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能做到“坦然自若”也不错

树洞提问:

此时的我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阶段,旧的自我好像慢慢离开,新的自我还没有长出来。

以前的我是个低自尊、不敢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自己的动力从来没有外化过。这两年通过咨询、心灵书写等方式探索自己,很多观念、情结因为被看见而慢慢离开,但投入到真实的世界中,我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唱卡拉OK的时候,我总是不敢参与,我下定决心学习唱歌,后来觉得不强迫自己爱唱歌又能怎么样?但我还是会很怕下一次唱歌的场合,看着大家热闹的样子,自己却很失落。

以往心情不好会跟一些朋友倾诉,但很多朋友接不住我的情绪,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的”等等没有实质内容的话。觉察到这点,现在我会刻意不再去找他们倾诉,我意识到自己可能需要发展一个圈子,找到同类,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始?

本期心理专家团专家蒋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赛林纳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你做得非常好:主动改变,寻求专业帮助,不给别人添麻烦,自我觉察,积极思考。

你也不用着急,改变会在自然而然的时刻发生,成长是必然的过程,不要让它成为负担。

“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能做到“坦然自若”,也不错。

不是停滞,而是在整合

不知提问者在进行什么样的咨询,不过,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告诉你,人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中遇到阻碍、停滞,完成一个命题后出现新的困惑,都是自然和正常的情况。这与我们处理其他事务时的“瓶颈期”差不多,而解决方案还容易得多——允许这样的状态存在,接受当下的自己就行了。

因为你不是真的停滞不前,而是处于整合之中,如果急于求成,过度追求某种具体的变化或状态,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令自己无所适从甚至行为变形,那就有悖心理工作的初衷了。

由知到行,渐进的快乐

提问者目前所处的,是从“知”到“行”实践中的一段,新的观念与旧的行为方式冲突、更多需求与有限资源冲突,是这个阶段诸多困惑的来源。提问者建立了一些目标,比如唱歌等社交技能、合得来的人际圈子,这些目标如果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尝试做一些分解。不会唱歌,就先加入围观的热闹,拍手、喝彩、起哄、挥舞手臂、摇摆身体、合唱、献花……别怕尴尬,这恰恰是解除压力的有效行为,它们会帮助你逐渐放下自我设定的包袱、融入群体,当你真正融入时,会不会唱歌反而不重要了。

没有圈子,先尝试去不同的场合,体育运动、公益活动、专业课程,或者仅仅是以往不熟悉的街区,在这些场合,像围观唱歌一样做,圈子会在融入中建立起来。这样渐进的知行合一的过程,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快乐。

坦然自若,本身就不错

“不强迫自己爱唱歌又能怎么样”这句话其实很好。包括上面知行合一的种种建议,做不到又能怎么样?坦然自若就很好。相信自己处于发展中,尊重自己的愿望与能力,接受每个当下的自己,这是利于长远心理健康的状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表面一无所获,内心也会充盈而开阔。祝你能够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变得外向一点【内向攻略】
那些表面温顺的人,你听到他内心的“滚”了吗?
你的情绪状态,是身体姿态
蛤蟆先生走进新生活,你也可以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当婚恋出现挫折时,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