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细的腰椎X线解剖 解读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腰椎的X线解剖(附颈胸骶椎X线解剖)

以下解剖图片来源:熊猫放射,原文来源:《Pocket Atlas of Radiographic Anatomy》



腰椎X线阅片法


1.正位片

      腰椎正位片,可显示腰椎有无侧凸,两侧横突大小有无异常(如第五腰椎横突肥大),有无移行椎(见后)、隐裂、棘突偏歪,椎间隙两侧是否等宽,椎弓根、关节突关节形状,椎弓根间距(椎管横径)大小等。

    (1)腰椎棘突间联线一般均为一垂直线,如垂直线发生折曲或成角,提示椎体有移位现象。棘突偏歪曾被认为是椎间盘突出的体征。有人对此进行调查,发现一般腰椎X片和椎间盘突出腰椎X片相比,抛去侧突不计,两者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0.0%和31.3%),特别是常见的第五腰椎棘突扭曲,是发育的结果。 

     (2) 椎弓根形态和距离应留意,当一个椎体的椎弓根被压扁及椎弓根间距增宽时,常是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表现。关节突增大椎弓根间距小,应注意是否有退变性椎管狭窄。

(3)腰椎管横径的测量:通常测量两侧椎弓根断面内缘间最短距离作为椎管横径,此径平均值在正常人X线片自腰l至L5分别为24. 6mm,25.3mm,26.3mm,27.5mm,30.9mm,小于20mm者被认为是狭窄椎管,但其价值不如矢状径可靠。

    (4)髂骨嵴间连线  在X线正位像上观察连接两侧髂骨嵴的横线与第4、5腰椎的关系。据认为髂嵴连线经L4椎体下部或其椎间盘为最稳固位置。横线与腰椎的关系结合其他参数可用以予测腰椎承受最大生物力学应力部位和退行性病变最可能发生的部位。

     L4L5之间容易发生退行性变的因素包括髂嵴间线位置过高,经过L4椎体上部;L5横突过大有移行脊椎现象。

     L5骶l可能发生退行性变的因素有髂嵴横线经L5椎体和L5横突过短现象。

   (5)还可观察两侧腰大肌阴影是否清晰。腰大肌阴影模糊、膨胀,常是腰大肌脓肿(结核)的表现。

2.侧位片

    可观察腰椎曲度,腰骶角大小,椎体有无压缩、楔形变,还可观察测定椎体指数,椎间隙大小,椎间孔大小等。    

    (1)正常腰椎曲度  自T12椎体后下缘至骶。椎体后上缘作一连线,另沿各腰椎体后缘作弧状线,二者形成弓形。正常弓顶在L3椎体,二线间最大距离正常为1.8~2.2cm,代表腰椎曲度。腰椎过度前凸时致弓顶距离增大,则此时T12垂线亦后移使腰椎前凸指数加大,身体重心后移,小关节负荷重易劳损及退变。腰痛者腰前凸常因代偿性腰椎变直而减小。

    (2)腰骶前弓角  分别做L3椎体,L5椎体和Sl椎体的对角连线,对角线交点分别为各椎体中心。连接L3和L5椎体中心,L5与Sl椎体中心,两直线后方交角为腰骶前弓角,平均:146°(124°~162°)。立位或卧位变化不大。

     腰椎曲度正常则重力线在正常位置,无需肌肉、韧带用力即能直立。腰椎过度前突则重力后移,小关节所受剪力增加致局部肌肉韧带劳损,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半脱位,继之椎间盘负荷加重发生退行性变,还会增加椎弓峡部压力,都会引起下腰痛和腰椎不稳定。

    (3)椎体指数常用于测量L5椎体楔变程度。计算方法为:椎体指数=L5后缘高/L5前缘高

正常大于0.80,如小于0.80,则易造成峡部疲劳骨折。故常见于椎弓崩裂者。

   (4)椎管矢状径  矢状径的大小可反映椎管发育性狭窄程度,测量时先找出椎管后界,在腰椎侧位片因与横突重叠,常显示不清。测定方法为:L1-3为上、下关节突尖连线,L4为此连线向后1mm,L5为棘突弓状透明缘向前1mm。此线与椎体后缘中点连线长度为矢状径。正常此矢状径皆大于17mlm,椎管狭窄者常小于15mm,因而可认为矢状径小于15mm者为狭窄性椎管,小于17mm者为较小椎管。较小及狭窄椎管易因退变增生而引起椎管狭窄症。CT扫描测量骨性椎管的大小,方便、准确。怀疑骨性椎管狭窄时可做CT扫描

   (5)椎弓根上切迹   指侧位片上椎弓根在椎体上缘水平的长度,亦即椎体后上缘与上关节突水平间距,正常大于5mm。椎弓根上切迹小者往往表示椎弓根短,常见于发育性侧隐窝狭窄者。   

   (6)椎间孔,骨性椎间孔自上而下逐渐变窄,至L5常呈耳形。单个椎间孔变大见于神经纤维瘤患者。正常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尖不高于上位椎体下缘水平,椎间盘退变后关节突可向上交错,如进入椎弓下切迹,易嵌压走行于其中的神经根。

   (7)椎间隙,侧位片可显示椎间盘所在空隙。在腰椎此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椎间隙在L5S1间前宽后窄,以适应腰骶角,椎间盘退变时,L4-5或L5S1间隙可变窄,但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突出并不等同。青壮年的椎间盘的局部突出并不一定能显出椎间隙狭窄。 

   (8)上关节突水平位置  经任一椎体下缘终板做终板平行线,其向后延长线在下一脊椎上关节突顶点之上。如果上关节突超过此线可能有半脱位或椎间孔和侧隐窝减小。此线最初是在卧位X线片上测定,立位时是否如此不能肯定。

   (9)腰椎滑椎分级  将骶骨底上缘前后径分为四等份,观察L5椎体后下角位置。正常时L5后下角和骶l后上角相对或稍后。椎体向前滑脱则L5后下角影像前移。向前滑脱分4级。1级,L5后下角与最后一段相对;2级,后下角对第2段,以此类推。此分级法也适用于其他椎体滑脱。

  (10)关节突连续曲线  在X线正位及斜位像上,沿横突下缘、下关节突外缘,跨过小关节腔再沿相对上关节突外缘的连续弯线呈光滑、自然的抛物线;关键是圆滑匀称地经过关节突部位。若弧线突然变形提示小关节半脱位。

                   

3.斜位片

       对疑有关节突及峡部病变而正、侧位片显影不清者,应加照左及右斜位片。在斜位片上可清楚的显示一侧上、下关节突及峡部因此峡部断裂、延长、关节突骨折、增生等,皆可清楚显示 

4.功能位片

   功能位摄片系让病人在屈曲位及伸展位照侧位或斜位片,或在左,右侧曲时照正位片,以显示运动状态下病变处情况,适于脊柱有不稳定的腰背痛患者。

(1)侧位届曲位及伸展位片  本法可显示腰椎轻度滑移。但正常侧位片不能显示或者或疑有棘上及棘间韧带断裂者,用此法检查可显示移位。正常人前弯时腰椎前缘平滑而协调,但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者,曲线不规则,呈梯形。

(2)正位功能位照片  适于检查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几个弯曲中何者是主弯。因主弯侧倾时不能纠正而代偿性弯曲可纠正。亦常用于腰椎侧向失稳病例。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椎解剖基础
腰痛治疗:腰椎管狭窄
脊柱腰段解剖图(详细标注版 影像图片)
【洁隽课堂】纯干货:腰椎间孔神经根阻滞
腰神经根 腰神经后支 解剖
脊柱腰段解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