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巅】你我的修炼秘籍,如何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吃货」的文化

先从这两个字说起

,即为喫,从口,契声,简化后写作「吃」!

古人的吃,一般是口吃或是吃吃的笑声……

一般不说“吃东西”,表示进食的含义时,常写作「喫」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貨,从贝,化声。本为财物的意思。——《说文》曰:货,财也!

故而,诸位勿自行套用「宝货」、「蠢货」之「货」以自伤……

↑↑↑

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什么!

说明爱吃的我们

都是宝贝!都是财富啊!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吃货

推动者美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食之初,性本简

性相近,习相远


云南的食材多,做的花样也不少


>>>>

粮食

稻米、芋头、玉米、洋芋、荞麦、红薯……


>>>>

蔬菜

普通种植蔬菜外,还有野生菌、鲜花宴、野菜、苔藓等


>>>>

肉类

除了常见的猪、牛、羊、鸡、鸭、鱼虾肉外

还有螺蛳、奇葩的昆虫


>>>>

烹饪

汉族的急火快炒、泡菜辛辣

山地和带游牧性质的民族,重烧烤、烹煮

农业民族习惯炒煮煎烤蒸

少数民族则与长期种植采集的环境


>>>>

酿酒

有以玉米、稻米、红薯、高粱等粮食制成的高度蒸馏酒

也饮用以各种果类、甘蔗等酿造的低度发酵酒。



有文化的「吃货」

透过现象看本质 


云南的生态好,民族多,美食自然让人眼花缭乱


自然环境

↓↓↓

美食中的环境因素

山地84%,高原10%,盆地6%

八大高原湖泊

盆地集中在中部,重要产粮区与饮食文化形成区

云南南部低地平地,炎热多雨,多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立体气候,地形垂直变化显著

民族地理

↓↓↓


少数民族众多,广泛居住在高原、盆地、丘陵和高山

云南的常住25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跨过境而居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与印度、泰国、孟加拉国相邻

美食中的菜系风味

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异域风情


迁徙与移民

↓↓↓


来云南的人几乎都能在美食中

尝到似曾相识的家乡味道

川味的麻辣,广味的鲜香,湘味的香辣……

那是因为云南经历了多次

民族迁徙与外省移民

元以前,四川人通过五尺道和清溪道来云南

元代,湖南人湖北人来了 

明清后,两湖两广贵州江西人也来了

美食中的菜系交融

云南的饮食文化

多民族文化与区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虽有民族和地域的差异

但不宜粗暴地以民族分布和民族特点来划分



简单地说

↓↓↓


滇中区、滇东北区受到汉族、彝族饮食文化影响较多;

滇西区表现出浓郁的白族饮食文化特色;

滇西南区混杂了边疆汉族与多个少数民族饮食特点

滇西北区深受藏族、纳西族等高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

滇南区明显地反映出傣族等稻作民族的饮食传统

滇东南区则表现出傣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饮食的习惯。


抛砖引玉

小品民族饮食文化

彝族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小凉山为主要的聚居地。擅长烤、炸、煮、拌等烹调技法,口味嗜咸、香、辣、麻。喜喝酒,酒分甜、辣两种。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芉竿酒(咂酒)

坨坨肉

彝族宴席


白族

主要聚居大理州,历史上曾建立过有名的南诏(唐代),大理国(宋代)。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待贵客用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茶蕴人生。妇女巧思巧做零食小品,如雕梅、蜜饯、苍山雪婉甜拇等。


大理砂锅鱼

弥渡卷蹄

邓川乳扇

鹤庆猪肝炸


傣族

源于澜沧江、怒江,现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史上曾称作哀牢、掸、乌蛮、百蛮、白衣、摆夷等,汉以前有建立乘象国、哀牢国。

主要生活在平地,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糯米,喜欢酸、辣、麻及烘烤食品,嗜酒,喜嚼槟榔,惯于用手捏饭吃。


糯米香茶

香竹饭

山茅草烤鱼

撒撇

傣味柠檬鸡


哈尼族

主要聚居于红河、玉溪、思茅、西双版纳和楚雄等市州。哈尼族大多居住在半山区和溪谷旁。以大米、玉米为主食,种植瓜豆,并采集野菜烹制各色菜肴。喜欢吃酸、辣食品,善腌酸菜,尤以做豆豉出名。火塘不混用!


