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中风的治法

2022.4.15脑中风的治法

古代的中风病即是指现在的脑中风,半身不遂的状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门列出了中风病,但由于年代久远,条文缺失,所以又从千金方中选取了部分方剂,力求更全面的概括中风病。

古代的中风病更多的是指脑部病变,所以凡是现在西医所说的脑部为主所造成的问题,都可以选取中风篇里面的方剂来治疗。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40白术10细辛3茯苓3牡蛎3桔梗8防风10人参3矾石3黄芩5当归3干姜3川芎3桂枝3

注:侯氏黑散所治疗的更准确的说是风癫,即是现在的癫痫。古代分为了风癫和风痫,但没啥意义。就是现在的癫痫。使用方法就是先判断为癫痫,最好的大医院的诊断,然后判断为太阴病,即可使用本方。矾石是现在的白矾,一般外用。

风引汤:除热瘫痫。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大黄4干姜4龙骨4桂枝3甘草3牡蛎3寒水石6滑石6赤石脂6白石脂6紫石英6石膏6

注:风引汤与侯氏黑散相反,侯氏黑散治寒,风引汤治热。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增加剂量使用。所以风引汤治疗阳明病癫痫。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9 桂枝15 防风9 甘草3 生地黄100(先煎)黄酒50ml

注:此方黄酒需加,否则效果不行。黄酒用好点的,太差的不行。生地黄100g先煎半小时,然后去掉地黄,加其他药再煮。防己地黄汤治疗中风病--神志为主--虚热类型。

千金续命汤: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语无所不及方。

麻黄15人参10桂心10白术10芍药5甘草5防己5黄芩5川芎5当归5

注:方名为我自拟,本无方名。此方与防己地黄汤所治相同,均为中风病---神志为主时所用,一般主诉会非常明显。区别主要看舌脉,防己地黄汤是舌红脉无力。其他类型就用本方。

小续命汤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6防己6人参6黄芩6桂心6白芍药6甘草6川芎6杏仁6防风9附子6生姜30

注:古有大小续命方,通治五脏偏枯贼风续命类方是古代的一个大类,总结起来不少于20张,我翻看过许多遍。最早知道此类方,还是在刘志杰的口中,他专门研究过续命类方,也是经常使用续命类方来治疗中风,效果非常好。

我对比后发现,诸家续命汤,剂量组成非常类似,外台、千金、崔氏、深师、小品、救急、仲景、胡洽等。所以我最后选取了千金的大小续命汤来作为代表。

大续命汤治肝疠风猝然喑哑。根据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

麻黄40石膏20桂心10干姜10川芎10当归5黄芩5杏仁10100

注:另一版本无竹沥,有甘草。孙思邈发现以竹沥代替甘草,效果大增,故选取竹沥版本。

大小续命汤通治中风病,虚人只用小续命,不用大续命。发病初期用大续命,先服三四剂,再用小续命。

刘志杰曾用大续命汤,麻黄120g,急救中风,抢救过来后无任何后遗症,可见一斑。

加减法:若初得病便自大汗者减麻黄,不汗者方。上气者,加吴茱萸二两、浓朴一两。干呕者,倍加附子一两。者,加橘皮二两。若胸中吸吸少气者,加大枣十二枚。心下惊悸者,加茯苓一两。若热者,可除生姜加葛根。初得风未须加减,但且作三剂,停四五日以后,更候视病虚实论之

大续命散: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苦惊如堕地状,盗汗、临事不起,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者恐怖,见鬼来收摄;或与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方。

麻黄5乌头5防风5桂心5甘草5蜀椒5杏仁5石膏5人参5芍药5当归5川芎5黄芩5茯苓5干姜5 黄酒50

注:中风后常做噩梦,中风后手脚不遂,情绪低落悲伤,可使用本方。

续命煮散:治风无轻重,皆主之方。

麻黄15川芎15独活15防己15甘草15杏仁15桂心10附子10茯苓10 升麻10细辛10人参10防风10石膏25白术20

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大良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tan)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15独活12细辛6黄芪9黄芩9

注:中风后以全身疼痛为主的,或者仅局部疼痛,均可使用。

越婢加术汤: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历节风,下焦脚弱。

麻黄30石膏48生姜15甘草10白术20大枣30

注:此为脚气病,古今不同。古代脚气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一种脑部疾病。一定要记住,中风病就是等于现在的脑部疾病。

越婢加术汤为中风+汗多水肿,即可使用。

近效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24附子18甘草12生姜18大枣24

注: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特意记录了徐嗣伯风眩十方,我看完后发现,徐嗣伯所云风眩,就是中风,而且是广义的中风病,包含了风眩、风癫、偏枯、风懿等等。此处术附汤,就是仲景的术附汤,分两用仲景的即可。

总结:

癫痫,怕热、大便干用风引汤,不敢吃凉、喜热的用侯氏黑散。

中风病初起急与大续命汤,可不留后遗症。

身体虚弱用小续命汤。

全身疼痛的用千金三黄汤。

多汗身肿用越婢加术汤。

头晕的用近效术附汤。

神志有问题的三个方:发狂、舌红脉无力用防己地黄汤,否则用千金续命汤,惊恐,噩梦,低落用大续命散。

课外知识:

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

风痹、湿痹、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凡风之伤人,或为寒中,或为热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贼风。

太阳中风,重感于寒湿则变痉也。痉者,口噤不开,脊强而直,如发痫之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易得之者,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湿得痉风者皆死。温病热盛入肾,小儿痫。热盛皆痉,痉、喑、厥,癫皆相似。故久厥成癫,宜审察之。其重者,患耳中策策痛,皆风入肾经中也。不治流入肾,则喜卒然体痉直如死,皆宜服小续命汤两三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中风病必学的10首续命汤
《黄仕沛经方医话》《金匮要略·中风》乃启后世中风证治之先河
小续命汤
脑中风辩证施治(一)
黄仕沛教授与德国狄特马先生对话谈经方
72.小续命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