机密,所以对方应答的时候,就会只思考如何回答目前这个问题,而不会综合上一个问题或更前面的问题做综合考虑后再应答。我方“布网”的时候,都是严格按照逻辑来“织网”,而对方应答问题时,却都是自我无逻辑的应答(无论对方说真话还是讲假话),当我方“收网”的时候,对方就将无可逃身,被我方缚于“网”中。堕入我方“网”中之后,对方有即时明白的,但已为时晚矣,也有懵然无知的,无论对方明白或不知我方的“布网”,都受控于我方。



一般来说,让对方知道我方的“布网”,都是在游说、反驳或谏言对方的时候;让对方对我方的“布网”毫无知晓,都是在从对方套取必要信息、情报,需行事周密的时候。


当我方想从对方言辞上,通过“象比”来验证对方的真实意图时,对方如果滴水不漏,我方就要改变策略,制订计谋,一切以实现我方意图为宗旨,令对方说出我方希望对方说出的言辞或做出我方期待的行为。


3


春秋时,吴起在魏国为官,有贤名。公叔痤娶魏国公主为妻,为相国,非常害怕吴起会威胁到自己的相位。


公叔痤有一仆人对公叔痤说:“吴起容易除去。”


“如何除去?”公叔痤问。




仆人献计道:“吴起为人重操行,喜名誉。君可先对武侯(魏武侯)说:‘吴起,天下贤士也,而君侯之国小,又与强秦为邻,臣恐吴起不会甘心久留于我国。’武侯就会问:‘那怎么办?’君可进言说:‘君侯可择一公主许配给吴起,以此试探吴起,如果吴起有意留在我国,就一定会跟公主成婚,如果他没有心意久留在我国,就会砌词婉谢君侯的美意。’之后,君侯可邀请吴起来府上饮宴,期间故意令公主(指公叔痤夫人)发怒轻辱君。吴起见公主轻视君,必然认为公主都是出身高贵,所以也都蛮横无理,一定不会答应成为武侯之婿。”


于是,公叔痤依计行事,吴起果然婉拒魏武侯下嫁公主之美意,因此武侯对吴起起疑,不再信任他,吴起觉察到后,怕无辜招致祸事,便离开了魏国。


在公叔痤仆人设的这个逐走吴起的计策中,吴起中计,对魏武侯来说,这是一种试探吴起是否有离去之心的应验。


在这个计谋中,那位名不见经传的仆人之所以能想出这个计谋,主要是了解了吴起此前的事迹。吴起本是卫国人,娶齐国女子为妻,最初在鲁国寻找出仕的机会。一次,齐国发兵攻打鲁国,吴起欲为将抵御齐军建立功名,但是怕鲁国君臣怀疑自己,于是杀掉妻子来明志,终于顺利出任将军,打败了齐军,赢得了功名。


无名氏仆人正是了解了吴起是这样一个人,据以为“象比”,所以认定吴起绝对不会愿意承受一个女子的轻辱,也就不会答应娶魏国公主,也就必将砌词婉拒,也就中计。所以,说起来,这个计谋对吴起来说,也是一个“罗网”,吴起正是那罗网中之兽,尽管他足智多谋,也难逃此厄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活的斗不过玩心眼的,吴起被一个仆人被赶出了魏国!
《资治通鉴》第十二 | 无处不在的权力斗争
公叔痤为何要赶走吴起?他和吴起是什么关系?
相国恐吴起功高会取代自己,仆人:我有一计,借你的公主妻子用用
吴起为魏国立下大功,为什么却被逼逃到了楚国?
吴起的传奇一生:贪恋名利“杀妻求将”,死后也不忘报生前之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