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刀操作不能脱离临床解剖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董福慧
自1976年,朱汉章教授使用一支普通的注射针头解除了一位老木匠的手掌软组织粘连,这一看似偶然的临床案例促成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创新——小针刀疗法。它对于慢性软组织疾病有显著疗效,受到广大基层医生的欢迎。如今,针刀疗法学习班如火如荼地搞了起来,“针刀人”的队伍迅速扩大,尤其是在广大乡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针刀技术的开展非常普遍。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遍地开花的针刀培训班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着这个新生学科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把这个学科的某些先天不足带给了基层学习者。
针刀纠纷多因术者不熟悉解剖
从学科发展规律来说,无论叫做针刀疗法还是叫做针刀医学,这毕竟是一个仅有几十年历史的年轻学科,其学术积累还远远不够,许多方面(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因此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再加上有些初学者基础不够扎实,经过短短数天培训便操刀用于临床。在这种情形之下,出现医源性伤害恐难避免。近年来各地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针刀临床医疗纠纷,而这些医疗纠纷的出现,又多与施术者对临床解剖不够熟悉有关。
针刀疗法具有外科属性,它是一种有微创特征的侵入性治疗。而一个具有外科属性的学科从来都不能缺少与其临床相适应的临床解剖学,凡是诊治要求精确的部位,都应该有其临床解剖学基础。尽管国内外解剖学著作与图谱琳琅满目、品类众多,但大都属于大体解剖学著作,难以指导具体的针刀临床实践。全国各地举办针刀培训班无数,也有不少学者尝试过结合尸体解剖进行针刀教学,但是符合针刀学科自身特点的临床解剖学专著十分罕见,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针刀创新要纠正认识上的不足
笔者认为,针刀学科的临床解剖学专著应当由来自针刀临床一线的医生规划、研究、撰写,因为只有站在针刀临床一线的医生,才对针刀临床前沿信息足够敏感,才知道针刀临床医师对解剖知识的具体需求,才能提供具有足够针对性的解剖信息,才能解答有关针刀诊疗过程中的相关解剖学知识。
一本实用的解剖学专著对于年轻的针刀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的配合下,中日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为学术界奉献了《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上下卷),实现了针刀解剖学零的突破。该书的体例是以针刀临床常见病种为轴线展开写作,体现了其实用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疑难疾病,如颈源性头痛、拇外翻、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等,该书则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这些疾病的针刀治疗方案,为针刀医学的前行之路铺垫了实实在在的砖瓦。
纵观几十年来针刀医学的发展,可以看出针刀疗法的历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针刀疗法的应用使很多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被从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使得之前对其病因病理认识上的一些不足得以弥补或纠正。也有一些疾病(比如狭窄性腱鞘炎)因为针刀疗法的出现,其治疗由复杂而变得简单,从而使针刀疗法成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假以时日,我们必将从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以及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将针刀医学发展为一门真正的医学学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大针灸新学派搅动传统针灸界
中医针灸
朱汉章与针刀医学
神奇的小针刀疗法
针刀医学临床探微
针刀医学实用解剖学(高清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