梯田红米(红米饭、线)

哈尼蘸水鸡

哈尼豆豉

哈尼长街宴


回族

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曲靖、楚雄、红河、玉溪6个地州市。以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时鲜瓜果蔬菜及其他副食品为主,忌食猪、马、骡、驴和猛兽的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非经宰杀之动物,忌饮酒吸烟。以鲜活为宜,未经宰杀的鸡、鸭、牛、羊和动物血液一概不吃。口味以淡、烫、鲜香、醇厚回甜,富于营养为特色。


牙签肉

清汤牛肚

芹菜炒牛肉


苗族

以文山州、红河州昭通地区较多。主要在旱地上种植早稻、玉米、荞麦、高粱以及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以杂粮为主食,焖、炖是主要的成熟法。嗜酒,口味酸辣,善做酸汤,喜食味厚、软糯食品。


酸汤鱼

小黑药炖鸡


纳西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喜欢饮酒,爱吃酸辣和腌腊制品。擅长腌制腊肉,火腿等。纳西族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清代出了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0多人。


酥油茶

腊排骨

米灌肠

猪膘肉(琵琶肉)


普米族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兰坪县和宁蒗县,以玉米为主食,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稞、荞子、洋芋等,肉类喜食牛、羊和猪膘肉,仍保留着分饭吃的传统习惯。普米族喜欢喝茶、吸烟和饮酒。茶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酥油菜、化油茶、盐茶、核桃仁茶等;烟有旱烟、鼻烟、卷烟等;酒分甜酒、黄酒、白酒三种。


猪头肉

猪膘肉

醉鸡


壮族

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喜野味、昆虫,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等。广南的八宝米尤为出名,曾为贡品。文山的“三七”早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丘北辣子、富宁八角等调味品颇具名气。


花米饭

大粽子

三七汽锅鸡


德昂族

主要分布于德宏、保山、临沧等地。擅于种茶制茶,喜饮浓茶。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煮、蒸、焖、拌为主要烹饪方式,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口味酸辣中带甜。


酸笋

凉拌番木瓜

脆皮冬瓜

酸笋炖鸡


独龙族

主要居住在独龙江边,独龙族人主要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饭为主。在独龙族民间,现在仍然保留着许多古朴的烹饪方法。


石板粑粑

蜂蛹


景颇族

主要聚居在德宏州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以米为主食,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等花式吃法。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是舂菜。


景颇蒸肉

舂菜

竹筒菜

砂锅炖竹鼠

另类奇葩美食虫菜

油炸飞蚂蚁



有文化的「吃货」

喜欢了解美食背后的故事


过手米线的故事、饵块大救驾的传说……

据说有文化的菜,都需要讲究一个历史渊源和神奇的传说来



有文化的「吃货」

拥有搜索美食的技能和秘籍


拿得出美食地图

闻香能知味

不畏表象用于尝试

文化也可以吃出来


有文化的「吃货」

也可以饕餮得很优雅


云南的名茶

大理的三道茶和砣茶

普洱的普洱

滇西的烤茶

呈贡的十里香茶

还有这样朴实平凡的糯米香茶



云南民间有佳酿

傣族的米酒

昆明的玫瑰老酒

还有西红花酒



云南鲜花遍地

可以制茶、可以调香、可以入宴


说了这么多

有理想有追求的吃货需要记住

好吃就感恩

难吃当做历练

美食那么多

吃货的修炼之路还很漫长


文章由微游云南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云南饮食文化
怒江力推特色美食文化
族群视角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研究
云南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
【云南研究】|薛其龙:《滇省夷人图说》图像的文化表征
云南历史上神秘的五大古国,其中两大古国广为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