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 | 王阳明: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是“集心学之大成者”,一介书生,却领兵上阵,平叛安邦,文韬武略,成就卓越。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他所创建的“心学”思想影响深远,至今仍不失为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有人称他“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他,就是王阳明,五百年来第一人。

清代焦秉贞绘《王阳明像》 图/网络

学为圣贤,格物致知

明朝时期,朱熹等理学家的思想盛行,为治世提供着新的方向。王阳明自幼饱读诗书,年少就立下“当圣人”的大志。受朱熹“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王阳明独自跑到山中去格竹子,希望能够致知,发现真理。可是令王阳明没想到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格了许久,却并未格出自己想要的真理,反倒是生了一场大病。这令王阳明很不解,于是他便开始思考“格物致知”这一认识是否正确。才知道了通过外物去寻找“理”是不行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尤为重要。

龙场悟道,吾性自足

正德三年,王守仁因反对刘瑾专权乱政,触怒了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配到龙场。在龙场三年时间里,龙场人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才使得他站起来与命运作斗争。

贵阳修文阳明洞 图/网络

在龙场旁的一个小山洞里,心境逐渐平复,日趋良好。于是,在龙冈,他写下了《五经臆说》,以其反叛精神的“异端曲说”向程朱理学进行猛烈抨击。龙冈,也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在去往龙南的途中,写信给杨仕德、薛侃:“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仕德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注重克制心中的私欲,他认为,一点点的私欲都会带来后患无穷的结果,这不正是当今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人心中的一种东西,生来就植根于人的内心之中,人因为有了良知,才能知善,才能明辨是非。这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核心,正如当初他教育那个小偷时一样,人人皆有良知,能时时、事事皆做到“致良知”,那离成为圣贤也就不远了。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嘉靖六年,他再次被朝廷起用,远征广西。他采用安抚的策略,迅速平定了局面,但王阳明由于过度劳累而一病不起,逝世于返回家乡的途中,留下了“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警语。是啊只要内心强大,心无杂念,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王阳明《传习录》书影 图/网络

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之大,使得王阳明能够与孔子并称为“圣人”。从清代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人物梁启超;从国学大师胡适,再到陈独秀,对王阳明先生,都十分敬佩。他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世界。

王阳明故居 瑞云楼门楼 图/网络

如果你有幸到宁波市,你一定要去看看这栋庄严肃立的瑞云楼。瑞云楼是王阳明的祖父租来的,虽然是小小楼房,却是王阳明的诞生之地。

如今五百年年时间过去了,它虽经历风雨无数,满是岁月的痕迹,却与王阳明一样,将浑然正气永存于世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 守仁开视野 - 心学联合论坛 – 携手心学复兴,共创天下同福!
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王守仁—一个"三不朽"的历史人物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